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坝早就该炸掉了!”
这是2003年渭河洪灾后记者在西安走访时,一位西安居民发出的抱怨。
三门峡大坝曾号称“天下第一坝”,有着众多荣誉头衔。然而2003年的一场洪涝灾害让它彻底跌落神坛,也让许多人质疑其存在的合理性。
那么西安居民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抱怨呢?三门峡大坝到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是壮举还是败笔呢?

事情还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其时常爆发的洪涝也总是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灾难。
尤其是每年雨季后,黄河下游的河南、山东往往会水位暴涨,乃至形成洪灾。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黄河泛滥了无数次,造成了惊人的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万象更新,人们也有了彻底解决黄河问题的想法。
最先提出黄河治理方案的是水利专家王化云,他提出可以在三门峡地区建立大坝和水力发电站,这样既能解决黄河水患,也能获得大量的电力。
但没多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全国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朝鲜战场上,建坝方案也就被暂时搁置。

到了1952年,中央开始着手推进黄河大坝项目。我国水利局和苏联专家对三门峡地区进行了联合勘察,最终认为这里确实是修建大坝的绝佳地点,能起到很好的蓄水拦沙效果。
只不过当时苏联专家提出的方案过于极端,他们的建议是“截断黄河”,从而彻底杜绝下游洪灾的发生可能性。
但这样一来上游的“八百里秦川”都会被淹没,损失太大,而且截断黄河可能会对下游的生态环境造成未知的巨大影响,因此这一方案最后被否决。
此后中央又计划在邙山修建大坝,但专家们经过估算,认为在邙山修建大坝的效果远不如三门峡,需要的投入却不比三门峡少。
所以最后邙山方案也被否决,大家还是决定在三门峡修建大坝。

1954年,苏联又派了7名专家到黄河考察大坝修建事宜。我方提出此前的方案都需要迁移大量人口,损失太大,希望能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但苏方组长科洛略夫却认为:在不迁移人口的同时还要做到能调节水量,这样的大坝根本不可能建成。
如果要通过大坝解决下游洪水的问题,就必然要迁移人口。
因此,我国最终还是敲定了三门峡大坝的建设方案,将治理水土的措施和建设大坝相结合,以尽可能减少大坝带来的不利影响。
大坝修建得很快,两年时间就建成了,但建成之后却开始不断出问题。

为了便于大坝修建,陕西早在1955年就开始了人口迁移工程。但部分群众不愿离开家乡,修建大坝的行为也在陕西引发了一些争议。
直到大坝开工一年后,陕西方面仍有人表示,可以在陕西加大治理水土的投入,但应该暂缓在三门峡修建大坝。
但苏联专家却提出治理水土和修建大坝并不冲突,大坝是必须修建的。
上游治理水土的行动正好可以改善下游的生态环境,从而解决泥沙淤积过多的问题,让大坝更好地发挥作用。
为此大坝方面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将泄流孔全部堵死,以改善下游淤积问题。

但这样一来下游泥沙淤积是少了,三门峡以上河段却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淤积。
由于泥沙无法向下游流动,短短一年半时间,就有15亿吨泥沙堆积在潼关至三门峡流域。
这导致整个河道被严重抬高,流域内诸多城市都有被淹没的风险。
并且再这么淤积下去,8年内整个水库也将被泥沙堆满,到时候建设三门峡大坝的努力就白费了。
为此周总理亲自赶到三门峡考察,并召集水利专家开会,商讨解决上游泥沙淤积的对策。
有专家提出不如将大坝炸掉,这样整个河道就通了,泥沙可以继续流往下游,此前泥沙堆积的问题自然解决,这也是最早提出炸掉大坝的声音。

