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是你的错,出来玩就是你的错了!”
这些导游究竟哪里来的底气?强迫游客掏钱,不成还破口大骂、地域黑,甚至直接把游客扔半路!更令人发指的是,某些导游还敢拿天灾人祸开玩笑,将人性之恶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恶”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近日,青岛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一群来自四川的游客在当地旅游,因未在指定商店购买商品,竟遭遇了导游的地域攻击

这名女导游不仅肆无忌惮地攻击游客,还把汶川大地震的悲惨记忆拿出来恶毒调侃,公然侮辱灾难中的遇难者。
事情的起因简单而又令人愤怒:游客没有满足导游期待的购物金额,导游因此拿不到提成。车上的女导游立刻情绪失控,抓起话筒就对游客一顿狂喷。她的声音响彻整个车厢,仿佛生怕有人听不到似的。

她先是地域黑,攻击四川人“小气”,并扬言:“你们穷就别出来旅游!”这种充满恶意的言辞让车上的游客感到十分不适。

但这名导游显然觉得这样还不够,见游客没有反驳,她愈发大胆,竟然毫不忌讳地把汶川大地震的遇难者拿来开玩笑:“汶川大地震死了30万人后才活明白!”这句话如同一记重拳,击打在所有听到这话的人心上。

她的言辞不仅是对四川游客的侮辱,更是在全国人民心中撒盐。天灾面前,全国人民同心协力,然而,时至今日竟有人将这段悲痛的历史拿来取笑,这种无良行为究竟是如何被容忍的?

事发后,这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愤怒的网友纷纷指责这名导游的无耻行为,
汶川大地震是四川人的痛,也是全国人民的痛。请青岛文旅局出来走两步,强烈建议吊销该导游的导游资格证。


然而,旅行社的回应却显得冷淡无力,只是简单地表示正在处理。
这让人不禁怀疑:这样一件恶性事件,真的能够仅凭一句“正在处理”就草草了事吗?处理结果究竟如何?会是象征性罚款?还是公开道歉?或者仅仅是内部警告了事?
那么,这样的事件到底是偶然的个例,还是行业中普遍存在的“潜规则”?为何这些导游敢于如此放肆?

答案可能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导游与游客之间本应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某些不良导游眼中,游客只是他们赚取提成的工具。
购物提成已经成为一些旅行社和导游收入的重要来源,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基本工资。在这种环境下,导游不再单纯是为游客服务,而是逼迫游客消费,完成“业绩”。
旅行社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将导游收入与购物提成捆绑在一起,助长了导游强制消费的风气。同时,行业内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违法违规的导游往往只是受个小罚款,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处罚,这无疑让更多导游感到有恃无恐。
从这名女导游的表现来看,她似乎已经完全被自身利益所驱使,内心的道德底线早已模糊不清。她的言辞充满了对游客的不屑与敌意,仿佛这些游客因未达成她的销售目标便成了她攻击的靶子。
事实上,这种现象并非个例。仅在上个月,天津的一名女导游也因游客没有购物而大发雷霆,甚至用“花钱你就是上帝,不花钱你就是狗屁,不消费不准走”这样的语言来羞辱游客。这种赤裸裸的金钱崇拜和对游客尊严的蔑视令人不寒而栗

对于这类事件,您有什么看法?旅行社和监管部门应该如何应对?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我们一起探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