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将赚钱上升到战争高度:商鞅变法使秦国在70年里躺赚40万金

嘉林读书的 2024-12-12 16:28:01

前言

公元前359年,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国库空虚到连3万金都拿不出来。但短短70年后,光是国库存金就超过40万金,军队数量更是暴增至百万级。

这个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堪比当代互联网企业的财务曲线。秦国是如何做到的?

今天我们就从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崛起之路,来看看古人的赚钱之道。

商鞅的"第一桶金"计划:三年翻倍的财富密码

公元前359年的秦国,穷得叫人心疼。

当时的秦孝公问丞相商鞅:"国库现在能拿出多少钱?"商鞅算了一遍,苦笑着说:"三万金都拿不出来。"

这是什么概念?当时一个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也就三金左右。秦国作为诸侯大国,国库储备竟然还不如现在一个小县城的财政收入。

可就是这样一个穷国,在商鞅主政的短短三年内,国库存金翻了三倍,达到十万金。十年后更是暴增到二十五万金。这种增长速度,放在今天也能评个"独角兽"了。

商鞅是怎么做到的?

先说变法前的秦国有多穷。贵族们占据着最好的土地,却根本不种地。整个关中平原,十之八九都是荒地。年轻人不是在赌场厮混,就是整天打打杀杀。商人们嫌秦国太穷,都往魏国跑。

商鞅看到这情况,给秦孝公上了一份"三年翻倍计划"。

第一步,砸烂旧秩序。商鞅把秦国原有的井田制全部废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同时废除贵族的土地特权,谁种地地就归谁。这一招就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当时有个农民开玩笑说:"现在种地比打仗还带劲,一亩地顶得上杀十个敌人。"

第二步,重奖开荒。商鞅规定,只要开垦荒地,不管是谁,立刻免除徭役和赋税。不仅如此,开垦多少土地,就封赏多少爵位。

这就厉害了。要知道在战国时期,爵位不光是身份象征,更意味着实实在在的特权。有了爵位,不仅免税,还能分到更多的土地。

结果可想而知。原本终日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一个个都跑去开荒种地了。关中平原的粮食产量,三年内翻了一番还多。

第三步,鼓励人口流入。商鞅废除了宗族制度,允许民众自由迁徙。同时承诺,外地人只要来秦国开荒种地,立刻享受和本地人一样的待遇。

这一招太狠了。周边各国的农民听说秦国这政策,纷纷举家迁入。秦国的人口三年内增长了三成。人多了,自然干活的人就多了,税收也就上来了。

但商鞅最高明的一招是他的"爵位经济学"。

在秦国,爵位不是世袭的,而是要靠军功和种地来换。商鞅把爵位分成二十级,每升一级都有对应的特权。这就相当于给全国人民设置了一个奋斗目标。

一个叫樊逐的农民,通过开荒种地,一年内就从平民升到了第五级爵位。他激动地对邻居说:"以前觉得爵位离我们太远,现在才知道,种地也能当贵族。"

通过这种方式,商鞅把秦国的经济体系彻底激活了。农民为了爵位拼命种地,国家有了粮食保障;商人看到秦国的发展前景,纷纷回流投资;就连贵族们,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开始经营自己的产业。

三年后,当商鞅向秦孝公汇报工作时,他只说了一句话:"现在国库里的钱,够打三场大仗了。"

这就是商鞅的"第一桶金"计划,通过制度创新撬动了整个国家的经济杠杆。在他的改革下,秦国从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国,变成了战国后期最富有的强国。

有意思的是,商鞅的这套理论,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适用:想要富起来,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制度和政策,其次是要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最后则是要形成良性循环。

秦国的赚钱方程式:把战争变成印钞机

战国时期的秦国,把战争玩出了新花样。

别的国家打仗都在赔钱,秦国打仗却在赚钱。更绝的是,秦国不光自己赚,还让参战的士兵跟着赚,甚至连后方的农民商人都能分一杯羹。

这事说来有点意思。

公元前318年,秦国在汉中之战中一次性缴获了魏国五万两黄金、三十万石粮食。但秦惠王没把这些战利品都充入国库,而是按照一个神奇的公式进行了分配。

砍下一个敌人脑袋,赏金十两,升爵一级;缴获敌军战马一匹,赏金五两,升爵一级;缴获粮草一车,全部归己。

一个叫白起的小兵,就是在这场战争中,凭着砍下二十多个敌人脑袋,一下子从布衣升到了第八级爵位,还赚了二百多两黄金。

这就是秦国有名的"军功授爵制"。

打仗立功不仅能升爵位,还能真金白银地赚钱。消息一传开,全国上下都疯了。农民扔下锄头当兵去了,商人改行做起军需生意,就连贵族子弟也纷纷请缨上战场。

一个叫蒙骜的年轻人,在给家里的信中写道:"父亲,您就放心吧,现在打仗比做生意还赚钱。我们队长说了,一场大战下来,够买三百亩良田了。"

秦国的军队规模迅速扩大,从最初的不到十万人,增加到了五十万人。但有意思的是,国库不仅没有因为养兵而空虚,反而越来越富。

这是为什么?

