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前几天,我在门诊遇到了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患者李阿姨。她是一位退休教师,平日里饮食规律,经常运动,看起来非常注重养生。
但最近一次体检,她的空腹血糖值达到了7.1mmol/L,这让她很是担心。"医生,我平时已经很注意控制饮食了,怎么血糖还是这么高呢?到底多少才算正常啊?"李阿姨焦急地问道。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今天,就让我从专业角度,和大家聊聊关于理想血糖值的话题。

最近,《糖尿病护理》期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研究团队对超过10万名成年人进行了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空腹血糖值在4.9-5.3mmol/L之间的人群,总体死亡风险最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空腹血糖超过5.6mmol/L时,死亡风险就开始明显上升。这个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正常血糖范围"的认知。
要知道,传统医学认为空腹血糖在3.9-6.1mmol/L之间都属于正常范围。但这项最新研究告诉我们,即使在所谓的"正常范围"内,不同血糖水平对健康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记得有位患者曾经问我:"医生,我的血糖5.8,不是还在正常范围内吗?为什么您说要注意了?"
其实这就像开车,虽然限速80公里,但并不是说一直开到接近80就是安全的。血糖值同样如此,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稳定水平,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血糖升高会增加死亡风险呢?这是因为血糖升高会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高血糖还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

回到李阿姨的情况,我建议她做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显示她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通过三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她的空腹血糖降到了5.2mmol/L,各项指标都明显改善。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很多人对血糖的关注往往停留在"不要超标"这个层面。但实际上,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最佳水平"而不仅仅是"不超标"。
血糖值就像人体的"体温计",它反映的不仅仅是糖代谢状况,更是整个身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保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就是在为健康储蓄"本金"。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想说的是,预防胜于治疗。当血糖开始往上爬的时候,就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时候,而不是等到超出正常范围才开始重视。
毕竟,健康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关注与维护。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血糖维持在最佳区间,为健康保驾护航。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