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友说|虚拟陪伴,我们准备好了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1-12 17:55:46

什么是“陪伴”?

“陪伴”有多个层次。最狭义的“陪伴”是在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但稍微放宽一些,宠物、植物甚至是家具也会让我们有“得到了陪伴”的感觉。

人们普遍渴求陪伴:有调查显示,被调查人员中仅有4.6%的人认为自己的陪伴需求都被满足了,剩下大部分人群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交困境。而且,大家对于AI陪伴总体抱着好奇与开放的心态:98%的人会考虑选择使用AI陪伴去弥补平日未被满足的社交困境。

01

在AI能力越来越强大的今天,上述不同层次的陪伴,AI都可以不同深度地参与,甚至有不少人开始谈“AI男友/女友”。

有网友表示,无论是虚拟故事角色,还是AI男友/女友,都可以迅速重塑自己幻想中完美的“他者”形象,并在个性化的互动中获得“被取悦”的满足。也许,虚拟陪伴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体现了当下社会对即时、安全和无负担陪伴需求的变化。

虚拟陪伴的这些特点,在短期内会满足一部分群体未能满足的陪伴需求,对一些问题起到缓解作用。

一是缓解孤独。据相关普查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孤独症患者已超1300万人,并以每年近20万的速度增长。虚拟陪伴的出现,或许能够降低人的孤独感,提供生活帮手和情感陪伴的双重功能。二是提供心理支持。对于那些需要心理疏导的人群,AI陪伴也能起到一定的情感支持作用。此外,对于特殊群体(如老人和儿童),AI陪伴也能够减轻家庭在赡养和教育方面的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此类产品能够打动目标用户群体,是有机会创造客观商业价值的。

02

然而,当前的虚拟陪伴大多还停留在浅层的互动上,满足的是即时的情感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AI具备深度情感理解的能力,成为能够长期陪伴我们的存在。

这就要求AI不仅要有“快思考”(瞬时响应)的能力,还需要有能调取长期记忆进行“慢思考”(深度思考)的能力。近期,不少AI模型也是在这条路上做探索,通过思维链(CoT)的方式让模型“更多思考”。

要让AI从一个单纯的工具,演变为真正的情感伙伴,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掌握长期记忆、主动情感反馈等核心能力。例如科幻电影《Her》中所展现的,让AI能够“看到”和“听到”,因为只有能感知,AI才能判断当下在什么场合,适合做出哪些行为。

虚拟陪伴的未来,远不止于简单的互动。它有可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成员。这样的前景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位新成员。

这不仅仅关乎AI技术的发展,更关乎我们如何适应这种新型的陪伴方式,以及如何处理随之而来的社会与伦理挑战。比如,人类是否能够平等对待家中的AI成员?又或者,人与AI之间的情感联结,是否会进一步挤占真实的人际交往空间?

03

当“AI陪伴”一步步深入我们的生活,同样也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这就和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类似:我们在享受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着信息过载、内容碎片化、社交虚拟化、过度依赖等种种社会问题。

长期来看,AI陪伴的最大风险在于人与人的社交瓦解。

例如,微信是以人为节点的无中心网络,信息在人与人之间分发,这个状态下,是人组成了网络;短视频则是以AI推荐引擎为中心,这种情况下,用户所触及到的信息其实隐含了平台的利益(提升时长与广告变现),于是便产生了“信息茧房”和“过度依赖”的问题。不过此时,内容本身仍然是用户生产的。而在“AI陪伴”的模式下,AI本身成了网络的唯一中心,内容本身都是由AI生成。

可以说,AI就是网络本身。人们直接与AI角色连接,不再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连接。如果此时过度依赖虚拟陪伴,人们很可能会逐步迷失在AI打造的“温柔乡”中,影响到人在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

此外,恣意发展的AI陪伴还可能催化人性的黑暗面,一些网络暴力行为有可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之中,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但以上这些问题并非完全无解。因为“AI陪伴”还是个刚冒头的新兴赛道,早期产品并没有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真正好的产品应该从用户本身的长期需求出发,而不仅仅是短期变现。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种方式就是要让模型能够实现与人类的共同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是数据的积累、技术上的迭代更新,更是在理解、适应和促进人类需求方面的深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不能把责任都推卸到外部,个体和群体的自我反思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向善的不二法门。

来源:北京网友说

作者: 白惠天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