原来秦国在战争中缴获的财物,除了分给将士,还有一部分用来吸引人才。秦国开出的薪酬,比其他国家高出三倍。一时间,各国的能工巧匠、商人富贾,纷纷往秦国跑。

白圭就是个典型例子。这位魏国首富,原本对秦国不屑一顾。但当他看到秦国的发展势头后,立刻带着整个商团投奔秦国。他后来告诉朋友:"秦国现在就像个聚宝盆,往里面扔什么都能翻倍。"

更厉害的是,秦国把战争和商业完美结合了起来。

每次大战之前,秦国都会向商人预付军需订单。商人拿着这些订单,可以在全国各地采购物资。这一来二去,秦国的商业网络就铺开了。

一个做盐铁生意的商人感叹:"以前光顾着算战争的坏处,没想到战争还能带来这么多商机。"

到了秦惠王后期,秦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其他六国的总和。但秦国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

他们创造了一个奇特的经济循环:打仗赚钱,用钱扩军,再打仗赚更多的钱。

一位魏国使者看到这种情况,惊恐地向魏王报告:"秦国简直是把战争变成了印钞机,再这样下去,天下非秦莫属。"

这话一点不假。秦国通过军功授爵制度,把战争变成了全民事业。人人都能从中获利,自然人人都支持战争。这种制度创新,远远超出了其他诸侯国的想象。

有趣的是,两千多年后,商业界也在运用类似的模式。互联网企业的期权制度,不就是军功授爵制的现代版吗?员工通过贡献获得股份,公司通过扩大市场,形成共赢局面。

商鞅或许不懂现代经济学,但他懂得一个最朴素的道理:让每个参与者都能赚到钱,才是最持久的商业模式。

40万金的秘密:秦国的经济护城河

秦国崛起的背后,藏着一个40万金的秘密。

这个数字并不是随便说说。据《史记》记载,秦国在统一六国前夕,光是国库存金就超过40万金。要知道,当时整个魏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10万金。

这笔财富是怎么积累起来的?

先说说关中平原这块风水宝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了天然的要塞。商鞅第一次看到关中平原时,就对秦孝公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这里是富国之本,称帝之基。"

果然,关中平原很快成了秦国的"聚宝盆"。

一个叫郑福的农民,在给远嫁的女儿写信时说:"去年光是我们村,就产了十万石粮食。现在村里人都在说,种地比做官还来钱快。"

但真正厉害的是商鞅设计的税收制度。

在其他诸侯国,税收都是按照户籍来收。有的人家丁口多,反而交得少;有的人家境困难,反而要多交。商鞅废除了这种不合理的制度,改为按照土地面积和产出来收税。

一个大户人家的管家感叹:"以前钻户籍的空子能省不少税,现在地里产多少,就得交多少,一点都糊弄不了。"

这一改革,秦国的税收立刻翻了一番。但商鞅并没有停手,他还在税收中加入了一个巧妙的设计。

只要是开垦新地的农民,前三年免税。三年后按正常税率征收,但如果产量超过往年,超出部分只收一半的税。

这就厉害了。农民们为了少交税,拼命提高产量。结果是大家都赚到了钱,国家的税收也水涨船高。

但商鞅最高明的一招是盐铁专营。

当时各国都在争夺盐铁资源,但只有秦国想到了用专营制度来控制。秦国规定,盐铁只能由官府指定的商人经营,这些商人需要向国家缴纳高额特许费。

一个做盐生意的商人对伙计说:"现在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光是特许费,一年就得交一万金。但没办法,谁让秦国的市场最大呢?"

不仅如此,商鞅还推行了货币统一政策。

在此之前,各国货币混杂,相互贬值。商鞅废除了所有旧币,强制推行秦国新币。新币含金量高,信用好,很快成为各国商人追捧的硬通货。

一个魏国商人在给同行的信中写道:"现在做生意,宁愿收秦国的铜钱,也不要其他国家的金子。"

到了秦始皇时期,这些政策的红利全部显现出来。仅关中平原一年的粮食产量就达到千万石,相当于其他六国的总和。国库存金更是突破了40万大关。

但最厉害的是,秦国建立起了一条谁都撼动不了的经济护城河。

关中平原的地理优势别人学不了,税收制度别人不敢学,盐铁专营别人学不起,货币统一政策别人没实力学。

一位楚国的使者看到这种情况,感慨地说:"难怪秦国能强大,光是这些制度,就让我们望尘莫及了。"

