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自家的顺风车到目前还没有“复出”的迹象,但是最近滴滴却率先发布了自家的网约车防疲劳驾驶的相关政策。其实早在2017年,滴滴就开始对防疲劳驾驶展开了相应的政策试运行,经过两年的调整和摸索,滴滴正式推出这一政策,覆盖了快车、专车、豪车等多项滴滴网约车驾驶员。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国国内第一个网约车实现有效防止疲劳驾驶的安全规则。
滴滴的这一政策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的内容,同时结合滴滴自身实际的业务路线而制定的。其中包含短时政策和长时政策两大类。
短时政策,要求滴滴驾驶员累计工作满4个小时需要一次性休息20分钟才能够再次上线接单。这个工作时间指的是滴滴司机在接到订单到订单结束的全部时长,需要累计到4个小时。长时政策是滴滴司机在接到乘客上车后计费开始到计费结束的时间里,累计满一定时常后必须休息足6小时才可以再次上线,这个是根据滴滴不同业务来分别执行的。比如说滴滴快车司机,乘客的计费时长满10小时就需要休息6小时;专车司机则是计费时长满9小时。
滴滴这一政策可以有效地借鉴到出租车行业。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疲劳驾驶是一个长时间存在的安全隐患。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很多出租车司机为了可以多跑几趟经常是连续12个小时工作甚至是更长时间,这极大的增加了行车安全隐患,给乘客、司机和公共道路安全带来了很多不可控危险。
滴滴的这项政策可以凭借线上的技术手段,对滴滴司机进行实时监控,在规则范围内根据计费时长有效的提醒和预防滴滴司机的疲劳驾驶。不过这一政策施行开来,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司机的积极性,对滴滴本身来说势必会损失一部分的司机客户,因为目前的网约车公司除了滴滴推出这项政策外,他的对手企业还都没有这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