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秒挨了58拳!王楚钦好兄弟参加盐灶拖神,赤裸上身被人“狂揍”

慕容锦书呀 2025-02-22 18:30:29

王楚钦的兄弟林铭钊,就是在参加潮汕盐灶拖神的活动里面,被一群熟练的抢神者用那种,看起来就挺疼的招数猛揍了好几下,这个视频还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人关注。

这位广东潮汕人林铭钊,其实从小就开始练习乒乓球,而且还真是有点本事,考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证书。

在十六年以前,林铭钊还和王楚钦一起在北京队训练,那个时候两个人就是住一个屋的好兄弟。

后来王楚钦因为天赋太好就进了国家队,而林铭钊就回到广东自己开了一家乒乓球俱乐部。

在林铭钊的俱乐部开业那天,王楚钦还特意录了一段视频,用这种方式隔空给他表达祝贺。

林铭钊这个人虽然和王楚钦关系不错,不过网上很多人对他都不熟悉。

今年过年期间,林铭钊就参加了潮汕当地的盐灶拖神活动,没想到这一下子就让大家都认识他了。

林铭钊被选中当了个护送老爷的二甲,按理说他这个身材和体格还挺不错。

真正开始活动后,林铭钊就被那些经验丰富的抢神者围住了,然后就是一顿猛揍。

盐灶拖神这个习俗在潮汕地区可以说是最有激情的一种民俗活动了,不过这个习俗也是有来头的。

每到正月二十一和二十二这两天,汕头市澄海区盐鸿镇盐灶村的村民们就要举行这个盛大的活动。

这个习俗要是真的往前追溯,其实是和潮汕人讨海过番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在乾隆年间有个穷困的渔夫,每天出海打鱼却总是收获不多,日子过得很艰难。

这个渔夫偏偏又抽到了要承担游神费用的签,这下子他是真的受不了了。

渔夫觉得神明没保佑他反而给他添麻烦,就在一个晚上偷偷地把神像拖到海边埋了。

没想到之后村里的收成特别好,渔民也都发了财,而那个渔夫在南洋也赚到了钱。

到了正式拖神的时候,盐灶村的街道上就挤满了参与活动的人,场面那叫一个热闹。

护神的人用粗绳子把神像固定在轿子上,轿子四周还插着很多香烛。

负责护送的年轻人都光着上身,紧紧地围在神轿周围,有的人还特意把身上抹了油。

抢神的人群就像潮水一样不断地往神轿这边涌,有的想从正面冲,有的想从侧面钻。

现场虽然看起来很混乱,但是警察其实就在不远处维持秩序,多年来也没出过什么大事。

护神的人必须得年轻力壮才行,像林铭钊这种第一次参加的新手很容易就被人重点照顾。

虽然每年参加的人都有十多万,经常会有人被挤掉鞋子或者被打得鼻青脸肿。

在潮汕人心里,神明其实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能和人亲近互动的。

潮汕人常说信则是老爷不信是柴头,说的就是对神明的这种特别理解。

人们认为神明的力量主要是保佑百姓,只有真的帮到人才会受到大家的尊重。

拖神活动里面大家拉扯神像并不是在亵渎神明,反而是表达一种亲密关系。

在这种激烈的活动中,大家都希望能够得到神明的保佑,让生活变得更好。

抢到神像胡须的人相信会带来好运,摸到神像也觉得新的一年会很顺利。

护送神像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在守护村子的安宁,也是在为大家祈福。

这个活动还体现了当地人团结一心的精神,不管是护神还是抢神的人都要互相配合。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外地人了解到了盐灶拖神这个习俗。

很多人都想在过年的时候来亲身体验一下这个活动的氛围。

不过那些有经验的人都说,一般人还是远远看着就好,这个活动太激烈了。

这种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里也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确实挺让人意外的。

现在网上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活动背后的文化含义,让更多人了解了潮汕文化。

虽然活动看起来挺暴力,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表达方式。

这种传统习俗能在新时代继续传承下去,也说明它有独特的生命力。

这样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当成一个热闹看。

盐灶拖神这个活动在当代社会引发的关注,也让人思考传统文化的发展。

这种看似粗暴的民俗活动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

在现代社会里,如何平衡传统与发展,保护与创新,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习俗可能会有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

不过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这种文化的本真性,不能为了迎合现代而失去本质。

这种文化现象的传播也能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从林铭钊这个意外走红的事件中,我们也能看到传统文化的新活力。

在未来,这样的民俗活动可能会以更多元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