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生活里,房子常常是家庭资产的“大头”,而婚后父母出资买房的归属问题,更是无数夫妻、家庭关心的热点。当下,不少年轻人买房,双方父母会合力资助首付,后续夫妻共同偿还房贷。可别以为这样房子归属就一目了然,实际情况复杂得多。全国住房与建设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给大家讲讲。

依据《民法典婚姻编司法解释一》,婚后父母出资买房,出资性质的判定关键看有无明确约定。要是出资时,父母和子女白纸黑字写明出资部分是赠与还是借款,那在离婚财产分割时,这部分出资就按约定处理,不会搅和进夫妻共同财产里被平分。要是没有明确约定,通常会把父母出资视作对子女的赠与。
为了不让房产归属在未来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建议夫妻双方在父母出资买房时,签订书面协议,把出资性质敲定。要是父母打算将出资作为对子女个人的赠与,那就签订赠与合同,把赠与对象、用途写得清清楚楚。这么做,既保障了父母的出资权益,又能让夫妻双方心里踏实,有效规避因房产归属不明引发的误会与纠纷。
可见,房产归属可不是只看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出资时有没有明确约定才是关键。大家在购房这件大事上,一定要慎重对待,提前做好规划,免得日后陷入法律纠纷的泥沼,伤了感情又损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