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就像结婚,选对了每天都舒心,选错了满满的都是吐槽和无奈。特别是对于那些打算五年内不换车的朋友,选购插电混动车还是增程车,这个问题可不简单。虽然这两者都能“可油可电”,但区别大着呢!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插电混动车比增程车更省油,但这真的是决定性因素吗?其实未必。真正的问题在于,增程车的电池容量小,衰减快,长期使用下来,问题可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宁选插电混动也别碰增程车。
买车如选伴侣,选对了每天都舒心,选错了满满的都是吐槽和无奈。特别是对于那些打算五年内不换车的朋友,选购插电混动车还是增程车,这个问题可不简单。虽然这两者都能“可油可电”,但区别大着呢!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插电混动车比增程车更省油,但这真的是决定性因素吗?其实未必。真正的问题在于,增程车的电池容量小,衰减快,长期使用下来,问题可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宁选插电混动也别碰增程车。
首先,咱们得明白插电混动车和增程车的基本区别。插电混动车在没电时,可以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车辆,而增程车则需要先将燃油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驱系统驱动车辆。这一来一回的能量转换,不仅效率低,还会让油耗蹭蹭上涨。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这真的是决定性因素吗?其实未必。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大家用的都是电,烧油的时间非常有限。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下,即使增程车的油耗稍高一些,综合成本的差距并不明显。这点差距,不足以成为增程车无法长远使用的核心问题。
真正的原因在于,增程车的电池很小,衰减会很快。为了控制成本和整车重量,增程车通常配备容量较小的电池。这样的设计初衷是“够用就好”,毕竟增程车还可以通过增程器发电,来弥补续航不足的问题。然而,这种设计却隐藏了一个致命缺陷:电池太小,导致充放电频率过高。而频繁的充放电,往往就是影响电池循环寿命的关键。举个例子,如果一辆增程车的电池续航只有200公里,而你每天的通勤往返就有50公里。这就意味着你每3天,就要经历一次完整的充放循环(考虑真实续航情况)。4-5年使用下来,电池性能会迅速下降,导致可用续航越来越短。
这可不是瞎说,中汽试炼场就做过测试,结果发现:纯电Model 3跑11.6万公里,电池健康度为89.3%;而增程的理想ONE,行驶10.3万公里后,健康度就降为75.6%。4年骤降近25%…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其实也不完全是因为循环次数过多的原因,更大问题在于:电池容量小,很多车主在用车过程中,还会经常触发“过充”和“过放”。这不仅进一步加速了电池衰减,还对电池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说白了,当电池放电到极限值时,电压会下降到极低水平(通常低于2.5V),这会引发SEI膜的破坏。而SEI膜一旦破坏,在下一次充电时,电解液中的锂离子会被消耗掉。而这些锂离子,就无法再参与电池的正常充放电过程了,导致电池的可用容量不可逆地下降。此外,深度放电的极限状态下,电池内部电解液可能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副产物。这会进一步侵蚀电池的集流体——尤其是负极的铜集流体。同时,考虑到极化效应加剧,电解液分解和气体产生…危害远比想象中大。
当然,有人可能会提到:不是有电池质保吗?纠结这玩意干嘛?但现实很残酷,电池质保保障的是电池衰减,不是电池健康度下降。说到底,你200公里的续航感觉只有130公里了,照理来说应该是触发质保条款了。但事实上看,并没有。因为电池不经用了,不完全是电池衰减了,还包括内阻增大。简而言之就是,你电池健康度只有70%,并不代表电池衰减了70%。考虑到这个现实情况,想要厂家负责,可以说远比想象中困难。
或许要人要说了:你说的这个问题貌似插混也存在吧!毕竟,插混的电池更小,续航更短。的确,某种意义上看,插混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甚至更严重。但人家和增程不一样啊,就算电池衰减再厉害,也是很省钱的。说到底,一辆电池接近不能用的插混车,开到最后,其实就等于一辆油混车。有影响吗?影响其实是微乎其微的。
总而言之,选车如选路,关键在于长远考量。增程车的“灵活性”只是看上去很美,真正用起来问题不少。而插电混动的踏实与稳定,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安全感。选错车可能后悔5年,选对车,让自己5年无忧…所以,为了长远的打算,建议大家还是买插混车更好。
选车如选伴侣,选对了每天都舒心,选错了满满的都是吐槽和无奈。插电混动车和增程车虽然都能“可油可电”,但区别大着呢!增程车电池容量小,频繁充放电导致电池寿命缩短,长期使用问题多。而插电混动车即使电池衰减严重,仍可作为油混车使用,经济性更高。总而言之,选车需考虑长远使用,增程车问题多,插电混动车更踏实稳定,建议长期使用者优先选择插电混动车。选对车,让自己五年无忧,选错车,后悔五年。希望大家在选车时,能够慎重考虑,做出明智的选择。
扯,没有电不管是插混还是增程都没法玩,插混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