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甄嬛传》已经首播了13年。
这部剧的火爆程度超乎了导演郑晓龙的想象,观众对《甄嬛传》的热情一直持续至今。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关于《甄嬛传》的各种话题层出不穷,甚至形成了“甄学”。
从剧情细节、人物设定到演员花絮,都能引发“甄学家”们的热烈讨论。
优酷也借势推出“甄嬛小主节晚会”,邀请了众多主创人员参加。
尽管这次活动被一些网友吐槽“吃相难看”,但依旧获得了意料之中的成功。
追根溯源,《甄嬛传》的成功离不开原著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更离不开郑晓龙导演及其团队的精心制作。
当然,剧中一众演员的精彩演绎也功不可没。
然而,有一个人物在幕后默默贡献,为《甄嬛传》的成功添砖加瓦,那就是温太医的饰演者张晓龙。
《甄嬛传》是一部清宫戏,剧中对于古人仪态和封建礼仪的考究堪称古装剧的天花板。
如果没有张晓龙这位对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有着深入了解和研究的专业人士全程指导,《甄嬛传》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张晓龙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演员,还是北京中央戏剧学院的副教授,主要教授形体课程中的中国代表性舞蹈与古代礼仪部分。
他对古代舞蹈和礼仪的熟稔让他在指导《甄嬛传》时游刃有余,还编排了剧中经典的《惊鸿舞》和《冰嬉舞》,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
张晓龙1974年出生在吉林辽源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家里有五个孩子,他是最小也是最受宠的那个。
小时候,张晓龙就展现出了极强的艺术天赋。
村里不时会有演出队下乡巡演,小张晓龙对这些表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模仿能力极强。
每次看完表演后,他回家就能在炕上模仿出来,无论是扭秧歌、跳霹雳舞,还是披床单被罩扮演古人、拿棍子扮侠客,都学得有模有样。
16岁时,张晓龙报名参加了镇上的农民艺术节,凭借自学的霹雳舞轻松拿下第一名。
这次比赛让家人更加坚信张晓龙的艺术天分。
大姐在报纸中缝看到吉林艺术学院的招生广告后,毫不犹豫地带弟弟去报名。
考试时,没有任何专业舞蹈基础的张晓龙即兴跳了一段霹雳舞,老师觉得他是个好苗子,便顺利录取了他。
四年后,张晓龙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专业。
大学毕业后,张晓龙听说中央戏剧学院正在招收一名形体老师,便递上了自己的简历。
结果连着寄了11封信都石沉大海。
张晓龙既紧张又纳闷,于是决定亲自去问个明白。
为了避免塞车,他五六点钟就到了学校门口等待。
终于等到了拎着暖瓶的主任,张晓龙上前礼貌询问,幸运的是对方正是主任。
张晓龙说明来意后,主任表示他们需要戏曲专业的老师,而非舞蹈专业的。
张晓龙不甘心,现场展示了两段舞蹈,最终获得面试机会,并如愿进入中戏担任形体老师。
依张晓龙的形象和舞蹈功底,他在舞台上也能大放异彩。
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当形体老师时,张晓龙坦言这与自己的出身有关。
来自农村的他不像其他同学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如果走错了路,可能就没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而走上舞台后,按照行业规律,30岁以后会逐渐走下坡路,届时还需要面临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职业选择。
考虑到这些,张晓龙选择了更为稳妥的道路,成为了一名形体老师。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身份不仅没有成为他演艺事业的绊脚石,反而为他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和资源,丰富了他的古代礼仪知识。
张晓龙在中央戏剧学院担任形体老师期间,有了更多学习和见识的机会。
为了在课堂上无懈可击,他深入研究古代礼仪知识。
同行老师们看到了他的敬业和求知欲,老教授宋丽芬带他见了一位真正的“清朝人”——郭布罗·润麒先生。
这位先生是末代皇后婉容的弟弟,对清宫礼仪非常了解。
老人告诫张晓龙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也激发了张晓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接下来的时间里,张晓龙全身心投入研究和教学,几年后取得了显著成果。
因为张晓龙生得精致,气质温润如玉,很早就有影视作品邀他参演。
比如2002年的《情有千千劫》,2006年的《金婚》……虽然演技不错,但都没激起大的浪花。
直到《甄嬛传》选角时,陈建斌向郑导推荐了张晓龙。
郑导原本想让他饰演果郡王,但最终给了他一个更符合气质的角色——温太医。
加入《甄嬛传》剧组后,郑导得知张晓龙精通古代礼仪,特聘他为礼仪指导和舞蹈编舞。
张晓龙在片场一人承担两份工作,一边背台词演戏,一边指导上百人的礼仪。
正因为他的努力,《甄嬛传》才呈现出教科书式的礼仪效果。
而张晓龙也因此喜提“跪妃”的绰号,因为他要不停地跪着看病、示范礼仪。
张晓龙的演技深入人心,在《甄嬛传》大火的那几年,“温太医”成为了无数影迷心中的白月光。
《甄嬛传》开创了重视礼仪指导的先河,此后越来越多的古装剧导演开始重视礼仪问题。
张晓龙也因此迎来了事业的辉煌,陆续担任了多部收视率超高的影视作品的礼仪指导,如电影《孔子》、《赤壁》、《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及电视剧《琅琊榜》、《芈月传》、《神话》、《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
张晓龙在娱乐圈中是一股清流。
他是妈妈的好儿子,前几年母亲生病,张晓龙无论多忙都会把最多的时间留给母亲,陪伴她走完最后的时光。
张晓龙还是好丈夫、好父亲,他的妻子并非网传的《甄嬛传》中的曹贵人,而是圈外人。
两人育有两个孩子,感情稳定,家庭幸福美满。
张晓龙表示,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生活,一定不能本末倒置。
张晓龙对自己的人生从不过多规划,他说:“我的人生没有计划,所以我处处都是惊喜。”
他还说:“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充盈自己。
与其感到年轻人带来的危机,不如去填充自己,让自己做一个更有用的人。
你只要有用了,自然就会有工作找到你;即使工作少了,你对你的家庭仍是独一无二的。”
正是因为张晓龙的这种态度和行动,他才能在娱乐圈中保持初心,不断进步。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爱,脚踏实地,就能在任何领域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