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赵匡胤,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陈桥叛国,联想到大义灭亲,但大义灭亲,都被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给安抚住了。
不过,赵匡胤虽然有通天彻地之能,却没有办法插手他的事情,于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就成为了北宋的第二任君主。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一件事情。
赵匡胤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他的父亲是宋宣祖后周护圣都统帅赵弘殷,他的母亲是昭宪太后,这个家族的家世,注定了他一生中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注定了他一生中的杀戮。
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与后汉、后周之间,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冲突。
赵匡胤自幼好学,对儒学、军事都很欣赏,所以在父母的熏陶下,他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
但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赵匡胤却找到了一个可以一飞冲天的机会,他相信,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参军才是最好的选择,只有立下赫赫战功,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更进一步。
他跟着郭威,跟着周世宗柴荣,打出了一片天下,终于有了一群忠心耿耿的手下。
数年之后,柴荣一病不起,后周小帝即位,此时的朝堂上,正呈现出一种“主弱臣强”的格局。
赵匡胤认为时机已经差不多了,所以才会在新帝登基的时候,开始图谋篡夺皇权。当年,恭帝不过七岁,便登基为王,如何能镇压得了群臣之心。
后周执政官和当时的大臣们商量了一下,决定由赵匡胤率领大军,保卫后周。但这个时候,赵匡胤却是胸有成竹,再三推脱,说自己手中的军力不够,无法参战。
众人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赵匡胤想要的是全部的兵权,而后周实力太弱,所以才会答应赵匡胤的请求,让他拥有最大的兵权来抵挡辽人。
赵匡胤掌握了军力,不但没有感激后周天子对他的恩宠,反而起了篡位之心。也正是在此时,赵匡胤当机立断,发动了著名的“陈桥兵变”,最后建立了大宋王朝。
他暗中让人散布流言蜚语,扰乱人心。
“赵匡胤,应该是我们的皇帝!”
后来,他和他的弟弟赵光义一起,在河南省陈桥镇,趁着他喝醉的时候,让他的心腹将黄袍披在了赵匡胤的身上,似乎是想要逼迫赵匡胤建立新的政权,成为新的皇帝。
这一身皇衣,让赵匡胤的雄心壮志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让他的声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令人赞叹。
赵匡胤在大军之中重权在握,在百姓中威望正盛,在军队中也得到了将士们的拥护,最后推翻了周恭帝的统治,改名“宋”,这也是大宋的第一任皇帝。
赵匡胤在人前保持着一个很好的印象,所以他对皇族贵都很客气,没有让他们有任何造反的机会。
赵匡胤回忆了一下自己登基的过程,生怕有人“黄袍加身”,所以决定把所有的兵权都夺回来,以求心平气和。
军权在哪里,他们就会崛起,军权不在哪里,他们就会灭亡。
只是以前的收复军权,往往会引起一场大战,而赵匡胤又不愿意因为这件事而损害他在民间的“仁义”,所以才想到了一种既不流血,又不伤感情的“杯酒释兵权”。
没过多久,就被太祖轻易夺去了全部兵权,这种英明神武,直到今天仍为世人所称颂。
从最初的一名士兵,到现在的皇帝,赵匡胤不知道花费了多少的时间和精力,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现在的赵匡胤,才有了现在的明君。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