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不曾见过面,世人不知,鲁迅竟是周总理的叔叔

生远谈历史 2024-11-17 11:14:40

提到绍兴,你会想到什么?

是“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的兰亭,是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若耶溪,还是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一腔乡愁镜湖水?

当然还有那越陈越香的绍兴老酒!

这座江南水乡小城,久以书香门第著称。

绍兴城中,有两个主要的周家分支尤为引人注目,一是有着 “百草堂” 的鲁迅家族,二是拥有 “百岁堂” 的周总理家族,他们的祖辈都世居于此。

周总理年少时命运颇为坎坷。

他的祖父是周起魁,又名周攀龙,在清代,幕业兴盛,绍兴师爷众多。

周总理的家族从高祖起就踏上了作幕之路,其曾祖父兄弟以及曾祖母樊氏、祖母鲁氏等家族皆以作幕为业。

受此影响,周恩来的祖辈兄弟五人都来到淮扬地区做师爷,后来周起魁也来到了淮安。

1898 年春,江苏淮安城中的周姓人家迎来一个新生命,他就是后来的周总理,只是此时家人们亲切地唤他“大鸾”。

原本,他或许可以过上安稳生活,但大鸾的小叔父周贻淦长期体弱多病,且一直无子。

在当时的传统观念中,一个家族若无男性后代,就意味着无法延续香火,这对于当时家庭来说,很不吉利,非常忌讳。

为了给弥留之际的周贻淦一点安慰,也让他的妻子陈氏有所寄托,周家长辈从孩子中挑选了一个来延续这一支血脉。

出生仅八个月、尚在襁褓之中的大鸾被选中。

过继仪式完成后,年幼的大鸾离开了亲生父母,成为小叔父周贻淦家庭的一员,陈氏的养子。

从此,大鸾改口称生母为 “干妈”,称养母陈氏为 “娘”。

但仅仅几个月后,小叔父周贻淦还是不幸去世。

这一变故让嗣母陈氏悲痛欲绝,但面对过继而来的幼子,她毅然承担起母亲的角色,将全部精力倾注在周恩来身上。

为了让孩子得到充足营养,陈氏还托人找来一位乳母蒋江氏。

就这样,大鸾在这特殊的家庭氛围中慢慢长大,四岁时,私塾先生为大鸾起学名“恩来”,字翔宇。

他的生母万氏性格爽朗、精明果断,操持家务和待人接物的能力给幼年周恩来留下深刻印象。

嗣母陈氏知书达理,是他的启蒙老师,乳母蒋江氏,则给予他生活上的照料。

正是这段坎坷的身世,让周总理在日后与人相处时更加温柔而坚定。

1946 年 9 月,在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话时,周总理说:“我的祖父名叫周起魁,生在浙江绍兴,按中国的传统习惯,籍贯从祖代算起,因此,我是浙江绍兴人。”

往后的岁月中,不止一次有人问他到底算是哪里人?周总理幽默的回道:“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说原籍绍兴,生在淮安,江浙人。”

鲁迅本名周树人,出生于绍兴的另一支周氏家族,家中世代书香。

其祖父周福清,生于 1838 年,卒于 1904 年,他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号梅仙。

1871 年,同治十年,周福清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此后,他还担任过江西金溪县知县等职务。

在那个时代,考中进士并为官可是极为荣耀的事,这也让周福清在当地颇具名望,他还著有《恒训》《桐华阁诗钞》等作品。

但一场家庭变故使得家族渐渐衰落,1893 年,周福清为让儿子周用吉(即鲁迅的父亲)在乡试中中举,竟贿赂浙江乡试主考官殷如璋。

事情败露后,周福清被捕下狱,被判为斩监候,虽后来因各种原因未被处决,但周家也由此陷入困境。

鲁迅的父亲不仅被革除秀才身份,还被禁止再参加科举考试。

再加上他患病,周家为给父亲治病,不得不大量变卖祖产及家具,家族地位也就逐渐衰落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也不止一次提到家中变故。

要说鲁迅与周恩来的血脉相连的渊源,得从周敦颐说起。

周是大姓,汝南被视为天下周姓的发源地,西汉时期,汝南周姓中有个重要人物周燕,他的五个儿子号称 “五龙”,各自居住在一里之地,以儒学立身于世。

后来,汝南周姓不断向外迁徙扩散,渐渐形成众多名门望族。

民国时期 1937 年编的《绍兴县志・姓氏编》记载,唐代宗永泰年间(765 年到 766 年),汝南安城的周崇昌官至廉州刺史,居住在道州宁远,即如今的湖南宁远县。

他的曾孙周从远生于后唐同光元年(923 年),则迁到了营道濂溪,到了宋建隆元年(960 年),他登进士第,官至马步指挥使,其后代不断繁衍。

他的孙子周辅成也很厉害,大中祥符八年考中进士,担任桂岭知县。

而周辅成的儿子,便是大名鼎鼎的周敦颐,周敦颐的四世孙周靖在宋室南渡时来到杭州,不久又迁到诸暨南门。

周敦颐的十世孙周澳迁居到如今的绍兴周桥,成为诸暨南门周氏分支的始迁祖,周澳子孙众多,后裔支派十分繁茂。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在清同治丁卯科《浙江乡试朱卷》中所写的履历里提到,“始祖元公,宋封汝南伯,元封道国公,学者称濂溪先生,从祀文庙”。

