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舞台上,刘邦与吕后堪称响当当的厉害角色。他们行事风格果敢狠辣,所作所为影响深远,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令人无法忽视的关键人物。
为求活命,刘邦在被追赶的危急时刻,竟三次狠心将一双儿女从马车上踢下。彼时情况紧迫,他只想借此减轻马车重量,使马车跑得更快,从而摆脱追杀。
刘邦驾崩后,吕后为解心头之恨,将其生前宠爱的一众妃子统统关押。尤其对刘邦极为宠爱的戚夫人,竟残忍做成“人彘”。不仅如此,连刘邦的儿子们,也未能躲开吕后无情的杀戮。
同一时期,有这么一对帝后凭借卓越才能载入史册。刘邦开创大汉王朝,吕后在其离世后执掌实际统治权,稳定住大汉局势,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根基。
但奇怪的是,他俩的儿子刘盈,并未展现出那种仿佛父母“双剑合璧”该有的强大效能。
这人压根儿谈不上狠,简直善良到家了。为了拯救自家兄弟,他豁出性命,前后两次,拼尽全力去搭救,那份情义,令人动容。
这位皇帝在政治方面没显露出啥突出才能。稍有挫折,便一头扎进后宫贪图享乐,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最终年纪轻轻就离世了。身为帝王,在《史记》里都没能拥有单独的本纪记载。
着实难以想象,如此人物竟是刘邦与吕后这等强悍之人的子嗣。这对强势夫妇,本以为会诞下同样刚毅的后代,却不料是这般模样,令人深感意外。
【01、易储风波】
打小起,刘盈就显露出柔弱的性子。他的这种特质,在童年时期便有所体现,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自幼就如此,举手投足间都能让人感受到那份柔弱。
刘邦打算废掉原太子,让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取而代之,并非只因宠爱戚夫人。从实际考量,他觉得刘如意性格与自己相仿,在治理新生的大汉王朝这事儿上,刘如意更能胜任。
刘邦为把刘盈的太子之位给弄掉,可谓煞费苦心。他想尽各种办法,投入诸多精力,一心就想达成废掉刘盈这个目的,在这件事上花费了不少力气。
他一开始找群臣商议,满心期待大臣们能赞同。可反对的声音接连不断,其中,曾跟着刘邦进关中灭掉秦朝的周昌,反应最为强烈。即便他说话结巴,也毫不退缩地回怼刘邦:臣期期不能遵从此诏!
见众人反应如此强烈,刘邦瞬间收起先前模样,脸上堆起笑容,摆摆手道:“得嘞,这事儿就此打住,咱就别再提啦。”
东厢房里,吕后将刘邦与周昌的交谈内容听得明明白白。当时他俩的对话,一字一句都清晰传入吕后耳中,仿佛被她逐字捕捉,丝毫未漏。
再度瞧见周昌,她满是感恩,直接跪地致谢,说道:“要不是你当时据理力争,太子之位可就保不住啦!”
然而,精明厉害的吕后,不会只因刘邦那瞬间展现的和善面容,就掉以轻心,觉得这事儿就此翻篇了。她依旧保持警觉,深知事情没那么简单。
吕后想给刘盈多攒点优势,就派人去找张良。这张良自汉朝建立后,便四处游历、不管事儿了。吕后找到他,指望他能给自己支支招,帮刘盈提升竞争力。
听了张良的主意,吕后设法把“商山四皓”请出山,让这四位贤士给刘盈当门客,帮衬刘盈。
商山四皓,乃四位声名远扬的博士。因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举深感不满,便长期隐居于商山,颇具威望。那时,他们皆年逾八旬,须发皆白,在众人眼中,那可是十足德高望重的老者。
刘盈能得到他们大力协助,他们会为刘盈发挥极大效用,于刘盈而言,他们将成为推动事务发展、助力其达成目标的关键力量,为其前行之路提供重要支撑。
仅仅一年过去,刘邦已老迈且疾病缠身,心里头又不自觉地泛起猜疑的念头。他在岁月与病痛折磨下,心思再度活络起来,琢磨着各种事。
碰巧赶上异姓王英布起兵反叛,刘邦称:我病得厉害,连起身都困难,不如让太子替我率军出征。
然而,刘盈年仅15岁,压根没涉足过战场,这重大的任务他哪能承担得了呀?毕竟战场局势复杂,对经验要求极高,他这般年纪和经历,担此重任实在太难。
依我看,刘邦这么做有深层考虑。要是刘盈能把这事办妥,那汉室江山交给他就无需担忧。可要是办砸了,那就有足够理由废掉太子,到时候旁人说啥都没用。
商山四皓同样察觉到了这个难题。他们立马派人去给吕后传信,告诉她绝不能啥都不做,被动等着,得赶紧想办法应对才行。
吕后依商山四皓所言,跑去刘邦跟前,泪涕横流,苦苦哀求,央告刘邦千万莫要让刘盈挂帅出征,那副模样,仿佛刘盈去了就会有天大的灾祸一般。
刘邦拗不过妻子的苦苦哭诉,忍不住狠狠骂道:这小子真是不中用,没办法,还得老子亲自去一趟。
即便身体病弱不堪,仍硬撑着躺到车上,毅然奔赴战场,投身战事之中。
虽说仗打赢了,可刘邦心里头愈发不痛快,整天琢磨着咋样才能理直气壮地把刘盈的位子给撤了,让自己心里那股子憋屈劲儿能顺顺。
被召集来的大臣们拼死劝阻,刘邦嘴上笑着回应说没这打算了,可心里头啊,依旧琢磨着瞅准时机废掉太子。
在这当口,商山四皓又一次出山行动。他们带着独特的谋略与影响力,以别样姿态重新踏入局势之中,为后续发展带来新的变数。
在一场宴会上,刘盈现身,身旁还跟着商山四皓。刘邦瞧见四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诧异不已,不禁发问:“这几位是何人?”
