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越来越多的解放军战士终于有机会回家探亲了。就在49年的时候,一名叫李如龙的农民家里来了位军人。这人不是来探亲的,似乎是在找人。李如龙就是被寻找的那人,不过他并不认识这位军人。
正在他疑惑的时候,这才从对方口中得知他离家多年的父亲李达竟然成为了司令员!如今局势稳定了,这才委托下属将他接过去见一面。时间回到当年,揭露这桩寻亲案背后隐藏的故事。

那是在49年中秋节过后,陕西镇崖下村突然来了位军人。这种情况实在常见,自从解放战争胜利后,就有许多军人能够回家探亲了。因此在看到有军人走进村子里的时候,大家并没有放在心上。
谁知这位军人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在挨家挨户的问路,似乎在找什么人。直到他说出他想找的那人的名字后,这才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来到了目标人物李如龙的家。
面对着突然上门的解放军战士,李如龙显得有些发愣,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与这位战士有什么关系。还是这位战士给他解惑后,才惊觉他参军多年的父亲有消息了,还特意派遣这位战士来将他接去团圆。

而李如龙的父亲就是李达,一位在军中立有赫赫战功的将领。李如龙是农民,那他的父亲李达原先定然也是农民。幸运的是,即使家境贫苦,但李达的父母从未让儿子放弃过学习,硬是借钱让儿子念了几年的私塾。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李达顺利进入省立学校读书。正是在读书期间,李达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积极参与到反对军阀的示威游行活动中去。
奈何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决定着学生运动的局限性,导致李达最后只能选择回到家乡教书,勉强帮助家里承担一些压力。回到老家没多久,李达就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同乡的一位女子走入了婚姻的殿堂。顺理成章的,儿子李如龙出生了。

可是李达却对现状有些不满意,尤其是在亲眼目睹了下层百姓遭受地主豪绅的欺压后,受过进步思潮的李达忍无可忍。就在21岁那年,李达就毅然决然的辞去妻儿报考了军校。没有任何的革命经验,在国民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李达就进入了军阀冯玉祥所带领的西北军。
真要说起来,李达那时候还是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呢!这让他的军旅生涯走得格外顺畅,从排长到参谋,李达并没有花费多少的功夫。只是受到局势变化的影响,李达很快又成为蒋介石麾下的一员。
民国时期,蒋介石就是个“土皇帝”一样的存在,恨不得将所有的权力攥紧在自己手里。在蒋介石麾下任职期间,李达处处被打压排挤,根本就无法发挥自己的一腔抱负。

李达心里已经埋下了不满的种子,等到蒋介石拒绝参战后,李达干脆与其他同仁一同发动了宁都起义,直接脱离国民党转而加入了中国红军。
在经历颇多后,李达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他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指战员,刚刚加入红军就被组织上委以重用,担任湘东独立第一师参谋长。
在战场上,李达绝对是用兵如神一样的存在。每次作战前,李达一定会认真地研究地图,总是能够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就连任弼时都这样表扬过他:“李达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确实如此,李达的军事才华毋庸置疑。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他曾协助刘伯承等人指挥军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多年的军旅生涯中,李达大多是以军事参谋的身份参与战斗。他总是能够因地制宜的利用环境,通过地形的变化来调整军队战略,帮助军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就是在许多如同李达这样的革命者的努力下,这才赶走了日本侵略者。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蒋介石的狼子野心就按耐不住了,直接对解放区发起进攻。

李达坚定不移的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带领军队与蒋介石方面继续战斗。他不分日夜的守在作战室,及时了解战争的变化,参与作战计划的制定与部署,为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陈毅元帅将李达的表现看在眼中,还特意因为此事给党中央发去电报,对李达的事迹进行了大力赞扬。有能力的人当然要去更重要的位置,在党中央的任命下,李达从1949年开始就担任某军区的司令员。
这时候解放战争早已取得胜利,李达终于有时间能够暂时歇息一下了。局势稳定下来后,李达想起了还在家乡受苦的亲人们。他知道自己家里的状况,更知道因为自己的缘故,家里经常会遭到地主土豪的威胁打压。

想到这一层李达瞬间坐不住了,便拜托自己的一位属下前往陕西老家寻找儿子,这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在那位解放军战士的帮助下,李如龙总算是见到了李达这位父亲。突然见面,李如龙还有些认不出来。还是身边的战士们起哄,李如龙这才反应过来。
如同还未长大的小孩一样,他迫不及待地投入了父亲的怀抱,痛哭着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思念。李达同样如此,对身体里流着自己血液的儿子他同样思念。奈何之前大业未成,他无法停止自己革命的脚步。
由于工作原因,这次父子二人仅仅见了一面就分别了。李达将要前往北京工作,而李如龙则是回到农村继续种地,李达丝毫没有因为自己身份的变化而有徇私给儿子安排一番的想法。

在后来国家陷入饥荒困境的时候,李如龙曾前往北京,想要父亲为他在军队中安排一个工作。面对自己亏欠许多的儿子,李达内心的原则还是不让他退却。他果断拒绝了儿子的请求,批评了儿子这种企图走后门做法。
在被父亲上了一课后,李如龙始终谨记父亲的话,从不以将军的儿子这个身份搞特殊。他只做自己该做的事,脚踏实地的继承着李达将军严以律己的精神。
参考资料:
上将李达的风范,2020年05月18日08:00 来源:学习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