但周总理考虑到,虽然大坝建成后对上游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此后下游确实没有再出现过洪灾,“地上河”的问题也有所改善。
如果此时再将大坝炸掉,那就意味着此前修建大坝的投入全部付诸东流,还会使下游重新遭受洪涝灾害。
要知道修建三门峡大坝的投入可不止大坝本身,还包括重新安置数十万陕西居民的费用,这可是一笔巨款。
因此周总理提出应该先想解决办法,尽可能发挥大坝本身的作用,炸掉大坝是最无奈的选择,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
于是水利专家们集思广益后提出建议,认为可以在大坝上打出两个高程290米的泄流孔,让泥沙能够流向下游。

这一工程比修建大坝本身耗时更长,毕竟是要在已建成的大坝上打孔,又不能破坏大坝主体,技术难度太大,最后花了三年才完工。
这么一改建后,大坝终于有了泄流能力,上游的泥沙淤积情况也大为改善。
但问题在于这次泄流得又太多了,大量泥沙奔腾着涌向黄河下游,再次影响了黄河下游的生产。
针对这一状况,中央决定再次对三门峡大坝进行改建。1969年,中央召开了大坝二期改建会议。
这次会议讨论决定了新的泄流方案,那就是在280米高程处再打八个导流孔,再将三门峡前后河床拉平。
这么一改造之后,上下游的情况相对平衡了,泥沙淤积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这种改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游的河道还是越积越高。
2003年时,陕西连降暴雨,渭河流域出现洪灾,河水倒灌并淹没了两岸的部分区域,造成了约10亿元的损失。
而西安居民在这场洪灾中也是深受其害,在记者走访西安市民时,就有数位市民对三门峡大坝表示了不满,认为这场洪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三门峡大坝。
记者采访到一名姓李的出租车师傅时,对方更是愤怒地说:“三门峡大坝早该炸掉了!”他认为三门峡大坝抬高了黄河的河床,导致渭河水流不进去,就只能往老百姓家里流了。

其实不光是普通市民,即便是水利专家也曾对三门峡大坝提出过异议。比如早在三门峡大坝修建前,我国水利工程专家黄万里就曾提出反对。
他认为当时修建三门峡大坝的方式实际上“是以上游堆沙来换取下游河道的不淤”,不应该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
而对于部分专家提出的“边干边看效果”的建议,黄万里表示这是很不严谨的。

