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梦核、视觉奇观、“毁容式演技”,国产年度必看!

泰河娱娱 2024-08-10 15:16:34

文 | 卡里娜

陈思诚导演的《解密》上映7天了,票房刚破2.4亿,预测票房4.9亿多。

这个票房在他的电影序列中,比起动辄几十亿的《唐人街探案》系列,甚至包括他监制的《消失的她》和《三大队》,都是不太理想的成绩,仅仅击败滑铁卢之作《外天空的莫扎特》,排名倒数第二。

但《解密》目前6.6的豆瓣评分,却又是陈思诚导演作品中,仅比7分的《唐人街探案》差一点,排名正数第二。

票房卖不动,但口碑反而逆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化呢?

《解密》上映前,一度被认为是暑期档的救市之作,因为它野心极大,不计成本。

怎么说呢?

一是豪华的卡司阵容。

美国演员约翰·库萨克(主演过《致命ID》等作品)、吴彦祖、陈道明、俞飞鸿、朱珠、王宝强、肖央等。

全部为“秃头”刘昊然做配。

这样的刘昊然你还认识吗?名副其实的“毁容式”演技。

二是强大的主创团队。

导演是掌握票房密码的陈思诚,他说《解密》是他迄今为止的创作峰值;

摄影师是曹郁,代表作有《八佰》《妖猫传》《无问西东》等电影;

美术指导韩忠,代表作《罗曼蒂克消亡史》《觉醒年代》等。

三是极致视听。

买了存世最贵的一首音乐版权(披头士《我是海象》),作为影片的配乐;

邀请了1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维也纳参与音乐制作和录制。

视觉方面,十场梦境光怪陆离。

全程IMAX特制拍摄,95%实拍+顶级特效,诡谲震撼。

可以说,从以上这些电影的“外包装”来看,《解密》绝对称得上是华语电影开拓性巨制,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扛鼎之作,是一定要去大银幕观赏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大片。

但我们知道,现在观众的审美已经日渐挑剔,仅靠工业化是打动不了人心的。

观众最看重的,还是一个能够与之产生共情的故事。

那这一点《解密》做到了吗?

如果说《解密》的工业化水准已经远超陈思诚其他导演作品,那么《解密》无法成为票房爆款的原因,是不是就出在故事上呢?

我们一起来“解密”。

01

一个孤儿,两个天才

《解密》重点讲述了一个孤儿的成长,两个天才的博弈,以及无数无名英雄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我国上个世纪40~70年代。

这个孤儿叫容金珍(刘昊然饰演),由于父亲是一个败家子,所以容金珍出生就被遗弃了,好在容家有一位洋先生收留了他。

洋先生教容金珍英语、释梦。

容金珍智商极高,但却自闭、精神脆弱。

洋先生去世前,将容金珍托付给了容家的一位后人,容小来(吴彦祖饰演)。

容小来当时是之京大学的校长,也是数学教授。

当他第一次与容金珍见面,准备将这个沉默寡言的男孩送到孤儿院时,他震惊地发现墙上写满了数字,而这正是容家几百人的生存天数。

容小来随即说出了自己和太太、女儿的出生日期,容金珍一秒便能算出他们的时间。

容小来激动万分,天赋异禀啊!于是将他带回自己的家中抚养。

寄人篱下的容金珍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吃饭时,面对精美的餐具,将茶水倒在碗里喝,而不是倒在茶杯里。

