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想发财的富人,自以为得了一件宝物,进城献宝人财两空

尔文史读 2022-08-16 17:22:40

东晋兴宁年间,秦岭山下有个名叫莫头村的庄子,庄里有个名叫胡栾来的有钱人,家有数十亩良田,三处大宅子,在当地虽然算不上很富有,但单凭收地租,也是不愁吃穿,不愁没钱花。不过,胡栾来却不满足于这些,而是恨不得将天下的钱都收到自己的腰包里,时时刻刻寻思着赚钱的法子。

有一阵子,胡栾来听说做木匠可以赚很多钱,于是他就花了五十银子,还备了一份厚礼,去邻庄拜了一位老木匠为师学手艺。胡栾来跟着老木匠学了三个月,只想着赚大钱的他,不但连拉大锯的功夫都没有学好,竟然觉得做木匠太辛苦,其实也赚不了什么大钱,就放弃了学木匠,回家歇着去了。

又过了一阵子,有个从外地回来的好友告诉胡栾来,做生意赚钱多还赚得快。胡栾来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他就筹措了五百两银子,去城里开了一家商铺贩卖山货。栾胡来的生意做了四个多月,买进的山货堆了两间库房,由于保管不善,山货开始霉烂变质,到最后不但亏了五百两银子的本钱,还搭上了近百两银子的房租。

胡栾来盘掉了商铺,灰头土脸地回了老家,决定再也不做生意了,老老实实在家待着,过好有吃有喝的日子就行了。

可是,没过多久,胡栾来的一位远房亲戚回老家来探亲时,向胡栾来传递了一个消息。亲戚说,国君正在各地征集宝贝,如果哪个人献的宝贝被国君看中了,就会被封为“进宝侯”,被封了侯就可以享一辈子的荣华宝贵。

胡栾来听了,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自己一定要抓住。可是,胡栾来的家中却没有一件让他自己看得上的宝贝,于是他就挖空心思四处寻宝。

听说胡栾来不惜重金求宝,就有人向他建议说:“东海龙宫里有夜明珠,夜明珠在夜里会闪烁着光芒,你赶紧去向龙王求宝珠吧!”于是,胡栾来不远千里来到了东海边,可是当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时,觉得自己根本就下不了海,别说进海里的龙宫见龙王了。胡栾来觉得被人给忽悠了,就转身回老家了。

回到老家后,有人见胡栾来献宝的心思还是没有消减,就向他献计说:“听说咱们的南山深处有棵七、八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松树,树上有二百二十二个树杈,每个树杈上都有一个鸟窝,在这二百二十二个鸟窝中的第一百一十个鸟窝里,有一只大鸟下的蛋。听说吃了这只鸟蛋,人可以长生不老……”

胡栾来听到这里,心里已经按捺不住去寻来的鸟蛋的冲动了。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收拾了一下,就进山去了。走了近半个月的山路,胡栾来爬上了一座山头,抬头一看,见前面的悬崖石岩上果然长着一棵极大的松树。于是,本来已经很累的胡栾来兴奋地朝这棵大松树走去。

可是当胡栾来走到这棵大松树下后,却没有了爬上树的法子了。这棵松树实在是太粗壮了,胡栾来根本无处下手,在松树下转了一天,毫无爬上树的办法,只得无奈地回家去了。

眼看着就要错过这千载难逢的献宝机会,胡栾来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件宝贝,献给国君。就在胡栾来为献宝焦急时,他的表兄刘亦首找上门来,找他借钱。

叫刘亦首的表兄一直不和胡栾来来往,突然找上门来借钱,难免让胡栾来多了一个心眼。表兄弟二人见面后,聊来聊去,胡栾来终于套出了刘亦首表兄来借钱的缘由,原来他是要去国都,向国君献宝。

刘亦首见瞒不住了,就向胡栾来说了实情,原来刘亦首家的母猪下了一只全身白毛的猪崽,他认定这只白毛猪崽是个稀罕的活宝,就决定去国都献宝。

胡栾来一听,浑身来了劲,正好两家住得不远,就跑到刘表兄家看了这只浑身白毛的猪崽。胡栾来这一看不要紧,他被这只可爱的白毛猪崽给迷住了。于是,他施展自己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夫,说服了刘表兄,以五百两银子的代价买走了刘亦首的这只白毛猪崽。

买到了宝贝猪崽,胡栾来的手头已经没有了现钱,到国都去献宝需要路费,他只好把两处大宅院变卖了,雇了一辆马车,自己赶着车上路了。一路上,胡栾来走得小心谨慎,时刻与宝贝猪崽形影不离,就连睡觉时都把猪崽抱在怀里,生怕一不小心,猪崽跑了,或者是被人给偷了。

胡栾来赶着马车,走了近一个月的路程,才疲惫不堪地来到了国都城外。可是,当他停好马车,四处一看,当下脚就软了。原来,国都城外的村子周围,跑着许多白毛猪崽,有个头和自己拉来的猪崽一般大,竟然长得一模一样。

胡栾来看着满地跑着的白毛猪崽,心一下子就凉了,献宝美梦彻底破灭了的他,只得两手空空地回了老家。此后,胡栾来再也不敢生发财的心思了,他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家园,也实实在在地对待租种他的田地的农民,还时不时地把自己的盈余拿出来,做上了好事善事,慢慢地在当地赢得了好口碑。

读而有悟:每个人的心里至少都有一个人生美梦,实现这个梦想靠的是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和持续不断地努力,而不是凭空想象,人云亦云地跟风。许多事,只有经历过了,才会回归真我。

亲爱的朋友,读完这则故事,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声明】:本故事为民间故事,旨为丰富文化生活,属本人文学创作,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有虚构成分,请勿与其他挂钩,谢谢。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