2003年时黄万里教授已经去世,但还是有部分水利专家质疑三门峡大坝。
比如水利系教授曹如轩就提出,渭河流域洪水的首要原因就是三门峡大坝利用不当。
由于太过重视发电量,蓄水水位太高,提高了洪涝爆发的概率。
但无论如何,三门峡大坝终究还是对下游环境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的,因此不能单纯以“壮举”或“败笔”来评定,只能说它是个历史遗留的问题工程,没有发挥出那么完美的效果。
而直接炸掉大坝显然更不行,这不仅仅是前期努力白费的问题,还会导致下游环境受到巨大影响,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因此目前的处理方式就是每年根据降雨的实际情况调整泄洪方案,尽可能减少三门峡大坝对上游造成的不利影响。
我们既不应该否定三门峡大坝发挥的巨大作用,也不应该回避三门峡大坝带来的负面效应。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由“馆长微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搬运,侵权必究!
作者恨大坝,不要说别人恨!分明在煽动人心;建大坝利比弊大100倍!
胡说八道,三门峡离西安八竿子打不着,这也能扯。
一看就是个间谍写手,动不动要炸大埧水库,非奸则谍。
三门峡最多影响到渭南,与西安没有毛关系!
编者应认真研究三门峡大坝建设的历史和渭河的历史,实事求是发表观点,以正视听。不要以市民或专家个人的意见来搬弄是非!
汉奸,老子已经打110举报了
炸坝显然是臭着,使黄河中下游,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生态环境得以破坏。维持显然困难越来越多,好的办法只有集思广益,让泥沙再利用,这里的难度系数实在太大,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这种作者不是汉奸就是西喷
这个就是一篇胡言乱语,乱带节奏的爽文而已!
或许我的观点和其他人不同,对于一个农业国来讲,黄河水的定期泛滥,给黄河中下游带来的淤泥,这些对农业种植来讲,都是难得的。但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城市出现,这个时候怎么能允许黄河泛滥?水坝自然就是首选,还能发电。至于说要炸坝,那就要有黄河中下游泛滥成灾的准备,你们准备好了吗?
造谣生事,yyds意淫大师。。。三门峡海拔300米,西安市区海拔最低处400+米,如果是因为黄河的缘故 西安淹了 那三门峡是不是应该有100多深的水
黄老先生还反对过另一个大坝工程,希望反对的后果都是错的吧。。。
无知无畏!
反正泥沙的生成就这么多,不堵上游就堵下游。减少泥沙的生成量才是上策。
在上上游中卫地方建大坝,把黄河水引到新疆去
三峡大坝吧???比三门峡大坝更凶恶哎。
不建最好,大家继续天然的享受一年一泛滥,每年死几万,几十万出来要饭的好日子。
写这种文章不按好心
广西都可以建平陆运河!难道就不能从旁边开一条相当于船闸作用的备用河吗?平时蓄够水发电后即开闸从备用河道排砂呀!
这是第二次看到说三门峡大坝影响了西安。你这里也提到了西安居民深受其害,那你倒是说说西安居民怎么深受其害了?
黄河下游出问题的一大原因是南宋初期的杜充,他怯战就想靠掘开黄河大堤阻挡金兵。再者就是树木砍伐导致水土流失。
放屁,我就没有听说西安人对三峡大坝有意见!
这种小编拉黑吧!
苏联人根本不安好心,为什么这么下相信他们
允许挖沙两全其美
开放挖沙马上给你挖平,沙可是个个抢着挖
没事干,议论起三门峡大坝了。
写了个寂寞!
凡是这种大坝都会破坏下游生态平衡
这篇文章可以最大让大家集思广益,怎么解决当下问题比否定过去更有积极意义! 目前能够采集的最好方式,我建议是做好分流引导就可以了,科技力量那么发达,不至于一直在哪里堆积淤泥,地铁隧洞那么发达完全可以,做好分流的! 黄河流域都是厚重的黄土,施工难度不会那么大的!
有个地方完美解决了此问题,河底铺瓷砖啊,不就上下都没泥沙了😄
就这么说吧,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对所有人有利的,只能是权衡
和西安有啥关系,真能瞎写
只能通过在上游加快植树造林来减少泥沙水土流失才能根治,否则没完美的解决办法
改变该电站使用功能,以防洪,拦沙为主要功能,定期清理库容,让下游水质得到改善,也是一种方法,毕竟炸掉可惜了,1
唤醒李冰
治理黄河最好的办法就是河两边垒石坎,不给河水与泥土接触,这样就带不走泥土了
