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憋屈的三线厂,历史不长成绩不少,意欲保护却不见动静

旅探者 2024-07-15 19:25:43

广安是伟人的故乡,也是三线建设最大的受益者,三线建设开始后,短短几年的时间,在华蓥山脚下就建起了十家三线厂。后来为了便于管理,把其中九家所在的乡镇集中起来,成立了工农示范区,也就是后来的华蓥市,而国营157厂或许是位置太远的缘故,被独立了出来,成为个例。

国营157厂,原名西南玻璃厂、相比广安其它三线厂,要么生产光学仪器,要么生产Q支D药,产品比较另类.位于广安市武胜县龙女镇的场镇上,处在川渝两省市结合部,紧邻嘉陵江南岸,距离武胜县城倒是不远,只有20多公里,40多分钟左右的车程。

国营157厂始建于1965年,隶属于建材工业部、前后投资1800万元,于1971年建成投产。主要生产坦克和航空所用的各类军用玻璃,包括防弹、防爆、军用特殊玻璃制品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盛誉。同时,还曾参与完成水晶棺的研制,从而获得国家“攻关金奖”。或许正是如此缘故,安保级别相当高,都是由部队负责执勤。

国营157厂是三线建设时期的一颗璀璨明珠,那段时期,八百多位建设者怀揣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憧憬,离开熟悉的城市,奔赴武胜偏远山区,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几年的时间建起一个繁华的军工小镇,除了车间厂房外,还有宿舍、医院、学校、电影院、礼堂等配套设施。

国营157厂是最早离开华蓥山山脉的三线厂,1971年建成投产,1987年整体迁往成都,在龙女镇只停留了16年,时间不长,成绩却不小,其产品主要用于主力战机的装备,比如轰五、轰六、歼六、歼七等,为国家的航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如此,还参与了著名的水晶棺研制,可见该厂在当时地位有多高。

国营157厂搬迁以后,除了部分建筑被精神病医院、地方管理者和相关单位占用外,大面积的青砖瓦房建筑群被闲置,龙女镇也因为工厂的搬离逐渐回归沉寂和萧条,管理者不甘堕落,意欲开发保护,在2022年还出版了保护和利用的可研报告,可就是因为产权归属争议较大,项目被迫搁浅。

国营157厂不仅见证了中国三线建设的辉煌与挑战,也是中国工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承载着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是研究三线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部分建筑被闲置,但保护和利用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遗憾的是,却因一些小问题就被迫搁浅,想想都令人憋屈,你说是不是?

0 阅读: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