有趣的是,两千多年后,现代企业也在追求同样的东西——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地理位置的优势就像是互联网企业的流量入口,税收制度就像是定价权,盐铁专营就像是专利保护,货币统一就像是产业标准。

商鞅或许不懂现代企业管理,但他明白一个最朴素的道理:真正的财富,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建立起别人无法跨越的护城河。

这个40万金的秘密,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商鞅的资本观:不为钱所困,为困住钱

在战国时期,每个诸侯国都在想办法赚钱。但只有商鞅,把钱玩出了新境界。

他说了一句听起来很矛盾的话:"国家理财,不在于为钱所困,而在于困住钱。"

这话什么意思?且看商鞅是怎么玩的。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问商鞅:"国库有了钱,是不是该给百姓发福利?"商鞅却说:"不,钱要用在刀刃上。"

于是,秦国的第一桶金,大部分都投在了三个地方:水利工程、道路交通、农业技术。

商鞅的财富分配理论也很特别。他把财富分为三类:国库之财、民间之财、流动之财。

国库之财要保持充足但不能太多,多了就要投资基础设施。民间之财要让利于民,但不能让民富而不实。流动之财要活水行舟,既不能断流,也不能泛滥。

一个魏国来的商人感叹:"在别的国家,要么国库空虚,要么民间凋敝,只有秦国,把这三者的平衡把握得如此精妙。"

更绝的是秦国的投资布局。

商鞅把投资分为"本"和"末"。修水利、兴农桑、治道路,这是"本";发展商业、开采矿产、发展手工业,这是"末"。

秦国的投资,永远是先"本"后"末"。但有意思的是,"本"投好了,"末"自然就来了。

就拿关中平原来说,先是修了水利,农业发达了;农业发达了,商人就来了;商人来了,手工业就起来了;手工业起来了,矿产也开发起来了。

一位齐国商人说:"刚来秦国时,我还笑他们太死板。现在才明白,人家是在下一盘大棋。"

但商鞅最高明的一招,是把经济政策和军事扩张完美结合。

每打下一片新土地,秦国不是直接占领,而是先把原住民迁走,然后分批安置秦国农民。这些农民不仅种地,还负责屯守边境。

一个被派去屯边的农民给家里写信说:"这里的地,一亩能产两石粮食。政府还给工具和种子,三年不收税。就是晚上要站岗,但想想能分到这么好的地,值了。"

这就是著名的"屯田制",既保证了军事占领,又能创造财富。秦国的每一步军事扩张,都在为下一步经济扩张做准备。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夕,商鞅的这套理论已经把秦国打造成了一台精密的聚宝机器。

但有意思的是,商鞅从来不把赚钱当做目的。在他看来,财富积累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国家统一。

这一点,从他的遗言中可见一斑。临死前,商鞅对秦孝公说:"臣为秦国聚财,不为奢靡,而为强兵;臣为秦国重农,不为富商,而为固本。"

郑国渠的故事最能说明秦国的经济智慧。公元前246年,韩国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表面上是献策修渠,实则是想以巨大的工程消耗秦国国力。这项工程预计投资十万金,相当于秦国当时三年的财政收入。

但有意思的是,秦王政在发现郑国是间谍后,非但没有处死他,反而让他继续主持工程。

一个参与修渠的工匠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都觉得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程。谁知道渠成之后,原本种不了地的关中平原,一年能产粮百万石。韩国想用水渠拖垮秦国,没想到反而帮秦国建起了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这就是秦国高明之处。别人派来的间谍,他们能变成人才用;别人设计的陷阱,他们能变成跳板;别人想要消耗的财力,他们能变成投资。

仅这一项工程,不到三年就收回了成本。更重要的是,郑国渠的修建让秦国在关中平原建立起了其他诸侯国无法企及的农业优势。

一位魏国使者在看到郑国渠后感叹:"秦国这些人,真是连老天爷都敢改造。难怪他们能富甲天下。"

两千多年后,这种思维方式依然值得借鉴。当代企业家马云曾说:"阿里巴巴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造价值。只有创造了价值,钱才会主动来找你。"

这不正是商鞅所说的"不为钱所困,为困住钱"吗?

在这个意义上,商鞅不仅是一个改革家,更是一个极具远见的资本运营大师。他教会了我们一个真理:想要真正掌控财富,就必须先明白财富的意义。

钱,永远都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结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从商鞅变法到互联网经济,从秦国崛起到现代企业发展,赚钱的核心逻辑其实都没有变。

重要的不是赚多少,而是建立起自己的"经济护城河"。正如商鞅所言:"强国之道,在于富民。"

您觉得,在当今社会,普通人该如何打造自己的"经济护城河"?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

《史记·商君列传》,司马迁

《商君书》,商鞅

《战国策》,刘向

《秦史》,朱绍侯

1 阅读: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