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模式?
什么叫东莞模式?就是没有县级行政区的模式?这么说,中山也是东莞模式。人们常说,散装的东莞,这看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城市,更像是城乡综合部。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一些地方是有试点任务的,最典型就是中山和东莞。
这些地方试行不设县模式,看看是不是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有利的,尤其是早期,但是到了后期,一个万亿大城,看起来那么散装,总觉得有点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深圳也是这个样子,那像什么话?深圳还是国际大都市吗?还是科技创新中心吗?还有望成为地球经济中心吗?
事实上,深圳当初也是没有中心区的,都是镇,后面发展发现了问题,及时调整。
可见,发展经济不是东莞散装的理由。
凡事有利有弊,东莞这样,对打工者非常友好,房价可以低到一百多,吃的也很便宜,这是个非常接地气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打工者的天堂。
是不是有点讽刺?地狱与天堂原来是一体的,一体两面而已。
东莞的发展简单粗暴,行之有效,凡是深圳不要的,都可以丢给东莞,凡是广州不要的,也可以丢给东莞,反正夹在两个大哥之间,互补最重要。
想象一下,如果东莞建成了现代化都市区,跟广州深圳一样,这些不要的产业还好丢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东莞是广深两位大哥的补充区,这是东莞的福气。好比一个人,脸型就长那样,属于越看越有味道的美女,你动刀子,来个亲爹不认的整形,变成锥子脸,千篇一律,也就没有了原先的福气。
那么,问题来了了,东莞到底要保持现状,还是做区划调整?
东莞不设区是有优势的,比很多设区的城市强,因为工业区、居民区、城中村犬牙交错,所以通勤时间短,花费低,比很多中心化城市强很多。
最重要,居住成本低,有些带厨卫阳台的单间才一百多,这个真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东莞很多企业都是包吃包住,因此,即便工资不如很多城市,但是算来算去,还是东莞划算,对打工者有利,对企业有利,也是利国利民,这就是东莞的优势。
东莞不仅仅是三来一补,东莞也诞生了OPPO、VIVO这样的本体企业,东莞还有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
东江三角洲和珠江冲击平原,这是两块未完全开发的平地大区,临江近港,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落户东莞。
配合东莞的工业能力,很多科研成果可以快速转化,从研发到量产用时最短,东莞谢岗镇正在建造喷气式飞机工厂,这只是一个开端。
那么,问题来了,东莞到底要不要撤镇设区?
这到底还是个问题,相信东莞会平衡好远近发展,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春节前说友好共享的地方 春节后围村收费。[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