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进与出,严与宽之间!

映秋说趣事 2025-04-08 12:20:35

“6+3”变化

“适当放宽复员的口子,让想走的年轻人尽早以复员的方式离开。”这句话,是铜二小陈说的。

小陈是某单位的一位铜二,准确来说,是一位大龄提干的铜二。对于他来说,目前最大的职业瓶颈就是年龄大,晋升难,还有一个就是单位面临达龄的人也不少,一旦没有位置,还缺少一点运气,等待他的就是漫长的“蹲苗”。

他想达龄,可是介于目前现在这个现状,很难,他也想好好干,从军士到军官,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可奈何,有的时候很多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

听说复员的口子开了,小陈心里多少还是很激动的。

在和他的交流中,他说,“其实这样最好,既能减轻安置压力,又能给年轻人一个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面临一些选择,有的选择可能得不到最大值的回报,有些选择可能是最小值的改变,但对于部分人而言,只要有一种新的选择,就是一次改命。

时代正在呼唤新的复员政策和条件!

之前,大家都知道,新规明确,要想走,是需要“6+3”最常规的门槛。但,即使是这样的一个门槛,对于很多人来说,有点望尘莫及。

现在是,任职不满6年,如果实在想走,也可以,不用挨个处分,正常复员就行,提出申请。也就是说,这个“6+3”对于复员不再是一个门槛,而且每个季度一次,参考达龄退役程序,还是很不错的。

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就是,放宽。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复员指标。

任何一件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量化比例上的,这就是规则。

以前,设置了明确的6+3年限,再加上结婚年龄的提前,经过精准的大数据测算,有人给出了一个统计数(非官方统计),年轻干部在干满6年之后,至少有超过80%的不愿意选择复员。

为什么?复员的成本,相对来说要比转业带来的成本大,毕竟回到地方,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要自己找工作,要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等,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走这条路。

有一个预测就是,从总量控制来看,绝大多数单位潜在复员的数量,都不足以达到影响单位建设的程度。

也就是说,放开部分人复员,并非影响大局,部分人走,部分人进来,以“输血”和“造血”循环,实际上对于单位的人才建设也是一种良性的发展。

现在,按照单位总量控制人数的5%比例来,不占用年度指标,并且大单位可以统筹比例。也就是说,这个5%比例是浮动的,有单位人少,复员充足;有单位人多,可以统筹一下,不影响达龄退役人数。

至于这个5%的比例,如何把控?还是要结合单位的实际现状来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复员费。

提到复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人想了解的,

就是军官正常复员,拿到手的有多少钱?

根据新《保障法》规定,复员军官按照国家规定领取复员费。

粗略估计一下,服役满10年,干龄满6年的军官复员,内地结算能拿到30万,西藏能拿到50多万元的现金。加上任军官六年间的收入,内地共计能拿到90万元的现金,西藏能拿到120万元左右的收入。

当然,这个只是一个估算的,不作为准确的一个复员费,最终还是要以财务核准的为主,另外对于一些不满“6+3”复员的军官来说,复员费会更少一些。

图片来源于人民网

几点看法。

尽管新规中对复员的口子放宽了,但并不意味着就全部放开,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比如在学历上是有要求,对于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军官,想走复员难度系数比较大,目前来看学历仅控制在本科及以下学历。

如果艰苦边远地区能够保证满足基本服役年限就可以复员的话,今后这些地区的吸引力必定大大增强。毕竟,大多数人都心怀戍边的热情,他们不害怕到边疆服役,害怕的是在边疆服役一辈子造成家人无人照看,妻子长年分居的现状。

目前来看,退役最优级是达龄达衔,这是主流趋势!满足条件的复员军官,程序和转业退役是一样的,按照以往的节奏来看,9月份摸底测算,然后11月研究上报,12月下达批复(具体时间节点实际这两年时间都有所出入)。

未来军官复员,相对来说会比达龄转业容易,也缓解了部分扎堆达龄的现象。任何一个新规定落地后,把控比例是关键,部分铜二达龄的窗口期可能要关闭,未来达龄拿票的主力还是铜三、银一。

图片来源于中国火箭军微信号

注意到,在最近一篇官方的文章,也提到了复员:

复员军官“即退即交即接”。别小看这几个字,信息量很大, 剑客的看法是,军官复员肯定会有大的变化。

另外,新的《退役军人安置条例》中,对比之前的《征求意见稿》,取消了对军官复员所涉情形的大段叙述,改为“军官退出现役,有规定情形的,作复员安置”,足以说明,复员规定,要迎来新变化。

对不满足“6+3”基本条件的军官,现在也给出了相对过去较为宽松和明确的可正常复员方式。

在这样的政策口径下,今后或将迎来一小波军官复员潮。

但,话又说回来,非必要不复员。

0 阅读:266

映秋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