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1956年出生在北京,他的家庭背景可不简单,父亲顾工可是个有名的军旅诗人,家里的书架上简直堆满了各种文学作品。
想想,小顾城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下,自然而然就走上了写诗的道路。
顾父
顾城
不过,顾城的成长之路并没有那么平坦。文革时期,知识分子家庭的身份让他们全家受了不少苦,顾工父亲还被下放,这段时间给小顾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那些风风雨雨让他变得敏感、孤僻,甚至有点暴躁,仿佛他内心的小宇宙在抗争着。他对劳动的生活没有什么兴趣,反而在这种动荡中,他的诗歌才慢慢萌芽,似乎是在绝境中寻找到了一丝光亮。
1973年,顾城开始尝试学画,想用画笔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世界。可没过多久,他发现自己用文字更得心应手。
于是到了1977年,他果断地放下画笔,重新拿起笔来,开始向各大报刊投稿。你可以想象,他那时一定是热情满满,像个刚入行的小记者,兴奋得想把心里所有的诗句都倾泻而出。
顾城的诗风非常独特,常常带有童话般的梦幻色彩。他的诗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像是画出一个个生动的世界。
在他的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一代人》里那句经典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话可不仅仅是个简单的诗句,它代表了一种追求光明的信念,也成为了那个动荡时代的象征。
还有一首《远和近》,也让人印象深刻:“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句看似简单的诗句,其实深刻得很!
它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和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感,仿佛在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有时候是那么遥远,而与自然却总是紧密相连。
顾城的诗歌不仅是对他自身情感的流露,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声。他用简单的词汇,却能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情感和哲思,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
与妻子谢烨相识相恋的经过1979年的某一天,顾城坐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那时的他,正值青春年华,脑海里满是诗和梦想。与此同时,他在车厢里遇见了一个女青年——谢烨。她聪明美丽,眼神里闪烁着对文学的热爱,仿佛一下子就和顾城的诗意世界产生了共鸣。
两人开始聊诗歌、聊电影,简直就像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车到站时,顾城满怀兴奋地把自己的地址写在纸上递给谢烨,心里暗自期待着这份缘分能有后续。
于是,他们的通信便开始了,字数渐渐累积到几万字,那可是相当于一部小小说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城对谢烨的爱意如火焰般愈加炽热,他决定从北京搬到上海,天天去找她。可天不遂人愿,谢烨的父母并不看好这段感情。
特别是她的母亲谢文娥,觉得顾城古怪得很,担心他自理能力差,情绪还不太稳定,简直就是个文艺“怪咖”。
为了证明自己的爱,顾城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他竟然做了一个木箱子,放在谢家门口,自己躺在里面,任凭风吹雨打。如果谢烨不出来,他就不走。这一幕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仿佛是在演一出荒诞剧,但也从中看到了他那份执着。
到了1982年,顾城终于加入了北京市作家协会。没想到,爱情的火焰也因此温暖了谢烨的父母,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
1983年,顾城和谢烨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虽然谢烨的母亲坚持要对顾城进行精神鉴定,但结果显示他精神正常,真是让人松了一口气。
婚后的日子,两人过得甜蜜如蜜糖。顾城的才华也开始受到认可,他和谢烨的浪漫爱情故事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可是,问题来了:顾城孤僻的性格加上他对写诗的痴迷,让他没去找工作。生活总得有人赚钱,于是,谢烨不得不出门工作,成为了家里的经济支柱。
一个人待在家的顾城慢慢变得有些疑神疑鬼。他对妻子的控制欲逐渐加重,开始要求她不许戴耳环、项链,甚至连穿衣服也要经过他的“检查”。这简直是把爱情变成了监狱,令人哭笑不得。
后来,顾城甚至要求谢烨辞职,在家照顾他。可那段时间,两人的生活根本没有保障,经济状况堪忧。可谢烨爱着顾城,愿意为他承受一切,她宁愿受苦也不愿意离开他。这份爱,真是既让人感动又让人心疼。
1986年的昌平诗会上,年轻的女诗人李英在好友文昕的介绍下,见到了顾城和刘湛秋。李英那时候正是《诗刊》的编辑,而刘湛秋则是她的上司。
诗会上,朦胧诗受到了不少批评,但李英却坚定支持顾城。她形容每次见到顾城,简直就像是进入了殿堂,进行一次神圣的朝圣。
右二:李英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英对顾城的才华越来越着迷,而谢烨与李英的关系也在不断升温,两人成为了好朋友。虽然李英心里明白顾城已经有家庭,但这并没有阻止她对他的爱慕之情。
于是,她在与谢烨相处的过程中,开始打听顾城的喜好和脾气,试图以此来拉近与顾城的距离。以至于这让顾城觉得,他和李英才是灵魂伴侣。
到了1988年,顾城成为了奥克兰大学的亚语系研究员,拿到了移民资格。为了追寻心中的“自由王国”,他和谢烨决定前往新西兰。
令人意外的是,就在出发前一天,李英竟然当着谢烨的面向顾城告白。更惊讶的是,谢烨竟然没有生气,反而默许了这段感情,真是个大度的女人!