鲁迅的家族居住在浙江绍兴福彭桥,是周澳长子周德的后裔。

周总理的祖父周起魁是浙江绍兴宝祐桥人,是周澳次子周完一的后代,追根溯源,他们都是汝南周崇昌的裔孙。

鲁迅是绍兴周氏第二十代孙,周恩来是绍兴周氏第二十一代孙,从辈分上来说,鲁迅长周总理一辈。

按照家族谱系的渊源关系,鲁迅与周总理是叔侄关系,所以周总理称鲁迅为长辈。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二人有了联系,当周总理查阅族谱发现与鲁迅同宗同源时,这层关系便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此后,无论何时何地,他总提及 “同为绍兴周氏”。

1939 年,周恩来总理的绍兴之行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3 月 28 日晚上,周总理抵达绍兴,下榻于小校场县商会,稍作休息后,他派人前往 “百岁堂” 周希农太公处,送去法币 100 元和一张便条,委托周希农代办次日祭席,并代请本家各长幼共进午餐。

接着,周总理在龙山越王殿举行了一场有绍兴各界人士参加的大会,发表演说,大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重要思想。

3 月 29 日上午,周总理从县商会来到宝祐桥 “百岁堂” 稍作逗留。

随后,他与周氏族曾祖周希农、周文炳,族叔周嘉璋、周金麟等一行十余人,徒步来到宝祐桥河埠,登上四明瓦船,前往坟山祭祖。

他们先祭扫了周氏十四、十五世祖二代祖坟,接着又来到外凰狮山祖坟,祭拜周氏十七世祖周元棠(周恩来高祖)和十八世祖周樵水(周恩来曾祖父)。

祭祖完毕回到 “百岁堂” 后,希农太公捧出百岁堂的《老八房祭簿》,请周恩来总理续谱。

周总理欣然提笔,亲手抄写家谱,写下了自己和两个弟弟恩溥、恩寿的名字以及出生年月等重要信息。

3 月 30 日上午,周总理再次来到百岁堂。

在这里,他应邀为族人和 “大明电厂” 题词,并与族人合影留念,之后,他还游览了绍兴的大禹陵等名胜古迹。

1952 年,新中国成立不久,鲁迅夫人许广平应约来到中南海西花厅做客。

周总理见到许广平,微笑着握住她的手,语气恭敬又亲切地说:“广平同志,排起辈分来,我应该叫你婶母哩。”

许广平闻言一愣,显然对此并不知晓,连忙摆手谦逊回应。

但周总理坚持以晚辈自居,对鲁迅及其家人敬重有加,1969 年中共九大期间,周总理特意在北京饭店看望鲁迅弟弟周建人,开玩笑般地说:“建老,我查过族谱,您是我的长辈,得叫您一声叔叔。”

这句话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事实上,鲁迅与周总理原本是有机会见面的。

1919 年,鲁迅本来已受邀到南开演讲,周总理当时在天津组织进步团体 “觉悟社”,觉悟社常邀请新文化运动名人演讲,鲁迅也在被邀请者之列。

但最终鲁迅因家事繁忙未能成行,而是由周作人代替前往,因此,二人错过了见面的机会。

后来据冯雪峰回忆,1936 年 10 月初,在鲁迅逝世前不久,《海上述林》上卷刚装订好,鲁迅便拿了两本给冯雪峰。

其中皮脊的那本是要送给毛主席的,另一本蓝绒面的则打算送给周总理。

此外,在 1936 年 5 月 28 日,冯雪峰在报告中提到:“有金华火腿八支,系鲁迅送给毛主席、洛甫、恩来诸人的。”

但这些火腿在送达过程中曾被人中途扣留,鲁迅得知后,又买了 4 只,历经重重波折,火腿最终才到了毛主席手中。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政务繁忙,但他对鲁迅的纪念却从未间断,在中南海西花厅办公室内,总理的两个书架上放着许多书籍,其中就有《鲁迅全集》。

虽然身边工作人员表示几乎没看到总理有空翻看《鲁迅全集》,总理工作非常忙碌,以至于较少有时间细细品读。

周总理多次提及鲁迅的名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在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总理援引了这两句诗,并说道:“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我们要有所恨,有所怒,有所爱,有所为’。”

二人虽有遗憾未能相见,但他们的精神却在岁月中永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

参考资料如下:

【1】周恩来和祖居地绍兴的不了情

【2】周恩来的学生时代

【3】附马巷走出来的共和国总理

【4】1946年9月周恩来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

【5】致敬古圣先贤 传承千年文脉——纪念周敦颐和司马光诞辰个性化邮票发行

【6】79年前周恩来回绍祭祖 记者宋子亢用镜头记录“故乡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