因为过去的苦日子从来没有给他讲究的机会,碗就是用来填饱肚子的,可以盛放一切。

但他幸运的是,容小来一家对他无限的包容与爱。

容金珍捧碗喝水的举动非但没有遭来斥责或嘲笑,反而为了化解尴尬,其他三人纷纷效仿起来,四个人端着碗喝着茶水,相视而笑。

饭菜冒着热气,光是暖黄色的,家人在身边欢声笑语。这是容金珍一辈子最温暖的回忆。

就这样,容金珍顺利长大,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之京大学。

刚入学的容金珍受到了其他同学的排挤,但局面很多转变了,因为他遇到了第二个改变他一生的人——数学教授希伊斯(约翰·库萨克饰演)。

希伊斯有一个规矩,每年出一道题,只要有人能解答出来,可以一学期不来上课。如果有人能解出他出的四道题,大学数学可以直接结业。

但多年来,能解出来的人寥寥。

容金珍的第一节数学课上,他直接走上讲台开始在黑板上解题。

但却被希伊斯认为是捣乱的学生,直接按到在地。

希伊斯课后发现了容金珍的天赋,冒雨赶到容家连连道歉。

本以为要被开除的容金珍,竟意外成为了希伊斯的弟子。

在随后的时间中,两人亦师亦友,探讨数学和理想,下棋对弈,无话不谈。

这是容金珍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但很快,希伊斯被麻省理工聘用,即将前往美国任教,并且他为容金珍申请了入学资格。

容金珍十分震惊和兴奋,他从没想过能与老师一起去美国研究数学和计算机。

但好景不长,就在前往美国那一夜,容金珍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于是他为一个叫老郑(陈道明饰演)的人破解了一封加密电文,拯救了众多同胞的性命。

但他也因此中枪,于是错过了去美国的机会。

就这样,他留了下来,开始了他的第三段人生——在老郑的带领下,走进了神秘的701局。

在这里,容金珍经过多重考验,正式成为一名解密者。

在701生活的岁月里,保密工作是第一位的,无法与外界和家人联系,容金珍甚至错过了养父容小来的葬礼。

但在梦境里,容家的茶壶和容小来送他的钢笔,变得巨大无比,成为他破译密码的关键。

而他攻克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他远在重洋的老师希伊斯制作的密文——紫密。

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容金珍通过对自己梦境的破译,仅用一年时间,就破解了紫密。

这也使得与他保持通信的希伊斯被怀疑成间谍,被关进了大牢。

在大牢的几年中,希伊斯又针对他最了解的学生容金珍,制作了难度系数更大的黑密。

希伊斯还给容金珍寄来了一张唱片,里面正是披头士还未发表的歌曲《我是海象》。

容金珍认为自己的老师绝不会平白无故地给自己寄一张唱片,于是陷入到了对歌曲研究的怪圈中。

他的梦境也越来越离奇、混乱。

他梦到正在剧场看样板戏,但背后突然响起了外国乐队弹着吉他、打着鼓的歌唱声。

他梦到在火车上突然窜出一群狂欢的外国人,举着冲锋枪追着他打,直到他逃到一间屋子,尽头是一个拿着枪的人体海象。

每次惊醒过来,容金珍第一时间会将这些梦境的关键词记在一个蓝色的笔记本上。

直到在火车上丢失了笔记本,成为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此容金珍的精神状况摇摇欲坠,天才与疯子之间仅有一线之隔。

他拒绝吃药,因为药物会让他成为一觉睡到天亮的傻子,而梦境是他唯一的希望。

他逃离医院跑到垃圾场,坐在垃圾山上摆上棋盘,独自对弈。

最后,在油尽灯枯之时,他终于识破了希伊斯的圈套,破解了黑密,让我国领导人免遭美国与台湾的暗杀。

12岁前流浪,22岁进入隐蔽战线,32岁离开人世,在身后留下一世传奇,等着后人“解密”。

这就是容金珍的一生。

在容金珍身上,“解密”有两层含义,一是为国家破解电文密码,二是他对自我谜题的破译。

电影里最后出现的一句话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密码,这一生就是解密的过程”。

容金珍身上有太多独特性和典型性,也许我们无法与一个天才共情,但我们一定可以与一个孤儿共情;也许我们无法与一个解密者共情,但我们一定可以与一个在隐蔽战场力挽狂澜的无名英雄共情。