在新西兰,顾城和谢烨的生活一开始还算不错,但没过多久,顾城又辞职了,两人不得不过上紧巴巴的日子。
顾城的“童话王国”里显然不欢迎第三者的存在,哪怕是他们的孩子。
同年,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儿子小木耳出生了。可顾城对儿子的到来并不高兴,认为孩子会抢走谢烨对他的爱。
一次,谢烨想给儿子买一个小青蛙玩具,顾城却像个小孩一样,坐在地上耍赖,不肯同意。这种任性让谢烨感到无奈,但为了维持表面的体面,她选择了默默承受一切。
尽管顾城深爱着妻子谢烨,他却也享受着与李英之间那种暧昧的感觉。李英常常和远在新西兰的顾城通信,信中满是对彼此的思念。
于是,顾城顺势邀请李英来新西兰,承诺会为她提供绿卡。可李英心里早已与上司刘湛秋在一起。为了绿卡亦或者是为了心中那份美好的爱情,李英选择了飞往新西兰。
一到新西兰,李英与顾城的感情逐渐升温。李英时常暗示可以与顾城发生关系,她的主动让顾城感到意外的惊喜。
于是,顾城、谢烨和李英的三人生活就此展开,顾城对她们俩说:“你们都是我的妻子。”这简直是把“众多佳丽”这句话变成了现实。
在激流岛上,顾城、谢烨和李英过着近乎乌托邦式的生活。顾城和李英住在山谷的小屋里,而谢烨则留在家中照顾孩子。
顾城曾对李英说:“你跟我天生就是一模一样的,而谢烨不一样,她是我造就的。”这种三人行的生活虽然看似诗意盎然,但对两个女人来说,却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生活在这种复杂关系中的李英与谢烨,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挣扎。虽然顾城用甜言蜜语把她们俩绑在了一起,但爱情的背后却是无尽的痛苦与矛盾。
将孩子送人、情人离去时间飞快,小木耳已经两岁了,顾城这时可真是受不了啦。
孩子的哭闹声不断,简直让他没法集中精力写作。他开始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要求,希望谢烨把孩子送走。谢烨当然不愿意,毕竟小木耳是她心头的宝。
但顾城的举动愈发极端,甚至以自杀来威胁谢烨,逼她把孩子送人。面对这样疯狂的行为,谢烨无奈之下只好把儿子送到当地的土著家庭。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她似乎别无选择。
与此同时,顾城对李英的控制欲也逐渐显露,他不允许李英找工作,更不推进她的绿卡申请,甚至因为李英与其他男人一起玩耍而大发雷霆,动不动就拿着斧子上山砍树。
这样的极端行为让李英和谢烨的精神都变得紧张,仿佛随时都会崩溃。
顾城的“诗人”形象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崩塌,李英开始意识到他其实是个“巨婴”,根本无法承担起真正的责任。与此同时岛上的生活与她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李英渐渐对这种关系感到厌倦,心中开始想着逃离顾城的生活。
到了1992年,顾城和谢烨受邀前往德国,而李英则留在激流岛。在这段时间,李英结识了一个英国老头约翰。为了获得绿卡,她决定与这位英国移民结婚,并且离开了激流岛。
这一离开,让顾城彻底崩溃,精神世界也开始崩溃。顾城多次尝试自杀,但都被谢烨救下,谢烨几乎成为了他的“救命恩人”。
李英
为了回报妻子的救命之恩,他创作了《英儿》一书,本是想突出谢烨的高贵形象,结果书中却充满了近似呓语的独白,回忆着他与李英的情感纠葛。
不久后谢烨也遇到了一个德国朋友,名叫大鱼。两人在交往中产生了感情,谢烨终于理解了什么叫理智稳定的爱情。经过一番思索,她决定结束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
当谢烨提出离婚的那一刻,顾城的世界彻底崩溃。他无法接受失去谢烨的事实,尤其是在已经失去了李英的情况下。
这场婚姻的终结让顾城的情绪跌至谷底,他在家中翻腾,满脑子都是绝望,感觉整个世界都在与他对抗。
在1993年10月顾城失去了理智,挥斧砍杀了自己的妻子谢烨,随后选择了上吊自杀,享年37岁。这一切仿佛一场梦魇,让人心碎。
儿子木耳过的如何?至于李英,得知顾城和谢烨的悲剧后,迅速与当时的丈夫离婚,随后嫁给了刘湛秋。李英的晚年生活同样充满戏剧。
她在悉尼隐居多年,直到2011年被诊断出鼻咽癌。面对病魔,她选择拒绝治疗,最终在2014年孤独离世。
小木耳作为这场悲剧中的无辜者,被顾城的姐姐顾乡收养,带到了新西兰。为了保护他,顾乡选择隐瞒真相,只告诉他父母是著名的诗人和作家。虽然没有透露实情,但顾乡尽心尽力,把他照顾得很好,希望能给他一个平静的成长环境。
在新西兰,木耳接受了全西式的教育,过得平平淡淡。对中文和诗歌,他完全没有兴趣,甚至有点排斥,仿佛那是过去的阴影。他对自然科学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如鱼得水,仿佛发现了新天地。
最终,木耳选择了工程科学专业,在奥克兰大学顺利毕业。他的人生轨迹与父母截然不同,既没有他们的诗意迷惘,也没有情感的纠葛。
如今的木耳,已经成为新西兰一家大公司的工程师,收入可观,生活稳定,婚姻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