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和王婷经朋友介绍相识,性格互补的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然而,李明的母亲张阿姨却对王婷的家境和学历不太满意,认为她难以成为儿子的贤内助。
一次家庭聚餐时,张阿姨对李明说:“这姑娘看着挺好的,但你知道吗?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我们家条件不算差,你要找一个能帮衬你的才行。”
李明感到有些不快,但仍然坚定地说:“妈,王婷人很好,也很努力,我相信我们能够共同经营好我们的生活。”
张阿姨皱眉摇头,“我听说她家里也没什么积蓄,你们以后买房、生孩子,这些钱都得靠你自己。到时候压力大了,看你怎么扛得住!”
尽管母亲的反对让李明感到为难,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最终,经过一番波折,两人决定步入婚姻殿堂。
为了确保房子的归属权,张阿姨一家在婚前用积蓄付了婚房首付,并且房产证上只写了李明一个人的名字。
婚礼前夕,张阿姨找到王婷谈话:“这是我们家买的房子,跟王婷没关系。房贷也是我们自己还,你不用操心。”
王婷听到这话,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是对方有意划清界限,但为了即将组建的新家庭,她强压下委屈,说:“妈,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李明的。”
婚后不久,张阿姨以“帮忙照顾新婚夫妇”的名义搬入婚房同住。从此,这个原本温馨的小家变得不再平静。
婚后的生活远比王婷想象中艰难。李明每月工资的大部分都用来偿还房贷,而王婷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工作,下班后还要操持家务,从柴米油盐到日常琐事,事无巨细,几乎全由她一人承担。
“婷婷,你怎么连个饭都做不好?”某天晚饭时,张阿姨又开始挑剔,“这菜炒得太咸了,下次注意点。还有,客厅的地也没拖干净,你看这儿还有灰呢!”
王婷强压着心中的不满,低声回应:“妈,我今天工作太忙,回来晚了。明天我会多花些时间收拾。”
张阿姨说:“再忙也不能耽误家里的事情啊!女人最重要的就是持家有道,你这样怎么行?”
面对婆婆的指责,王婷只能默默忍受,心中充满了委屈。每当她向丈夫抱怨时,李明总是无奈地劝道:“我妈年纪大了,难免啰唆,你就多担待些吧。”
“可是她总是在挑我的毛病!”王婷忍不住眼眶泛红,“你有没有站在我的角度想过?我每天上班已经很累了,回家还得干这么多事……”
“我知道你辛苦,但她也是为了咱们好。”李明叹了口气,“老人家不容易,你就别跟她计较了。”
这样的对话一次次重复,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夫妻之间的距离也因此越来越远。
经济下行,李明所在的公司突然宣布裁员,他不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失去工作的他四处奔波,简历如石沉大海,在萧条的市场中,求职之路举步维艰。
随着存款逐渐减少,张阿姨开始坐不住了。一天晚上,她拉着李明到房间里。
“儿子,现在这种情况下,你得让你媳妇分担点房贷。”张阿姨语气急促,“当初买房子的时候我就说了,这是咱们家的事,她不用管。但现在不一样了,她是咱家人,关键时刻就得站出来!”
“妈,这不太好吧……”李明犹豫道,“毕竟房子确实是我们家买的,让她出钱可能不合适。”
“什么合不合适?!”张阿姨拍桌怒道,“她嫁给你就是咱们家的人,难道还能算外人吗?再说了,她现在吃咱们的,喝咱们的,每个月赚的钱又不是拿去贴补娘家,凭什么不能拿出来救急?”
被母亲一通教训,李明最终妥协了。他鼓起勇气找到王婷,试探性地说道:“婷婷,这个月房贷快到期了,我暂时还没找到新工作。你最近发工资了吧,能不能先帮我垫一下?”
王婷愣住了。她盯着李明的眼睛,片刻后冷冷反问:“你们家的房子,和我有什么关系?”
“什么叫‘你们家’?”李明皱眉,“我们现在是一家人,家里的困难你也应该承担啊!”
“一家人?”王婷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从结婚到现在,我何曾真正被当作一家人对待?你们买房子的时候没让我参与,办贷款的时候没让我签字,甚至连家具都是你妈说了算!现在没钱了就想起我来了?”
夫妻间的争吵愈演愈烈,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你什么意思?难道你想置身事外?”李明气急败坏,“如果你真这么想,那我们的婚姻还有什么意义?”
“意义?”王婷的声音颤抖着,“如果婚姻只是建立在利益之上,那它还有什么意义?我每天拼命工作,回家还要伺候你们一家老小,结果换来的却是你们的冷漠和责备!李明,你真的懂我有多累吗?”
说完,王婷转身冲进卧室,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然后毅然决然地搬回了娘家。
有人说,家庭是一种契约,一种利益的结合。然而,当利益成为唯一的纽带时,这种契约往往脆弱不堪,难以经受住风雨的考验。真正维系家庭的,是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信任、尊重与爱。只有在这些基础上,人们才能携手面对生活的挑战,共同构建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园。
小学二年级作文……
写的什么狗屎啊,
这种男人根本就不配拥有家庭[得瑟][得瑟]
妈宝男,主是老太婆太会算计,
f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