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竟然发掘出房产证古人买房也心酸!

历史可以很好看 2018-03-02 09:30:58

考古人员在江西南昌市西湖区一处工地内发现三国东吴时期墓葬,出土了迄今发现的三国时期唯一石质买地券,相当于今天的“房产证”。

这张“房产证”的年份是在孙权称帝之后的赤乌四年,距今已经存在了1700多年,也就是说中国房产市场已经存在了几千年。

上图中这块刻有文字的长方形石板就是“房产证“了,不过看到这里你可能感到奇怪了,房产证不留着子孙传家,为什么要埋在墓里呢?因为啊这张”房产证“并不是买阳间的地,而是用来买阴间的地。它还有一个专有学名,叫做”买地券“,也称冥契、幽契。

“买地券”(亦称冥契、幽契)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唐宋以降传布于大江南北。“买地券”最初只是作为死者领有阴间土地的凭据,是古人安葬亡人时使用的一种随葬品,是向地下神祇宣告亡人在阳世的生命已经结束、从而正式成为冥世的一份子,并通过“买地”取得了在阴间的居留权和居住地,受到冥府的法律保护。

“买地券”通常附有道教的制鬼符篆,券文刻写或笔写于砖、铁、铅板、石板等硬化的物品上,以便于墓中久存。“买地券”关于四神(兽)或以天干表四至的记载,以及神祇的表述,跟传统的风水观念、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以地契形式置于墓中的一种迷信物品。又称“墓别”、“地券”。系由买地契约演变而来。从东汉到明清,历代皆有。买地券的用材因时代不同而有变化,东汉时地券仿简策之形,多刻于长条形铅板上,也有用玉板或陶柱者。三国、西晋开始,多刻于砖上。从南朝到明清,除砖外还常用石,形制、大小和墓志相象,有的甚至还带盖。

这也是专家首次挖掘出东吴时期的买地券,这张买地券的年代是公元241年。

那么各朝各代的房产证都长什么样呢?知乎上一位网友就晒出了他们家一块祖传的地,历经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朝的房产证。

公元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花五十七千文购入。这张还是官发卖契,不是民间较为通用的私人卖契,也就是说这张地契给衙门交了一笔不菲的税,具有法律效力。

公元1914,民国三年,民国政府河南财政厅颁发的”新卖契“,承认了前一张清朝地契的法律效力。

公元1952年,新中国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再次承认前一张地契的合法性。这张地契历经三朝竟仍然有效,不知道建国70周年时是否依旧有效呢?到现在,该网友一家,也在这块地上,居住了整整一百年,用这张房契,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变化。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