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导演请指教》一开始就引起了关注。这个节目上了热搜,完全没有意外!毕竟,这是一部一开播即吐糟模式的团综。
倒不是说鹅厂神剪辑,从后期呈现的拍摄视频中能看出来工作人员也是兢兢业业。所以核心的问题是:鹅厂请的腕太大太多,已经脱出他们的掌控。
导演们排除万难拍作品,投资人评委没有投资压力,两者没有利益关联。可以想象,大家畅所欲言间很容易产生矛盾。
果不其然,第一期就出现了白热化观点碰撞。16个导演和4个名导演员(投资人)史无前例的针锋相对,各自内涵彼此,各自有天马星空的想法,大家涉及的看法包罗万象,互不相让。
抛开边角料话题,说说对节目本身的看法。在《导演请指教》没开播之前,我以为这个节目中导演的”工程量“和舞台剧差不多。等到开播才发现是一部难度复杂的“小电影”。
为什么说它难度复杂?因为里面涉及了场控能力和布景协调力等诸多方面环节。仅从前面提到的方面就非常挑战导演的人脉和资源。
为录一个综艺节目,拿大片资源的人脉和渠道去砸效果,值不值?幕后导演不是台前演员,投资人也不用面对观众,这本身就是娱乐圈内卷!
平心说,学院派相国强导演的《哪吒闹海》是一份标准答卷,在现有基础上运用的都是恰到好处的范围。
这个电影讲述了:包租公二代“拿哥”为帮小芳报仇掌掴黑社会老大哥,引发了一场江湖追杀。他本意是行侠仗义,不想却意外沦入了女主播小芳的骗局。第二天,从违建房的出租客到面摊的吃客,拿哥闯祸的事传遍十八线小城角角落落。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拿哥父子也爆发了多年的矛盾,“拿哥”无路可逃。最终,警察叔叔捣毁黑社会作案团伙,小城恢复了宁静,拿哥也恢复了往日的自信。
王晶问相国强:你看过多少部港片?因为相国强在电影结构把握方面太熟练。理论上说:夜景、小痞子、黑社会、收租、街斗......这些元素是再熟不过的港片镜头。
细看之下,相国强的电影融入了当下的社会元素:直播造谣、舆论社死、法律擦边球等......可以说,电影有很多讽刺性的新旧空间对话,这些现实性的东西与青年人有共情感。同时电影采用了方言的语言效果,无形中放大了现实生活的辛辣,这是潜在的喜剧效果。
从故事性来说,这个电影肯定不够完整,至少导演也是无法按着自己的想法来进行。一是,筹备时间不足;二是,天意不作美,就像下雨天只能去执行Plan B 方案。
这些因素不能够抵消结果的不完美,有些场合需要你闭嘴,不要解释。就像李诚儒说的:“导演不需要做那么多解释和申辩。你呈现出来的,就是观众看到的。”李诚儒说的没有毛病,因为没有人想听解释,大家只想看结果。如果没有批评,赞美则无意义。
但话说回来,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这毕竟是一个综艺,是新锐的导演施展才华的舞台。导演之间的PK不同于演员,所有东西都是在台下,而不是台上。这是职业不同,也是竞争不公平之处。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太急于否定一个有能力的导演。
反之,李诚儒说牛骏峰演的非常好,我是认同的。这侧面说明导演选角有眼光,这是整片所有不确定因素中唯一确定的因素。
在一段牛骏峰骑摩托躲避黑帮追杀的镜头里,导演相国强用了泰国喜感十足的背景音乐,让整片充满了反转效果。
在电影的另一个细节中,拿哥背着两面大旗满街赔罪的直播画面特别滑稽,这个自言自言、自嘲自艾的小人物从头到尾都有浓浓的喜剧效果。
整个《哪吒闹海》还有很多思辩和哲学空间,里面有很多小趣点和小逻辑在内,如果你看过这段15分钟的作品肯定会乐在其中。
第一个上场的导演肯定会承受最猛的炮灰,因为所有意识实现的过程都是在摸索中。
这个舞台到底能出来什么样的东西,还需要拭目以待。平心而论,在观众层面,我觉得相国强的电影有足够的能力让大家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