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成都不禁让人想起,几千年前的古蜀国。还有春秋战国时期,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据山海经记载,成都因山得名。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出土的一些文物中已有成都的字样。那么,成都市的姓氏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这里给大家说说。
成都市是四川省下辖的第一个地级市,其面积有14300多平方公里,管辖20个县市区。是一个人口有2100多人的地区,境内姓氏多达1100多个。
在成都,李、张、王、刘、陈、杨、周等姓氏,是境内大姓。这些姓氏在全市户籍人口中占比超过30%。其中,李姓、王姓和张姓人口较多,人口在300万以上。
成都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境内居住着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和藏族等个民族。境内的少数民族多为解放后,因工作和婚嫁等迁入。汉族移民则多为湖广填四川时期迁入。
成都的人类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万年的旧石器时期。上个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在黄忠村境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和古墓葬。考古研究表明,这是3000多年前的金沙遗址。
历史上成都有多次人口迁移,明末清初以前,成都境内也发生多几次重大移民。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入蜀时也有不少人随之迁入。这里主要给大家说下,明末清初以后的几次大移民。
明朝时期,成都还是人口相对较多的地方,人口超过10万以上。明末清初,四川境内历经了多年战乱。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多次入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清军入关后攻击四川的明末残军,各地黄谣到处滋事。
到了清康熙年间,当地官员上报成都人口时,把成都城区描述成了一个仅有几十户人家,人口百人的地方。因成都地区人烟稀少,清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恢复发展经济。于是,清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分别采取了一些鼓励招垦政策。
有大量的湖广人迁入四川,历史上把这次移民称之为湖广填川。移民多来自湖北、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和广东等地。
至清朝末年,成都市区的人口接近30万人。民国时期和解放后,成都也有过二次大规模的移民。
一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成都作为战争的大后方,有许多来自上海、北京等沿海地区的机关单位和学校迁入。使境内人口大量增加。
二是解放后,四川地区被纳入了三线建设重点地区。成都作为省会城市,也有很多重工业和企业落户。因此,也有大批干部和职工以及家属迁入成都居住。
改革开放以后,外来成都经商、工作、婚嫁的人增多。至2023年,成都市的常住人口上升为2140.3万人。
纵观历史来看,可以说成都是一个移民城市。从明末清初开始境内的姓氏居民进行了一次大更迭,解放后又有大量三线建设移民。
如今,李姓、张姓、王姓是境内人口排名前三的大姓,这些姓氏中有不少为湖广填川的移民人后裔。
各位朋友,说说你的姓氏是从哪里迁入成都的,看看成都市百家姓排名看能找到你的姓氏不?
附:成都市百家姓排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