有电给你用了,就是败笔,你没电用的时候就哭天喊地,
内容虚假,举报了
专业性问题,交给专业人才解决,咱不懂
标题党
胡扯!
三门峡不是反面例子吗 长江那个也差不多
评论区都是明白人👍👍👍!像这小编该查查!现在这些自媒体毫无道德底线,肆意妄为!
有些砖家就是胡说八道
有得有失,不好评判。[流鼻涕]
放屁!!!
古人都知道束水冲沙!没有简单的万全之策。再全流域都有足够的过水面积的同时。两岸建河堤。河道中建飞沙堰。全程对水文进行调控。保证汛期能过水。枯水期还能聚流冲沙、冲涮河床。不让泥沙淤积。不让地上的河床越来越高。
三峡大坝的作用搞错了才是一切矛盾的根源,它不能是纯粹为发电目的建设的!
水灾和西安没关系,是否影响渭南要看修坝前后的水文资料,一般人也说不清。但小编不硬扯到西安哪来的话题度?毕竟上游大城市也没几个,兰州又太远扯不上。
带节奏的👋,举报
大坝的作用用反了肯定事多!三门峡大坝的主要作用应该是控制上下游水位,干旱或水位均衡的时候,适当放水降低水库水位配合小幅度发电,而预报上游水位可能猛涨时应先尽快放水,并制定后期拦水力度,让蓄水库蓄满且能让上下游不发生灾害时共同承担暴涨水位,就保证了上下游不会过渡灾害,水库承担过多水量的危害待到可能的洪灾过后,河道水位下降,水库才放水发电保持河道不枯旱涝均衡
想起了,那个铁狮子的保护
总有逗比出来秀它那可怜的智商😂
三峡那发电量,你每年得烧多少煤才补的上?
吉林人不要造谣啊 我们没说过这话
有利有弊
这不是关公像,说拆就拆的!
有关人员渎职罪有没有处理
有没有这个可能,水位高了,水库水蒸发多,相对影响降水,然后黄土高原绿了,泥沙少了
黄万里简介
有了坝,村里从来没来过水
写了等于没写
埋根抽泥管到大海,利用压力差抽泥,永久解决黄河泥沙淤积!
为什么要把底部的泄洪孔全堵死,不堵死泄洪孔那来这么多破事
新中国最早的大坝之一(1957年开始建),技术经验都有所不足,后面加设了泄沙孔,2001年还加建了小浪底大坝。目前黄河上大概共计27座(20座左右是用于发电)。大坝黄河从古到今年年治年年泛,现在又成为悬河,最该做的是治沙和地下水资源管理
当年建坝时承诺电费便宜5分钱,到现在非但没见到便宜,反而每个用电户还得掏维修基金!!!
你炸炸试试?
所以三门峡大坝关西安人什么事?标题党!地域黑!无良自媒体!举报了!
19年8月从甘肃白银到宁夏中卫,亲身经历夏季大暴雨,雨水流淌把沙漠里冲出一条河,带着无数黄沙冲入黄河。半小时的暴雨就能在平缓沙漠戈壁上冲出一条宽3米深1.5米的小河,冲刷着四壁的泥沙冲进黄河。
这篇文章反复出现,小便是想告诉大家什么。
已举报此文
可以在淤堵区域设立个专门的清淤机构,用传送带输送到山凹里!
胡扯
一看就是外行!2015~2016得那篇文章《三门峡,半个世纪的成败得失》里,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谁见过在修好的大坝上打孔的,是把底下封堵死的导流孔重新改成活动闸门 ……
现在应该少发电
全民投票要不要炸
干旱蓄水,暴雨放水,是这么操作的吗
怕涝?那就搬来贵州吧,山上大把住人[笑着哭][笑着哭]
已举报,也请大家一起举报,还网络一片净土。
随着束水冲沙技术的成熟,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已经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反倒是河道下降带来的构造影响,不能过快
黄万里知名的水利专家,一位有良知能讲真话的教授。
我第一眼看成了炸掉“三峡大坝”哈哈哈哈
美国以前也炸掉了很多他们的大坝 忍痛割爱,权衡利弊之后的决定
任何工程都有受损方
看看地图再写
用机械设备多开几十条河通海,既能灌溉又能防洪还能垫高地基
写这个的应该是别有用心
沙子可以修房间不
看了很多评论,居然没有谈清淤的,挺不理解的,现代科技这么发达,把河道深挖应该不是难事吧?老拿悬河说事没啥意思,挖下去就是了,没啥难度,难得是黄河水真的太少了,不够分的
三峡大坝离西安多远啊,鬼扯!
间谍
我长安不夜城已人满为患!懒得理你那点绯闻!💤💤💤
看不见大坝比周围地势低吗?哪里来的一通胡扯
前两个月说三峡,现在说三门峡,西安的哥们被了多少锅
间谍竟然如此嚣张写炸水利工程,网管在干嘛呢
黄河含泥沙太多,本身就不好治理,一个是减少泥土流失,上游多造树,一个是塑水攻沙,让水流变快,这样泥沙不容易淤积
啧啧。汉奸一个带节奏的标题就把这么多人带起来了
已经举报!不用谢
瞎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