天才+传奇+智力博弈,《唐探》系列不也是这个套路吗?这不还是在导演陈思诚的舒适区吗?其实远远没那么简单。

就是这份不简单,成为了《解密》票房大爆的“绊脚石”。

02

三大难题,一个选择

这份不简单里包含了三个点。

第一点是,改编不简单。

《解密》改编自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麦家的同名小说,这也是麦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创作11年,被退稿17次,初稿121万字,删减到21万字,最终石破天惊问世。

不仅被茅盾文学奖提名,还被译为33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曾被外媒排进史上前20的间谍小说。

麦家,擅写跌宕起伏的谍战类型,《解密》《暗算》《风声》合称“三部曲”。麦家的多部作品早已被改编为优质的影视作品,唯独《解密》改编难度系数最大。

为什么难拍?

因为《解密》与一般的谍战不同。

一般的谍战都是讲述正面战场的故事,智商角力和悬疑性可以通过枪战戏等宏大场面进行呈现。

但《解密》与其说是谍战片,其实更倾向于人物传记片,更侧重人物的内心剖析和意识流的表达,所以文字容易描写,但要用视听语言来呈现,就颇有难度。

同时,主角又是一个天才,天才大脑里的沟壑如何呈现,又是一个难题。

并且,这个天才还从事的是解密的工作,一堆冰冷的数字和符号而已,观众如何看得懂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这是第三个难题。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呢?

陈思诚选择利用梦境来说话。用绝对感性诠释绝对理性。

有观众评论称,《解密》是数学生和美术生的天堂,原因正在于此。

极致的视听与亦真亦幻的叙事,就是第二点不简单。

在5000平的摄影棚里打造红色沙滩,用巨型灯阵制造太阳的光芒,只为还原一个真实的梦境。

正是有了“现实梦境化、梦境现实化”的创作理念,那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碎片才会在一部电影里完成统一,并且不会让人感到割裂。

比如上文提到过的样板戏和外国乐队的共存,那个年代,多么吊诡的一幕,感谢梦境带我们体验了这种不可思议的间离感,这种不敢想象的文化碰撞,将历史中的禁忌击得粉碎。

再比如红色沙滩上,巨大的海象尸体。红色与蓝色不断交融却始终界限分明,BDO爱好者在看到巨型海象的那一刻,一定欣喜若狂。

第三点不简单,“所谓偶然,不过是我们对复杂的命运机器的无知罢了”。

这是《解密》这本书扉页上引用自博尔赫斯的一句话。

我们看过很多关于数学天才的电影,比如《心灵捕手》《美丽心灵》等等,大都探讨天才与数学的关系,与自我的和解。

《解密》也有,但更深了一层,那就是个人命运与时代跌宕的关系。

在701里,疯的不止容金珍一个。

而最疯狂的,是那个时代。

在容金珍常年深陷解密的漩涡中时,外面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容小来的妻子和女儿,被抓在台上批斗和殴打,曾经的知识分子家庭如今沦为了人人得以诛之的罪人。

是容金珍的及时赶到,才为她们正名,以“革命英雄的家人”的身份平安离场。

可在这段不可言说的历史中,有多少人的正名都迟到太久了。

时代,将容金珍和希伊斯这对惺惺相惜的师生、挚友割裂开来,天才之间的对决从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这三点不简单,一层层包裹起《解密》这部电影,又一层层将容金珍和这个时代剥开给我们观看。

所以观影门槛也就提高了,票房也就不会大爆了。

但这三点不简单,是陈思诚自己的选择。

他曾经是票房密码,他的作品从不缺娱乐性和话题性。

这次的“翻车”,对票房的追求后置,是有意为之。

因为对票房的拿捏,陈思诚已经证明过了,但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他的追求在于对工业化的突破,在于对好莱坞垄断的破局,在于向电影大师再靠近一步。

是否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诚意和勇气是不容否定的。

今年是陈思诚做导演的第十年,对电影的再理解、对市场的忧患意识、对中国电影工业化的任重道远,都促使了这部视觉奇观《解密》。

0 阅读:0

泰河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