商山四皓表明身份后,刘邦大为惊愕。想当初,刘邦多次诚心邀请他们入朝为官,可每次都吃了闭门羹,如今他们却出现在眼前,怎能不让刘邦诧异。
当下,这几位名士现身刘盈身旁,其实是向刘邦表明:您瞧,您请不动的贤才,刘盈却能招致麾下,这足以证明刘盈深得民心,广受拥戴,您还是别想着换太子这事儿了。
至此,刘邦彻底断了更换太子的念头,一脸诚恳地向商山四皓说道:“麻烦几位尽心辅助太子。”
【02、舍命救兄弟】
在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年仅16岁的刘盈随即登基,坐上了皇位,从而成为大汉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开启了属于他的统治时期。
然而,初登皇位的刘盈察觉到,摆在自己面前的关键难题,并非怎样治理国家,而是怎样护兄弟周全。
刘邦刚离世,吕后便将其生前钟爱的一众后妃统统关押起来。尤其对刘邦极为宠爱的戚夫人,更是将她打发到永巷,让她沦为了干粗活的奴仆。
紧接着,吕后把在封地的戚夫人儿子刘如意传唤到长安,盘算着要取其性命。她没忘,就因为这刘如意,刘邦好几次都想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
没想到,刘盈知晓了此事。原本可能被隐瞒的状况,因某种缘由,刘盈获取到了相关信息,这件事的情况就这么传到了他的耳中。
他赶在吕后前头,径直在长安城外的霸上迎到刘如意,拉着刘如意的手,热热乎乎地回了自己寝宫。此后,他跟弟弟同食同寝,照料得严严实实,吕后根本寻不着机会对刘如意下手。
不过呢,刘盈尽管考虑周全,却还是有所疏忽。原本一切谋划得当,可不知怎的,最终还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疏漏之处。
寒冬12月的清晨,天还黑着,刘盈便准备出门打猎。一旁的刘如意年纪尚小,实在爬不起来。刘盈心中泛起怜惜,想着弟弟还小,便没叫醒他,让其接着睡,自己独自前往打猎了。
天快亮的时候,刘盈返回寝宫,映入眼帘的,竟是刘如意那毫无生气、冰冷僵硬的尸首。
当年,刘如意年纪尚小,还不满12岁。他处在天真懵懂的年纪,对世事的认知还很有限,那尚显稚嫩的模样,仿佛还带着几分孩子气。
吕后狠心除掉刘如意后,拽着刘盈去瞧人彘。那场面实在残忍,原本鲜活之人被折磨成那副模样,而这一切,皆是吕后有意为之,就想给刘盈一个“震撼”。
刘盈瞧见厕所里那惨状,女人没了四肢,眼窝空洞,舌头也没了,竟是戚夫人。他又惊又气,忍不住大哭起来,紧接着就病倒了,这一病,足足一年多都没好。
刘盈的病情刚见好转,便察觉到吕后竟打算对自己的大哥刘肥下手,意图谋害他。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刘盈刚舒缓些的神经,又瞬间紧绷起来。
刘肥乃刘邦未正式成婚时所生,是其长子。刘邦称帝后,不仅认可刘肥身份,还将地域富饶、人口密集的齐国封予他,由此能明显看出,刘邦对刘肥十分看重。
在公元前193年,依照规矩,刘肥赶赴京城面见皇帝。刘盈瞧见多年未见的大哥,心里乐开了花,赶忙设宴款待,并且依照家中礼数,特意将上首的位置留给刘肥。
此刻,吕后心里头可不痛快了。她脸色一沉,明显能看出情绪变得低落,想来是发生了啥事儿,让她心里头起了疙瘩,满是不满。
刘盈贵为皇帝,而刘肥不过是个私生子。从身份地位看,刘肥哪有资格,又怎会有胆子,在与刘盈同处时坐在刘盈的上首位置呢?
