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福的一生,可谓是时势造英雄。
在安杰的内心深处,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个没有文化的大老粗,成了最后的赢家。
对于时势,安杰还是错判了。高学历的老欧被打成了右派,和安欣一起经历了世事艰辛;温文尔雅的哥哥安泰谨小慎微,才得以在那个年代生存下来。
好在,江德福最后还是娶了安杰,才有了安杰一生的安稳和幸福。可是,除却主角光环,安杰也并非完人,最初对江德福的厌恶,享受到江德福身份带给她优越感之后的贪恋,安杰也不过是一个贪慕虚荣的女人。
在安杰的背后,有一群没有发言权,没有人为其发声的配角,他们背后的故事才值得深思。一如一直生活在乡下的张桂兰,看完原著之后,对于剧版美化的情节,有了更深的感悟。
江德福从来都是厌恶张桂兰的,这种厌恶在剧版的刻意美化之下,变成了江德福对于张桂兰背叛的恨。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张桂兰背叛丈夫都是不对的。可是结合时代背景,站在张桂兰的立场和江德福的角度,似乎张桂兰的背叛反倒给了江德福解脱。
江德福不用像老丁一样等待老婆去世之后再娶,因为张桂兰的背叛,他可以明目张胆的去娶城市里面有文化的女人,舍弃前一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
多年以后,再见张桂兰之时,看到她过的如此之惨,和自己完全没有可比性,安杰释然了。江德福的心情却一定足够复杂,这个背叛自己的女人咎由自取,可当年之事,真的只怪张桂兰一个妇道人家吗?
聚少离多,婚姻走向末路。
江德福结婚之后就一直没有在家,他并不喜欢张桂兰这个大她很多岁的女人,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办法才娶得女人。
江德福不喜欢张桂兰,就像是做任务一样娶了她,在外出从军之后,对她也没有太多挂念,一走就是五六年。
而新婚的张桂兰只能一个人在家,照顾公婆,伺候一家老小,还要下地干活。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她希望丈夫在家,和她一起过日子。可是江德福并非池中物,两个人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日子长久,张桂兰对住在同一个院子的哥哥有了感情,对于她来说,江德福这个丈夫只是一个称号,陪在她身边的男人才能够打动她。渐渐的,她和江德福的哥哥有了感情,两个人背叛了江德福。
毫无疑问,张桂兰是对不起江德福的。最初发现这件事情的江德福也足够生气,但更让他痛心的是对方竟然是自己的哥哥,让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面子。
对于江德福这个大男子主义的男人来说,他并不是因为喜欢张桂兰才大发雷霆,只是因为这件事情的影响,和最亲的人背叛自己让他难以接受。
对于这段婚姻本身,江德福并不觉得可惜,所以他远离家乡,在大城市成家立业。在父母去世之后,他再也没有回去的打算,而是在城市里面和安杰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而张桂兰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家里,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在农村,不管有多少人白眼,她也只能选择忍受,这就是她的宿命。
再见张桂兰,物是人非。
很多年过去以后,江德福事业有成,娶了城市女人安杰,在大城市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安杰想要去江德福的家乡看看,一家人来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江德福万分感慨。
在这次回家的过程中,江德福和安杰再次遇到了张桂兰,这个年纪比他大好几岁的女人,如今已经满头白发,步履蹒跚。
两个女人一对比,安杰的优势不言而喻,这就是老丁想要去城市有文化女人的原因,不管是气质还是外形,都足以碾压没文化的农村女人,江德福从不宣之于口,但这样的好处却是实打实的得到了。
看到了张桂兰,安杰内心曾经的所有情绪烟消云散。是啊,这样一个什么都不如她的女人,有什么可介意的呢。
可是,对于张桂兰来说,安杰算不算抢走了她的丈夫?
两个人离婚的原因是因为张桂兰,这是她自讨苦吃。但是在原著当中,作者借由江昌义之口问出了一个问题:难道我母亲谨守本分,江德福就会放弃城市有文化的女人,而要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女人吗?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可以选择,江德福自然不会选择张桂兰,只是他先娶了张桂兰,也许会迫于无奈维持这段婚姻。但在剧中,作者用其他两个人的婚姻结果告诉了我们问题的答案。
那就是老丁和王振彪的农村妻子先后去世,这两个人转而就去了城市有文化的女人。这两个男人和江德福有着同样的身世和背景,所思所想也都一样。
而张桂兰,不过是无数留守女人中的一个,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也是那个年代这样的一群人,她们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回到老家再见前妻,江德福和张桂兰的心情都是复杂的。
很明显,江德福并不想看见张桂兰。在安杰和女人的眼中,自然是因为张桂兰曾经背叛过江德福,让他难堪,所以他心怀恨意。
可是对于江德福来说,张桂兰带给他的思考远远不止这些,看见这个女人,他似乎就看到了以前的自己。那个在农村过苦日子的江德福,那个没有前途,只能娶比自己大好几岁的女人的江德福。
对于出人头地的人来说,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以前那个不堪的自己,在城市已经生活了很多年,他以为自己早已远离自己那个小乡村,就算回去,村里的人们也只有巴结和羡慕。
但是张桂兰就像是一个污点,提醒着他还有一段不堪的过往,这就像他不愿意见到江昌义一样,他愿意给江昌义一个好的前途,但前提是江昌义一定要离自己远一点。
当江昌义找上门的时候,他宁愿看着安杰回娘家,都不愿意透露真相,就是因为他觉得这些事情告诉安杰,会被她嘲笑一辈子,会在安杰面前一辈子抬不起头,所以他死活都要守住真相。
同样,江德福不愿意让安杰看到张桂兰,以安杰的聪慧,自然可以看出他的心思,曾经他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安杰眼中就是对张桂兰的厌恶,更是以前那个不堪的自己。
张桂兰并非无错,只是在这部剧的背后,想要表达出这样一类人。
她们在丈夫背后也有很多无奈,张桂兰是一种,她选择了背叛丈夫,受人唾弃;王秀娥是一种,她们留守在农村,照顾公婆,带孩子,种地。
不管是哪一种,她们在剧中的结局都是一样,那就是她们的丈夫都选择了城市有文化的女人,并没有一直相守。
时代的背后,有着一群没有为其发言的人,她们有她们的心酸,却不足以写上历史,但总有人会记得她们的故事。
加害者有理[无奈吐舌],小编有绿帽情节
他的儿子江昌义为什么不管呢?为什么呢?
你太傻了[呲牙笑]
有什么内疚的,见面了说什么好,难不成还握个手拥个抱,说继续加油!
小编你看懂电视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