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明代才子,字伯虎,以风流才情著称,却也历经坎坷。这首《警世诗》,是他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诗中,他劝诫世人放下名利,以闲适之心看待世情。从“人算不如天算巧”到“是非入耳君须忍”,字里行间透着对命运的敬畏与对纷争的超脱。他以项羽、周瑜为例,说明世事无常,功名皆空。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警世之作,更是一剂心灵良药,提醒我们在喧嚣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学会忍让与豁达,领悟生命的真谛,不被世俗纷扰迷失方向。
《警世诗》
明代·唐寅
措身物外谢时名,著眼闲中看世情。
人算不如天算巧,机心争似道心平。
过来昨日疑前世,睡起今朝觉再生。
说与明人应晓得,说与愚人也分明。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圆月还缺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但凡行事要知机,斟酌高低莫乱为!
乌江项羽今何在?赤壁周瑜业更谁?
赢得我时何足幸,且饶他去不为亏。
世事与人争不尽,还他一忍是便宜。
举世不忘浑不了,寄身谁识等浮沤,
谋生尽作千年计,公道还当一死休;
西下夕阳难把手,东流逝水不回头。
世人不解苍天意,空使身心夜半愁。
01.
措身物外谢时名,著眼闲中看世情。
人算不如天算巧,机心争似道心平。
【译文】
置身尘世之外方知虚名累人,以超然之眼观世间百态。人谋终不敌天道玄机,机巧之心怎比得上澄明道心?
【心得感悟】
"谢时名"三字如晨钟暮鼓,震醒名利场中人。世人常困于"人算"的棋局,却不知"天道"早已布下无常之网。真正的智慧,是如范蠡泛舟五湖的洒脱,在机心与道心的博弈中,守住心性净土。
02.
过来昨日疑前世,睡起今朝觉再生。
说与明人应晓得,说与愚人也分明。
【译文】
昨日如前世般恍惚,今朝醒来恍若新生。这警世真言,智者自当领悟,愚者亦能明了。
【心得感悟】
"疑前世""觉再生"的意象,恰似黄粱一梦的惊醒。我们总在时间洪流中迷失,却忘了每个当下都是重生契机。这诗句如当头棒喝:莫待白发空悲切,且将"今日"作"新生"。

03.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圆月还缺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译文】
人生如挂短篷的小舟,随波东西。月圆月缺循环往复,风向南北变换不定。
【心得感悟】
"世事如舟"的比喻,道尽生命漂泊。我们常执着于掌控方向,却不知"无常"才是人生常态。真正的从容,是如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在波涛中守住内心的锚点。
04.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译文】
人生难有长久顺境,春花终会凋零。面对是非纷争,当以痴聋之态处之。
【心得感悟】
"半作痴呆半作聋"非懦弱,而是大智若愚。如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如曾国藩"拙诚"处世,成就中兴名臣。这"忍"字诀,是化戾气为祥和的智慧。
05.
但凡行事要知机,斟酌高低莫乱为!
乌江项羽今何在?赤壁周瑜业更谁?
【译文】
行事当审时度势,莫逞匹夫之勇。项羽乌江自刎,周瑜赤壁遗恨,皆是前车之鉴。
【心得感悟】
"乌江赤壁"的典故,如两面镜子:一面照见刚愎之败,一面映出智谋之辉。真正的智者,当如张良运筹帷幄,在进退间把握时机。这"知机"二字,是穿越历史迷雾的指南针。
06.
赢得我时何足幸,且饶他去不为亏。
世事与人争不尽,还他一忍是便宜。
【译文】
争强好胜终非长久,懂得退让方是赢家。世事如棋,忍一步海阔天空。
【心得感悟】
"还他一忍"四字,藏着太极推手的精髓。如王阳明平宁王之乱,以"忍"化干戈;如张居正"忍"得十年,终成大改革。这"忍"非软弱,而是绵里藏针的韬略。

07.
举世不忘浑不了,寄身谁识等浮沤,
谋生尽作千年计,公道还当一死休;
【译文】
世人皆为虚妄所困,不知生命如泡沫般短暂。千年计谋终成空,公道自在人心留。
【心得感悟】
"浮沤"之喻,道尽人生虚幻。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正的清醒,是如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放下,在泡沫中看见永恒的光。
08.
西下夕阳难把手,东流逝水不回头。
世人不解苍天意,空使身心夜半愁。
【译文】
夕阳西下难挽留,江水东流不回头。世人若不懂顺应自然,徒增夜半愁绪。
【心得感悟】
"夕阳逝水"的意象,恰似《论语》"逝者如斯夫"的咏叹。我们常逆天而行,却不知"顺势而为"才是大智慧。真正的逍遥,是如庄子"曳尾涂中"的自在,在无常中舞出生命的韵律。

愿与君共勉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