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专家请求挖掘明长陵,周总理一口回绝:我对死人不感兴趣

雨落轻尘呐 2024-12-06 14:28:07

“我对死人不感兴趣!”1965年,周总理对着一直紧追不舍要求挖掘明长陵的专家,说了一句重话,彻底打消了对方的念头。

这名专家就是吴晗,彼时他不理解总理为何执意不肯挖掘明长陵,直至去世时才想明白。

吴晗为何执着于挖掘明长陵?而周总理又为何不赞同呢?

1965年9月,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访华,在周总理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已经挖掘的定陵进行参观,感慨:“这地下宫殿能有如此辉煌的建筑和气势,太伟大了。”

而总理也兴奋地说:“北京有13个王陵,每一个都是这样!”

没想到,跟随在侧的吴晗,突然说道:“明长陵比这里的规模还要雄伟,若能挖掘,必定有更高的研究价值。”

敢在国家元首面前开口,吴晗并非勇敢,而是太痴迷于明长陵了!

吴晗1909年在浙江义乌出生,父亲是清末秀才,尤为看中他的学习,七岁时逼他阅读《御批通鉴》,十二岁时前往金华读中学。

或许是离开了父亲的管束,吴晗越来越贪玩,偏爱新思想书籍,导致除国文、历史外的学科挂科,差点被开除,毕业后当了名小学教员,后来考入了上海吴淞的中国公学。

因为对历史的热爱加之有天赋,他很受胡适的欣赏,得以被清华大学录用。由于当时是抗战时期,他一直以民间爱国志士的身份,奔走在革命之间,几乎都差点惨遭毒手。

新中国成立后,吴晗担任了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等职务。或许是过于深入研究中国史,让他越来越渴望能有更多古物和典籍,以便全面了解。

一时间,吴晗打起了位于北京的13座皇陵的主意。

要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为了保护珍贵的文物和古建筑,严禁任何人开挖皇帝陵,但架不住盗墓贼猖獗,导致多处皇陵被盗。

1956年,郭沫若、吴晗打头阵,要求挖掘北京明十三陵。他们的理由是“通过皇陵里面的珍贵古籍研究历史”,甚至联名上书,获得了周总理“原则性”上的批准。

然而,这场无准备之仗,给专家和文物都埋下了隐患。

1956年5月,挖掘皇陵的工作正式开始,直到4个月后,才找到了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定陵的正门。就在考古队成功打开大门并进入后,为眼前的精美文物感到震惊,但这些文物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比如,出土的木俑,需要零下200摄氏度的超低温下进行冷冻脱水才能保存,但当时的中国哪有这样条件,甚至考古专家们都没有意识到要用这样的方式保存。

不止木头类文物,还有丝织品也大都腐烂变质,更别提一些瓷器等等,尤其是万历皇帝的棺椁,被复制制作好,竟然将原件扔掉了,称“有碍观赏”。

当时,参与挖掘工作的白万玉曾与定陵博物馆工作人员据理力争:“从皇陵挖出的每个东西,哪怕是一根针,都有研究价值。”

无论是当时的考古技术、考古理念,以及现实的保存条件和经济水平,都不足以对皇陵进行大面积挖掘。这是周总理拒绝挖掘明长陵的重要原因。

另外,由于当时时局影响,不少文物被打上了标签,甚至连中南海新华门前的石狮子也处于被销毁的地步。若继续挖掘,将会有更多文物因不受重视而遭到破坏。

可吴晗却不懂周总理的良苦用心,一直要求挖掘明长陵。1969年,他因迫害而去世,才终于明白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又何来保护国家文物。

如今,除定陵外,明十三陵仍没有大面积挖掘。或许,等待未来我国考古技术真正成熟的那一天,明代皇帝们的陵墓会重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资料:

人民网:2019-01-14:周恩来与文物保护:亲自修改介绍故宫的小册子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