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哥,其实不中也没关系,我陪着二哥哥再念几年吧。”
顾挺烨科考落榜,他的小迷弟顾三郎,是顾家唯一真心宽慰他的人,也是顾家所有人,怎么教都教不坏的小可爱。
在顾三郎的记忆里,二哥哥顾挺烨,是他永远崇拜的榜样,也是他永远依赖的哥哥。
年少时,他最期待的日子,就是去迎接外出的顾挺烨回来,站在码头上,一见到人,就忍不住一叠声地喊着“二哥哥、二哥哥……”然后扑进顾挺烨的怀抱,让顾挺烨宠溺地抱起。
他知道二哥哥见多识广,会有很多新奇玩意儿,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二哥哥陪他玩。
就算二哥哥和父亲的关系不好,和自己母亲小秦氏的关系,却是母慈子孝,顾挺烨一直都不知道,他所在的侯府里,有那么多的算计和争斗。
只是不明白,随着长大,自己崇拜的二哥哥,在家里似乎总被冤枉,而顾家只有自己相信他。
比如别人吃花酒的账记在顾挺烨头上,伙计们来家里要账,父亲不听二哥哥辩解,唯有顾三郎给顾挺烨帮腔:“我前任在万方阁吃的酒,就是二哥哥给的账,万方阁他都给得起,用不着欠前日楼的银钱了吧,说不定就是千城楼阁,讹咱们的!”
后来顾挺烨科考,顾三郎从内心相信,二哥哥一定会高中,放榜时看得比谁都认真,发现二哥哥落榜了,他虽然不明白科考,为什么对可以承袭侯爵的二哥哥重要,却十分担心二哥哥太过难过,唯有努力安慰。
没过多久,父亲突然暴毙,顾家所有人都指责顾挺烨,说他大不孝,气死了老爹。
顾三郎被吓坏了,却始终相信二哥哥不是故意气父亲,顾家所有人都赶顾挺烨走,就连平日,表现得偏宠顾挺烨的小秦氏,也瞬间翻脸,顾挺烨又恼怒又失魂落魄地离开,唯有顾三郎担忧和不舍地喊着“二哥哥,二哥哥……”。
彻底和顾家撕破脸后,顾三郎天天都要向常柏,打探顾挺烨的消息,常柏都忍不住说:“你兄弟是真的担心你。”
从此之后,小秦氏和顾挺烨的斗法,越演越烈,顾三郎也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谋划,感到十分不解,直接怒怼母亲:“你就让二哥哥当家怎么了?过去你们母慈子孝的,我又有哥哥的照拂疼爱,这日子究竟有什么不好,你们非得这么折腾?!”
2、
“他又不是条狗,由得你想怎么养,就怎么养?!”
小秦氏没想到,她一心为儿子对付顾挺烨,儿子和儿媳却接二连三地来怼她。
她可是宅斗满级玩家啊,最后却因为自己演技太好,连儿子都相信了她对顾挺烨的故作大方,进而让她大半生的筹谋,都功亏一篑。
她和病秧子顾家大朗,废了很大力气,才让顾挺烨接二连三地挨打,然而挨打的顾挺烨都没哭,她的好大儿顾三郎,却哭了好几场:“我那亲儿子是最不懂事的混账东西,前日里看二郎打的厉害,他是跟着哭了好几场!”
还有新帝上位后,顾挺烨重回顾家,小秦氏和顾家所有人,都想方设法地给顾挺烨找不痛快,当顾挺烨迎娶明兰进门时,顾家所有人都丧着脸,唯有顾三郎,笑得一脸幸福。
而且只要小秦氏设计顾挺烨,顾三郎就无比牵挂二哥哥,听闻顾挺烨被问责,他就立马找到宫里内侍打听二哥哥情况,小秦氏无语问苍天:“你是我亲生的吗?!”。
后来传来顾挺烨有可能死掉的消息,小秦氏高兴极了,立马告诉顾三郎:“顾家都是你的了!都是你的了!”
可高兴不过三秒,顾三郎悲愤地回怼:“我不要这样的家!”
气得小秦氏暴怒,一个大逼兜就赏给了好大儿。
好大儿依然我行我素,听闻顾挺烨没死,立马喜滋滋地跑去告诉小秦氏,小秦氏差点气昏厥,声嘶力竭大骂这个好大儿扶不起来,白瞎了自己多年谋划。
好大儿看着功败垂成的母亲,竟然还敢委屈巴巴地伤口撒盐:“我也说二哥哥好来着,又不是我让你和二哥哥作对了,再者说我也没让你替我图谋什么呀!”
这一刻的小秦氏,已经被好大儿杀人诛心了,之所以还能喘着气,一方面是想把这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儿子,扔进井里,别误会,这不是谋杀,而是伟大的母爱让她再失望,也要为三郎筹谋最后一次,把他从这些事里撇开,然后回去就在顾家祠堂里,纵火自焚了。
母爱感人归感人,可小秦氏真的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亲儿子,始终教不坏,带不动,和她离心离德。
其实儿媳已经说出了真相:“我实不知你是真心疼爱官人还是假的,说是假的吧,你却用一心替他谋划,说是真的吧,你却从来不管他要什么不要什么,他不要的,譬如爵位,你非要塞到他嘴里让他吞下,他要的,譬如兄弟和睦,你却从来不肯给他一分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