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认亲16年发现“亲爹”是假,将起诉养父维权

树茂 2025-02-27 11:32:15

近日,河南郑州41岁的王先生(原名严洪星)因“认亲16年发现亲爹是假”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经历长达16年的亲情欺骗后,王先生于2025年1月成功寻得生母,并确认生父已故。如今,他决定以法律手段维权,起诉养父侯某某“多次欺骗”,指控其编造谎言掩盖非法转移事实。

事件回顾:错认亲爹16年,DNA揭开真相

王先生的寻亲之路始于2008年。当时25岁的他已成家立业,但幼年经历坎坷——先后辗转7个收养家庭,曾因被怀疑偷窃遭毒打,甚至逃至山洞躲藏。为寻找亲生父母,他通过媒体在山东滕州寻亲,并与自称是其“私生子生父”的侯某某相认。尽管当时媒体和警方建议先做DNA鉴定,但侯某某以“血型同为B型”为由说服王先生直接认亲,且此后多次拒绝鉴定要求。

2024年12月,侯某某因病住院,王先生借机取得其血样进行DNA检测,结果显示两人并无血缘关系。面对质问,侯某某仅回应“不是父子关系就不是”,随后挂断电话失联。这一结果让王先生备受打击:“我叫了你16年爸,你骗了我16年!”

寻亲再启:跨越两省,终与生母相认

真相揭露后,王先生重启寻亲。2025年1月,在媒体和志愿者协助下,他锁定安徽蒙城73岁的刘女士为疑似生母。经DNA鉴定,两人确为母子关系,而生父已于2019年去世。王先生得知,自己原名任家梁,1982年出生后被送至任家抚养,后因家庭变故被辗转送养,最终被侯家以“丢失”名义转移。

认亲现场,王先生与生母相拥而泣。刘女士为其披上价值1700元的羽绒服,家人布置气球拱门迎接,场面温馨。然而,王先生内心仍存遗憾:“如果侯某某当年说出真相,或许我能见生父最后一面。”

起诉养父:指控欺骗与非法转移

2025年2月26日,王先生向媒体宣布将起诉养父侯某某。其核心指控包括:

1. 编造谎言掩盖真相:侯某某在2008年认亲时,虚构“私生子”身份,并联合亲友制造假象,导致王先生寻亲中断16年。

2. 非法转移儿童:王先生幼年被送至侯家后,侯家谎称其“走失”,疑似涉及非法收养或交易。

3. 长期情感欺骗:侯某某始终回避王先生关于生母的追问,甚至谎称其母“已去世”,致使王先生错失与生父相认的机会。

王先生强调,侯某某从未丢失孩子,所谓“错认”实为蓄意欺骗,“他毁了我的人生,也影响了我的后代——他们祭拜的祖先都是错的”。

养父回应与争议:是同情还是利益驱动?

面对指控,侯某某曾解释当年认亲是“看王刚可怜”,但王刚质疑:“我25岁已自立,何需怜悯?” 此外,网友猜测侯某某意图“骗养老”,但王先生澄清,双方16年间仅保持礼节性往来,侯某某未索要赡养费。

法律专家指出,若侯某某的行为被证实涉及拐卖儿童或欺诈,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而民事层面,王先生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社会反思:寻亲机制与血缘伦理

此事件暴露了寻亲流程的漏洞。2008年认亲时,媒体和警方未强制要求DNA鉴定,仅凭口头证据促成“团圆”,为后续纠纷埋下隐患。公益组织“宝贝回家”志愿者呼吁,寻亲应严格以科学检测为依据,避免情感误导。

另一方面,血缘与情感的冲突引发讨论。王先生坦言,起诉养父令他矛盾:“16年的相处有感情,但真相必须厘清。” 其生母家族则态度坚决,计划就侯某某侮辱生母“未婚先孕”等言论另案起诉。

结语:真相与和解的漫长之路

王先生的故事既是个人命运的转折,亦折射出被拐、送养群体的普遍困境。他在社交媒体写道:“2008年的寻亲以为是终点,没想到是另一个谎言的开端。” 如今,法律将成为他寻求正义的最后途径,而亲情与真相的撕裂,仍需时间弥合。

0 阅读:2

树茂

简介:专注于情感分析,人生励志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