吕后未即刻发火,悄然命人取来两杯毒酒,走到刘肥跟前,将酒递过去,示意刘肥用这酒给自己敬一杯。
刘肥浑然未觉吕后暗中的举动,脸上挂着笑,端起酒杯就站起身来。而刘盈心思敏锐,瞬间察觉到事情不太对劲,气氛似乎隐隐透着古怪。
只见他神色镇定,从容起身,动作敏捷地赶在刘肥之前,迅速拿起酒杯,那架势,分明是打算一口气把酒喝光。
吕后一下子着了急,噌地站起身,抬手就把酒杯给掀翻了。刘肥见此情形,心里一紧,好在最终是有惊无险,总算是躲过了这要命的一劫。
【03、憋屈天子】
刘盈为帮兄弟抗衡吕后,拼尽全力。他成功从吕后手中救下刘肥,却未能保住刘如意。在与吕后的这场“较量”中,刘盈算是有赢有输,在维护兄弟这件事上,有得也有失。
但从别的角度来看,刘盈与吕后相较量,几乎毫无胜算,完全处于劣势,可谓在各个方面都遭受挫折,一败涂地。
刘盈刚登基那会,并非毫无实权。虽说因“人彘”之事,他痛心对吕后讲“这不是人干的事,我作为太后之子,终究无法治理天下”,可仍有一事能证明,就算经历“人彘”,刘盈还是能过问朝政的。
在公元前193年,也就是刘如意与戚夫人凄惨丧命后的次年,丞相萧何身染重病。惠帝刘盈特地赶到萧何病床边,询问他:等您离世后,曹参可否接任丞相之位?
萧何给刘盈吃了颗“定心丸”,这下刘盈心里踏实了。随后,刘盈果断亲自出面,正式任命曹参担任新丞相,让曹参挑起了这副重担。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刘盈察觉到曹参的表现有些反常。他的行事风格、日常举动,和以往似乎不大一样,这让刘盈心中不禁泛起疑惑。
曹参每日只顾喝酒玩乐,正事一概不理,凡事皆照萧何之前定下的规矩办。刘盈派人去劝他好好理政,没想到这人直接被曹参揍了一顿,灰溜溜地被赶走了。
刘盈满心郁闷,专门找来曹参,质问他为何这般行事。曹参以“萧规曹随”作答,刘盈听后,仔细琢磨,最终认可了曹参的做法。
从这件事能看出,那时刘盈并非形同虚设,仍掌握着实权。即便吕后在朝堂掌权,像丞相任免、官员规谏这类关键事务,也都由刘盈亲自操持,而非吕后一手包办。
然而慢慢地,他在处理朝廷政务这些事儿上,越发感到力不从心。曾经的那份干劲和能力,随着时间推移,面对繁杂朝政时,已无法像从前那般应对自如。
在公元前192年,时处刘盈即位的第四个年头,年仅19岁的刘盈,与年仅11岁的张嫣喜结连理,完成了这场在当时具有特殊意义的婚姻大事。
刘盈满心愁绪,那郁闷的情绪简直如影随形,好似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心头,让他烦闷不已。
吕后安排刘盈娶张嫣,这张嫣既是刘盈亲外甥女,是其同母姐姐鲁元公主之女,且年纪尚小。吕后此举,一是为加强对刘盈掌控,二是想将荣华富贵牢牢攥在自家手中。
成婚当晚,刘盈的神情毫无欢喜之意。他满心纠结,实在没办法狠下心去,动手解开那刚成为自己皇后的女子的衣衫。
自那之后,刘盈一头扎进后宫深处,整日沉溺在纸醉金迷之中,完全过上了一种只知享乐、浑浑噩噩的生活。
在后宫里头,皇上想宠哪个妃子都行,可唯独皇后,不能像对其他妃嫔那样随意给予宠幸。皇后之位特殊,有着诸多限制和规矩,不是能随便当成普通宠妃对待的。
吕后起初盼着张嫣能诞下刘盈的长子,可刘盈压根不愿宠幸张嫣。等刘盈后宫有女子诞子,吕后一转念,把孩子夺过来,对外宣称是张嫣所生,还将孩子生母给杀害了。
之后,刘盈后宫里的妃嫔陆续诞下皇子。吕后虽说没像之前那样公然抢走孩子,但依旧把生下孩子的妃嫔统统杀害,手段残忍,令人心寒。
吕后欲对刘盈兄弟下杀手,刘盈毫不退缩,拼了命护兄弟周全。可后来吕后在刘盈后宫肆意妄为地残害众人,刘盈心灰意冷,再也没劲头与吕后抗衡。
【04、英年早逝】
在公元前188年,整日沉迷享乐、浑浑噩噩过日子的刘盈,英年早逝,那时他才23岁,大好年华就此画上句号。
他获谥号“汉惠帝”。“惠”这个谥号,意涵柔善待民、仁慈好施,和刘盈自身气质契合度颇高,仿佛量身定制一般,恰到好处地概括了他的特点。
刘盈驾崩后,其长子刘恭登基。这刘恭,本是吕后杀了他亲妈,对外却称他是皇后张嫣所生的孩子,如此操作后,刘恭得以继位。
刘恭做了4年皇帝,年岁渐长,心智也愈发成熟,知晓了生母的死因。他神情决然,狠狠说道:等我长大成人,必定要为生母讨回公道!
