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同时得罪中美俄,终要为自己的狂妄鲁莽付出代价。澳大利亚总理访华前,先给中国送3份见面礼,中澳能就此和解吗?日本德国在争做世界第三,但印度的胃口更大,他们要的是超越中美成为世界第一。
自取灭亡?以色列得罪中美俄
不是美国没实力,而是以色列这滩烂泥根本扶不起。巴以冲突发生后,中东各国虎视眈眈,都想趁机教训以色列,要不是美国两支航母打击群压着,以色列早就被摧毁了一百次,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不但继续袭击手无寸铁的加沙平民,还接连得罪中美俄三个大国,见谁都呲牙,也不怕引起众怒。
首先,以色列在联合国会议上得罪中国。据观察者网报道,10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分别就美国和俄罗斯提出的巴以冲突决议草案进行投票,其中俄罗斯的草案较为公允,但没有得到足够的票数,美国的方案过于偏袒以色列,因此遭到中国俄罗斯阿联酋几个国家的共同反对。
两项投票过后,没想到,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在发言时,竟对中俄两国表示强烈不满,并且公开批评俄罗斯的决议草案。对此,中国没有惯着,当场就把以色列给怼了回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中方无意与以色列辩论,以色列把中国当成对手,那是搞错了对象,中国的立场非常坚定,加沙地区和以色列两边平民的生存权都应该得到保障。
张军大使的回击是有礼有节,同时还坚定有力,就像他所说的一样,以色列把中国当成对手,那绝对是搞错了对象,两国之间的实力不在一个层次,就算他们有美国撑腰,在中国面前也不要狂妄过头。
以色列只是在态度上得罪中国,呲牙咧嘴,相比之下,对俄罗斯的攻击就要凶猛得多,彻底把普京给得罪死了。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色列政府高官认为,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得到了俄罗斯的帮助,所以,以色列现在对哈马斯和俄罗斯有一个排序,在彻底铲除哈马斯以后,要帮助乌克兰战胜俄罗斯。
以色列简直是既愚蠢又狂妄,彻底把俄罗斯推向了对立面,不仅批评俄罗斯在联合国提出的决议草案,指责俄罗斯在巴以冲突中的立场,如今还扬言要帮助乌克兰,那么可想而知,就算普京无意干涉巴以冲突,这下也不得不被牵连进去,就像以色列官员所认为的那样,接下来,俄罗斯没准还真有可能对哈马斯组织给予一些必要的帮助。
通常认为,以色列最大的底气就是美国,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以色列竟然连美国也不放在眼里,频繁打拜登的脸。此前,美国曾公开表示,不赞成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展开地面攻势,也不赞成以色列伤害平民,但是这两件事,以色列一件也没落下。据香港媒体报道,10月26日,以色列在加沙北部出兵,入侵加沙地区,袭击多个目标以后,又突然撤军。另外有数据显示,自从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已经在加沙地区投掷了1.2万吨爆炸品,相当于每平方公里被投掷了33万吨炸药。
以色列桀骜不驯,美国也不得不选择退让妥协,此前,华盛顿对巴以冲突的解决方案一直没有明确方向,就是在静观其变,试图为以色列牟取更多的利益,但是如今,以色列几乎在国际社会引起众怒,美国也不得不接受现实,转而支持两国方案。据中时新闻网报道,10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会谈后召开记者会,他在发言时,公开表示支持两国方案,同意让巴勒斯坦建国。
很显然,美国已经意识到,再过于包庇以色列胡作非为,只会让局面更加糟糕,所以,美国只能退而求其次,支持两国方案,换取息事宁人。但是,以色列袭击平民本来就人神共愤,现在还见谁都呲牙,在国际上树敌过多,最终恐怕是自取灭亡。
澳总理访华前送3份礼,中国经济后劲十足
以色列以为有美国撑腰,就可以肆无忌惮霸凌其他国家,甚至胆敢在中国面前说三道四,多少有点不知死活。在美国的盟友体系中,上一个如此桀骜不驯的国家还是澳大利亚,但是经过几年的对抗和博弈后,澳大利亚只能服软,接下来,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即将访问中国,人虽然还没到,但却已经把3份伴手礼送到中国家门口。
第一份礼物,停止审查中国对澳大利亚达尔文港的投资。据法国媒体报道,10月20日,澳大利亚总理及其内阁发出一份声明表示,将会停止审查中国对达尔文港的投资,并且不会取消或者更改租约。
第二份礼物,归还中国文物。10月25日上午,经中国文物局授权,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举行仪式,接收澳大利亚向中国返还的4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和一件古生物化石。
第三份礼物,不反对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10月26日,《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即将访华,中澳关系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因此,澳大利亚不会反对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且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中国的申请。
澳大利亚总理访华前送3份大礼,可以说是诚意满满,当然,中国也不会让澳大利亚失望,阿尔巴尼斯来华最大的目的,就是强化中澳经济合作,要中国取消针对澳大利亚的贸易限制,只要澳大利亚承诺今后不掺合政治对抗,双方是有可能谈出成果的。
回想当初,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打压中国时,澳大利亚是言听计从,为华盛顿摇旗呐喊,对中国充满敌意,如今再看,澳大利亚也算是浪子回头悬崖勒马,之所以出现这种转变,还是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在10月举办的“一带一路”倡议高峰论坛上,全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的代表汇聚在北京,从当时的盛况就能看出,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澳大利亚要是再跟着美国胡闹,那就是在跟自己的利益过不去。
自从美国下决心打压中国,西方舆论中有大量的声音唱衰中国,似乎中国经济很快就要不行了,但实际上,类似的论调并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而是一直都存在。正是在西方唱衰的声音中,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后劲十足,还在朝着更高处的目标靠近,对其他经济体的吸引力自然会越来越强。
日德争第三,日本没有未来?
