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科普丨别让“伪装成感冒的杀手”威胁健康——关于流感,我们需要知道的八个真相

玉平健见 2025-02-06 14:24:31
流感绝非普通感冒。作为全球每年导致29万-65万人死亡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值得每个人提高警惕。 一、流感≠重感冒 普通感冒 症状温和,以鼻塞、喷嚏为主,病程5-7天。 流感 突发高热(39-40℃)、全身酸痛、乏力明显,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病毒传播的隐秘通道 01、气溶胶传播 患者咳嗽产生的微小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 02、接触传播 病毒在光滑表面存活达48小时(如手机屏幕、电梯按钮)。 03、超级传播者 20%患者传播80%的病毒。 三、疫苗的科技进化 每年疫苗有效率约40-60%,但能使重症风险降低80%。 01、四价疫苗 覆盖两种甲型和两种乙型毒株。 02、重组蛋白疫苗 适用于鸡蛋过敏者。 03、鼻喷减毒疫苗 3-17岁儿童专用。 四、抗病毒治疗的黄金时间 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使用: • 缩短病程1-3天; • 降低住院风险40%; • 减少家庭传播风险30%。 五、高危人群要警惕 孕妇 感染后住院风险增加3倍。 5岁以下儿童 占流感相关住院病例的50%。 65岁以上老人 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3-7倍。 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肺病及免疫缺陷者等):每三名流感重症患者中就有一位是慢性病患者。 六、出现以下症状需尽快就医 • 持续高热超过3天; • 呼吸困难/胸痛; • 意识模糊/抽搐; • 尿量明显减少; • 皮肤出现瘀斑。 七、自我防护“三件套” • 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环境消毒、保证室内通风; • 增强免疫: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睡眠。 八、破除常见误区 误区1:“流感扛扛就过去” 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 误区2:“喝板蓝根能预防” 尚无证据证明中成药可预防流感。 误区3:“去年打过疫苗不用再打” 流感病毒每年变异,需重新接种。 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特别提醒: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流行高峰,但南方可能出现夏季小高峰。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免疫力评估,慢性病患者应提前制定流感应急预案。 及时接种疫苗、做好防护措施、科学认知疾病,是应对流感最有效的三重保障。当出现疑似症状时,请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咨询电话:19922334275。 责任编辑:阳光
0 阅读: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