这话被吕后听闻,她忧虑会出乱子,随即将刘恭废掉,拥立刘恭的弟弟刘弘登基称帝。没过多久,吕后又暗中把刘恭给杀掉了。
吕后离世后,一众功臣把刘弘给除掉,转而拥立刘邦的四子刘恒上位。刘恒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文帝,就此开启了新的统治篇章。
刘恭与刘弘在位时,皆由吕后掌权处理朝政。当时乃至后世,都不把他俩当作真正的皇帝。提及那几年年号,说的是“汉高后X年”(汉高后即吕后),他俩则被分别叫做“前少帝”与“后少帝” 。
功臣们顾虑时间久了生变故,便以刘盈其他4个儿子并非刘盈亲生,而是吕氏血脉为由,将这4个孩子统统杀害。
只有刘盈的皇后张嫣得以幸存,被安排到一处偏远宫殿。此后的17年,她都在那冷冷清清中度过,独自一人,在孤寂里默默打发着时光。
【05、写在最后】
司马迁撰写《史记》时,没给正统皇帝刘盈单独作传,反倒将身份仅为皇后与太后的吕后,破格写入专为帝王而设的“本纪”之中,这种写法颇为独特。
司马迁认为,自刘盈登基起,历经前后两个少帝,直至吕后离世,在这长达15年的时段里,汉朝真正执掌大权、实际统治国家的,并非名义上的皇帝,而是吕后。
刘盈跟他那俩儿子,说白了也就挂个皇帝的虚名。实际上,他们在皇位上并没有真正的实权,仅仅空有皇帝这个名号而已。
刘盈的一生,可谓充满了悲剧色彩。他身处复杂宫廷环境,诸多无奈与身不由己,命运轨迹一路坎坷,始终未能顺遂,实在令人感慨其人生之凄惨。
在他不满周岁时,刘邦揭竿而起反抗秦朝。母子二人被留在老家,整日提心吊胆。
六岁那年,他母亲不幸沦为项羽的俘虏。他历经波折才与父亲会合,可在逃命途中,父亲为了自己能跑得更快,竟三次把他从马车上踹下去,还好车夫出手,才让他化险为夷。
紧接着,刘邦将他安排在了丰邑,而后便自顾自地投身于争夺天下的大业之中,开启了四处征战的征程。
历经波折,刘邦终于称帝。可这边刚登基,那边就有人琢磨着废掉他,转而拥立刘如意做太子,另起炉灶,重新洗牌。
毫不夸张地讲,在他的人生历程里,自始至终都未曾体会过父亲给予的那种深沉爱意。成长岁月中,父爱仿佛是缺席的,从未在他的世界里留下痕迹。
他母亲吕后,性格极其强硬。总是将自身想法强行灌输给儿子,在吕后这种高压之下,他压根儿没有反抗的机会,只能被迫接受母亲的安排。
刘盈的父母这般教导他,可他最后竟成长为如此宽厚善良之人,着实令人诧异。毕竟父母的影响多样,而刘盈能呈现这般美好品性,真让人意想不到。
很无奈,在吕后的欺压下,他的善良派不上用场。吕后先是杀了他弟弟与后妃,而后又逼他娶了自己外甥女,他空有善良,却无力改变这残酷的局面。
他成功救下的人,仅有长兄刘肥。在诸多情形下,其他人未能获其援手,唯有刘肥成为他拯救行动中的唯一成果。
又或许在权力角逐这场大戏里,光靠纯粹的善良可不行,真正不可或缺的,是出类拔萃的本事。
你怎么看这件事呢?咱得分析分析,你心里肯定也有想法,说说呗,这事儿的看法应该不单一,你的见解很重要,快说说你的观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