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越来越成为一个时间问题,与此同时,日本和德国还在争夺世界老三,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如果超越日本,并不是因为德国经济表现好,而是因为日本的表现太差。
据《亚洲时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作出预测,德国今年的经济规模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认为,日本的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略有上升,但在未来几年,日本的经济排名会进一步下滑,甚至在2026年至2028年期间,被印度超越,可能沦为世界第五。
德国超过日本,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值得庆祝的时刻,但德国却未必高兴得起来,因为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经济的发展也陷入困境,能源价格暴涨,德国制造业在流失,相比于其他欧盟国家,经济表现垫底,给整个欧盟拖后腿,所以,德国超越日本,并不是因为德国越来越强,而是日本经济的确已经停滞。
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是日本经济的巅峰期,当时日本几乎在制造业的所有赛道中都有一席之地,包括家电半导体汽车等等,日本是这些产业中最顶尖的玩家之一,甚至连文化娱乐产业也是风靡全球,但是因为美国的打压,加上房地产泡沫硬着陆,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状态,直到还没缓过来。如今,日本已经失去在许多产业中的优越地位,全靠着汽车在硬撑,然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里,汽车产业大洗牌,美国一骑绝尘,中国弯道超车,日本根本没有机会维持优势,可以预见的是,日本经济根本没有未来,就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一样,经济排名必然会继续下跌。
德国日本争老三,其实日本很清楚,他们没有条件去跟德国争,虽然德国相比于俄乌冲突以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因为背靠欧盟,整个欧洲都是德国的经济领地,柏林只需要积极改善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总有机会重振雄风。但日本却不同,作为美国的殖民地,日本只能任人摆布,无法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制定国家政策,上一个有想法的政客叫安倍晋三,如今已经惨死街头,日本这个国家就和安倍晋三一样,没有未来。
印度胃口更大,要超越中美两国
日本和德国虽然正在争夺世界第三,但国际社会有许多经济学者认为,要不了太久,印度就会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并且长期保持这个地位,几乎全世界都看好印度经济,甚至,印度还有更大的胃口,声称要用20年时间超越中国。
近日,两名印度裔经济学者在美国媒体上撰文预测未来,在国际上引起相当大的热议,标题为《印度和中国,命运的逆转》,文章声称,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当中,印度的劳动力数量将继续增长,而中国因为老龄化少子化等趋势,劳动力数量急剧萎缩,这种现象会带来中印两国经济的此消彼长。另外文章还认为,中国的境外投资会持续减少,而印度则稳步增长,诸如此类的优势将帮助印度用20年时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印两国最终将实现命运的逆转。
虽然印度目前的经济总量只是世界第五,但却已经准备好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二,与此同时,还有其他一些国际金融机构认为,印度还有机会超越美国。据南亚研究通讯报道,国际知名机构高盛发出一份报告认为,印度经济有三大优势,第一是拥有规模庞大且结构合理的人口,第二是在创新技术领域进步突出,第三是资本投资具有长期效应,因此,到2075年,印度GDP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
印度的胃口很大,想超越中美两国,虽然在国际社会上,没有任何人会小看印度,但老莫还是要说,印度想用20年时间超越中国,根本没门。实际上,任何一个经济规模庞大的国家,值得关注的并不是经济腾飞时期,而是腾飞前的准备期,换句话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崛起,离不开前面几十年的沉淀。
首先,中国在朝鲜战争中打出了自己的声音,确保独立主权和发展环境不会受到干涉或者干扰;其次,到苏联援建时期,中国奠定了大部分重工业基础;随即,中国通过教育现代化,不断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最后,中国确立坚定的经济建设路线,并且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体系。做到这些,中国经济才拥有后来数十年的腾飞,但凡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步骤,可能都无法实现经济崛起。
也就是说,印度要想崛起,就必须准备好崛起,印度要拥有安定和平的发展环境,合格的人口劳动力素质,以及强有力的国家政府来主导,经济崛起才会成立,否则的话,一切好看的数据都只是清谈。而且,即便印度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且立刻着手准备经济建设,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20年时间,对一个国家来说太短暂,印度也不可能用20年时间超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