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燕政权是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慕容氏集团以东北为中心建立起的割据政权,作为贯穿十六国时期的鲜卑“五燕”政权之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前燕政权是鲜卑慕容氏集团在东北各方势力相互攻伐,中原多民族割据混战的局势下艰难创建起来的。故考察前燕政权建设历程,首先要回溯鲜卑慕容氏的起源和崛起之路,这是其政权统治的根基所在。
慕容氏的起源与姓氏考证关于鲜卑慕容氏的起源,《晋书》载:“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学界据此经过考证,普遍认同鲜卑是自东胡发展而来,如张博泉先生言“东部鲜卑指在东胡联盟解体后兴起于我国古代东北的鲜卑”。
东胡是春秋战国时期活跃于北方一古老游牧民族,《汉书》有载:“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距胡”,这里的“胡”经考证是指东胡,据此也可推断彼时“东胡”就活跃于燕辽以北区域。汉朝时期因活跃于匈奴的东部,故人们称其为东胡。西汉初年,匈奴称霸漠北,冒顿单于攻灭东胡国,东胡族人分散逃窜,分化为乌桓、鲜卑二支,“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故鲜卑族起源可追溯至西汉时退保鲜卑山的东胡一支系。
汉武帝时,汉军击匈奴屡战屡胜,将北匈奴人口大举驱逐至西方,留下的广阔匈奴故地,“终以地理之不宜,不能殖民,其地遂为鲜卑所有”。至东汉桓帝时期,鲜卑在其首领檀石槐的统领下发展到全盛,“为庭于高柳北三百余里弹汗山啜仇水上,东西部大人皆归焉。兵马甚盛”。连年侵扰汉帝国边境,“幽、并、凉三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鲜卑寇抄,杀略不可胜数”,成为继匈奴后汉王朝北部的又一大隐患。檀石槐漠北后,“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余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这是现存史料中关于“慕容”称号的最早记载,后世史家称“此中部大人‘慕容’即慕容部之始也”。
按照《晋书》载,慕容氏先祖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则对应《魏志》里所说“从右北平以东至辽,接夫馀、貊”的区域,与中部大人慕容的领地不相符。本文认为可能与当时慕容部先祖早期的迁徙有关,在迁出鲜卑山至西汉时确有活动于中部大人慕容的领地,即右北平至上谷之间,马长寿先生指出“鲜卑自鲜卑山迁出后,分布到古饶乐水即今西拉木伦河流域。
慕容部此时的分布当在西拉木伦河的上游,即今河北省平泉县直北至西拉木伦河西段地区”,而后又向东迁徙至檀石槐所分鲜卑东部区域。檀石槐死后,鲜卑诸部独立,已经完成东迁的慕容部遂成为与宇文、段部并列的东部鲜卑三部之一。曹魏初年,鲜卑中部大人慕容氏之莫护跋率诸部落徙居辽西。起初奉行从属曹魏王朝的策略,“从司马宣王讨平公孙渊,拜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并最终确立“慕容”姓氏。
关于“慕容”姓氏的由来及涵义,目前学界存在三种说法:莫护跋率时期流行戴步摇冠的帽子,后来读音错误传成了“慕容”。对此,有学者指出步摇冠作为慕容鲜卑文化的一部分,是自其部迁入辽西地区始,而从“髡头饮宴”到“敛发袭冠”的习俗转变,说明慕容鲜卑此时已开始汉化;“慕容”称号来自若洛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的译音。
依据是“慕容”作为慕容部姓氏是自慕容廆成为族长始,在此之前慕容部还无人以此为姓,而慕容廆原名若洛廆,是取若洛河为姓,“若洛”为蒙古语“木伦”的音译,后又因音讹传为“慕容”;或云慕二义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氏。这一说法是立足于莫护跋进入辽西地区后接受了充分汉化,在对汉文化有了高度理解基础上的。
但此时的慕容部入居辽西尚不长久,很难实现此说法中自取蕴含深厚汉文化因素的姓氏名号,故与史实不符。那为何会出现此种说法呢?有学者将其与同为鲜卑部的“拓跋”姓氏之由来的说法进行了对比考证,发现此说和《魏书》里所载关于“拓跋”称号由来的说法,即“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有异曲同工之妙,故由此推断两者均为胡族进入中原后为依附中原汉王朝或为构建其政权的法统地位所做的托辞。
胡三省对“步摇”音讹和“慕德继容”这两种说法均不认同,“余谓步摇之说诞。或云之说,慕容氏既得,其臣子从而为之辞”,他认为“慕容”是胡语的音译,“盖信如载记所述,是慕容之名,当始于莫护跋降附曹魏以后;然按之前引鱼豢魏书,则慕容氏初祖,鲜卑中部大人,当檀石槐时代已以‘慕容’为名矣。”
姚薇元先生则认为,“慕容”本是鲜卑中部一酋长之名称,其后变为其所统率部落的名称,方有“慕容”之姓氏。关于“慕容”姓氏由来问题争论颇多,因史料记载甚少故无从确切考证。按:《晋书》在解释“慕容”二字含义时即采用汉语音译,即指出“慕容”为“步摇”音讹;《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所载檀石槐时代所分鲜卑中部大人就有慕容,故本文认为“慕容”姓氏为鲜卑旧氏名,汉文史籍所载“慕容”是为胡语音译,而非汉语所创。至于“慕容”原意为何,或与山河地名有关,但现已无从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