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邬杰民——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坚守者与发扬者

华北艺术资讯 2024-06-07 18:47:24

邬杰民,又名云鹤,当代著名画家。1958年生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中心专职画家,首都师范大学的特聘教授,曾获“首都青年画家十杰”美誉。

1992年作品《老酒》系列创作被比利时布鲁美术馆收藏;1994年作品《知春》被日本村上美术馆收藏;1995年发起并组织“首都十青年画展”,在中国画研究院举行;1996年参加在韩国举办的“现代艺术大展”并获奖,同年应邀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法国巴黎作品巡回展”;1996年应邀参加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

1997年作品《荷韵》编入由中国美协、国家文联、香港人民出版社组织的庆祝香港回归的大型画册《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第二届首都十青年联展”;2006年国画作品《和贵图》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2008年国画作品《惠风和畅》和《大吉图》再次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成为画界“津津乐道”的乐事。

近年来邬杰民先生应邀到国内外各大城市举办十几场大型画展。

邬杰民先生的作品有大家气度。他善画花鸟,构图法度严谨,画面疏密有致,着墨浓淡相宜,用笔洒脱洗练,色彩明艳清新。他笔下的梅花枝繁花茂,在严冬中撒出盎然春意;牡丹艳而不媚,透着凛然正气;秋荷虽残不失风骨,自有一番别于夏日清艳的飒爽;雄鸡气势如虎,隐然一派王者之风。邬杰民先生尤善水仙,且以白描为主,很少着色,一幅15米长卷《凌波仙子图》,绘尽了水仙的千姿百媚,那种清纯与清新,让人不忍释手。

邬杰民先生12岁起习画,他生性顽皮,对绘画却有一番灵气。他的画技曾得到田世光、刘冠庭、叶浅予等名家指导,后师从王乃壮等名家,严格的师传为他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绘画艺术从史前到明清,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绘画在七千年的发展中积淀的创作风格、创作技法和创作理念,构成了国画艺术的本质内涵,形成了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美学理论。邬杰民先生认为,作为国画艺术的传承者,我们应该尊重国画的艺术传统和它所蕴含的美学理论,在恪守传统的基础上弘扬、创新。

邬杰民先生无疑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坚守者之一。他极重视写生,一支画笔,一个画本,邬杰民先生年复一年地行走在名山大川之间,留连于溪流丛林之畔,沉迷在山花飞鸟之间。案头上厚厚一写生本,记载着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懈登攀的足迹,记录了一位艺术行者忠实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赤子情怀。时下,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传统文化不断被阉割。因此,邬杰民先生的坚守更令人尊敬。

邬杰民先生的恪守传统决非食古不化,在他的作品中,对传统的突破比比皆是。只是与某些毫无章法可言的“创新”相比,邬杰民先生的突破表现为积累后的飞跃,不哗众取宠,不卖弄,无匠气。为了表现作品的层次感,他在有的作品中从宣纸的背面作必要的渲染。但读来自然、流畅,绝无做作的痕迹,如不是本人言明,我们全然没想到。

邬杰民先生在一幅作品中,常常是泼墨、小写意甚至工笔相结合,豪放处如江河奔泻,细腻处钩玄探微,几种技法相得益彰,精妙令人拍案。

作品的艺术价值取决于它的文化内涵,文化尤其需要积累。这些年来,对于邬杰民先生来说,最有意义的变化是从画者向学者的蜕变。除了写生,他每年都要下岭南,赴华东,除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外,大都是收集不同地区的文化素材,研究地域文化,尤其对岭南文化,已颇有领悟,我们能从他笔下的荔枝、水仙、木棉中,读出水乡南国的旖旎风光和万千气象。

近年来,邬杰民先生一直担任首都师范大学的特聘教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他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步履越发坚实。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