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最经典的三句话,句句精辟,令人醍醐灌顶

不上课的无名 2024-11-29 16:11:37

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有一期讲伏生以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尚书》的故事,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从《尚书》书中的字里行间,能看到老祖宗对人性最细腻入微的剖析。

自古以来,无数后人所推崇的《尚书》犹如一座永恒的灯塔,至今依然用它闪耀的光芒,引领着后人前行的方向。

一起来领略这部古老的典籍,里面的话语依旧振聋发聩。

一日二日万几

白话文:每一天都上演着千变万化的情景,令人难以预料。

在生活中,每个人要有耐心去面对日常的琐事,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小细节,因为这些都可能影响到整体的结果。

很久以前,在卫国有个叫仲叔于奚的勇士,他立下了赫赫战功。

国王非常高兴,想要赏赐给他一片富饶的土地作为奖赏。

仲叔于奚却摇摇头,说他不想要土地,只希望能有个特别的允许——让他在自己的马脖子上挂上那种只有天子和诸侯才能用的“繁缨”。

这“繁缨”,其实就是马车上的装饰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马肚子上的带子(叫繁),另一部分是马脖子上的革带(叫缨)。

它非常华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天子和诸侯的马车上才能看到。

孔子说就算国王再大方,给仲叔于奚更多的土地,也不能给他繁缨。

因为这些东西代表的是名分和规矩,是不能随便给人的。

这就像国王的特权一样,得守好这个原则。

如果不按规矩来就可能会乱套,甚至走向灭亡。

所以每天都要注重这些变化的细枝末节,不能掉以轻心。

在生活中,往往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影响大局,甚至决定成败。

因此,一个人要注重细节,严谨认真,是成功的关键。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白话文:依赖道德和正义来行事的人会繁荣昌盛;而仅仅依靠武力来解决问题的人最终会走向衰败。

人生在世,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以理服人,而不是靠强硬手段来解决问题。

汉武帝时期,在众多臣子中,周阳侯周阳由残暴、苛刻、骄奢放纵。

他对待自己喜欢的人,不管犯了什么法,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轻易就放过他们;

但对那些他不喜欢的人,他就故意找茬,歪曲法律来惩罚他们,甚至杀了他们。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任职,他都会把当地有权有势的大家族打压一番,搞得人人惧怕。

他当郡守的时候,把副手都尉不当回事,就像对待小县令一样,非常傲慢。

可等他变成了都尉,又反过来欺负太守,想要夺走太守的权力。

最后周阳由因为他做的坏事太多了,被当众处死,尸体还被扔在街上示众。

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情况,都不能依靠暴力做事;

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变,都能保持自己的好品质,才能避免人生悲剧收场。

抚我则后,虐我则仇

白话文:如果你对我好,把我当作亲人一样照顾,那么我就会把你当作我的后盾;但如果你虐待我,对我不好,那么我就会把你当作我的仇人。

为人处世,每个人的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人们只有感受到善意,才会愿意跟一个人交往。

项羽被刘邦的军队追到了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决定突围,他骑上心爱的战马,带着八百多个勇敢的士兵,趁着夜色从南边冲了出去。

等天亮时,汉军才发现项羽跑了,立刻派大将灌婴带着五千骑兵去追。

项羽一路狂奔,过了淮河后,身边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到了阴陵,他们迷路了,只好向一个老农民问路。

没想到这个老农民故意指错方向,说往左走,结果项羽他们陷入了沼泽地,被汉军追上了。

最后就是大家熟知的结局了,项羽乌江自刎。

每次读到这个故事,不禁一阵唏嘘,如果老农没骗项羽,项羽的命运会不会改写呢?

可能并不会,老农为什么故意指错路,就是因为秦国百姓都愿意归附于刘邦,而怨恨项羽。

老百姓长期生活在秦朝的暴虐下,而项羽的残暴行为更是导致民心尽失。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要用一颗善良和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就像你对别人微笑,别人也会回报你一个微笑一样,善良的行为就像播下的种子,会慢慢长出信任的果实。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白话文:一个人做了好事,有了值得庆祝的成就,那么广大的老百姓都会因此受益,依赖这份福祉。

真正厉害的人,会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带动身边的人。

汉朝的汉宣帝特别勤奋,他每隔五天就开一次大会,让大臣们汇报工作,看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

对于那些工作出色的侍中、尚书,他不仅奖励他们,还连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一起照顾,这成了朝廷的好传统。

这样一来,朝廷里每个人都努力干活,运转就会特别顺畅。

每当要派职员去当刺史、郡长或者诸侯国的宰相时,汉宣帝都亲自跟他们谈话,看他们的心思正不正,然后再看看他们说的和做的是不是一样。

如果发现有人名不副实,他就一定要查清楚原因。

他还觉得,郡守就像是一块基石,如果他们经常换来换去,老百姓都会不安心。

所以,他鼓励郡守们长期在一个地方好好干,干得好就大大奖赏,有的还升职发财,甚至封侯。

这样一来,朝廷里的大职位有空缺时,就从这些表现好的郡守里选,所以汉宣帝时期的好臣子特别多。

在做人方面,也应该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因为帮助他人不仅能让对方受益,也能让自己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和成长。

不偏不党,王道荡荡

白话文:做到公正无私,不偏向任何一方,也不结党营私,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会像宽广无垠的大道一样,光明磊落,正大光明。

在待人处事中,如果自己因个人利益而偏袒某一方,而做出不公正的决定,那走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

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个叫江乙的大臣就跟楚王说:

他说楚王有个习惯,谁跟楚王说别人的好话,楚王就夸这个人是君子,还跟他亲近;

谁要是说了别人的坏话,楚王就认定这个人是小人,疏远他。

这样一来,大家都只敢跟楚王说好听的话了,不好的事就没人敢跟楚王说了。

比如说,要是国内发生了儿子杀父亲、大臣背叛君主这样的大事,楚王可能都听不到。

因为大家都怕楚王不高兴,不敢告诉楚王,这样就有危险了。

楚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说:

“好,我明白了。以后我要注意,好话坏话都要听,这样才能了解真实情况。”

一个人应该保持公正无私的态度,全面听取意见,勇于面对真相,保持独立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明智果敢、不断成长和进步的人。

每个人在平凡的日常中,对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意义重大的事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内心的热爱。

《尚书》里老祖宗的贴心话,简单却直击心灵。

这就像是指南针,帮自己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提醒自己别忘了这些重要的道理。

当自己感到迷茫时,不妨静下心来,从《尚书》中汲取力量。

祝愿你我的生活充满美好,幸福安康。

作者| 幕灯·安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