老杜这下,摊上事儿了。在海牙,他闺女,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那叫一个声泪俱下啊,说老杜可能回不去了。为啥?国际刑事法院(ICC),给他扣了个“反人类罪”的帽子,就因为他那场轰轰烈烈的“禁毒战争”。
这“禁毒战争”,在菲律宾国内,那可是叫好声一片,支持率87%。但在西方,就成了“人权灾难”。6000多人没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老杜现在蹲在哪儿呢?荷兰斯海弗宁根,一个叫“4号楼”的地方。之前传得神乎其神,说老杜在里面享清福,VIP待遇。结果呢?“监狱中的监狱”,三重护照检查,金属探测,迷宫一样的铁门,跟铜墙铁壁似的。6平米的单间,硬板床,铁书架,简易厕所,这就是老杜的“豪华套房”。每天7点起床,20:30熄灯,比部队还准时。一个月就200分钟通话时间,还全程录音,说不定哪句话就成了呈堂证供。你说老杜憋屈不憋屈?本来还想竞选达沃市市长,这下全泡汤了。莎拉也跟着倒霉,为了老爹四处奔走,现在自己也面临弹劾,菲律宾总统办公室让她赶紧回去干活。
这明摆着是现任总统小马科斯给老杜家族下绊子。借ICC的刀,砍老杜这棵树。老杜家族也不傻,立马打出“司法不公”的旗号,争取民意支持。这案子,可把ICC推到风口浪尖上了。东南亚的强人政治,头一回被摆到国际法庭上审判。这“禁毒战争”到底是对是错?国际社会能不能插手主权国家的内政?这都是棘手的问题。有人说,ICC这是双重标准,西方国家在反恐战争中也没少误伤平民,怎么不见ICC吭声?也有人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安全也不能成为侵犯人权的借口。莎拉现在正忙着找律师,准备在9月的听证会上翻盘。就算老杜能出来,想回菲律宾,估计也难。小马科斯肯定不会让他轻易回来,国际压力也够他喝一壶的。老杜的“禁毒战争”,就像一剂猛药,药效猛,副作用也大。短期内见效快,但长期来看,后患无穷。
这就像咱们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得掌握好。用力过猛,容易糊锅;火候不够,又难熟。老杜这回,火候没掌握好,把自己给烧着了。菲律宾政坛,现在就像一锅沸腾的开水,咕嘟咕嘟冒着泡。老杜家族和小马科斯政府,就像两条龙在水里翻腾,谁输谁赢,还不好说。这局棋,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国内斗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老杜的故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权力这东西,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造福一方;用不好,就会伤人伤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