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中华民族陨落了一颗璀璨星辰。黄旭华院士以99岁高龄安详离世,留下"深潜三十年,铸剑护山河"的壮阔人生篇章。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送别这位将生命融入共和国脊梁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老先生。
让我们再读一次他的故事,回顾那布满荆棘又闪耀荣耀的潜行征程。
“生命中总会有一些选择,而我选择了前行。”
从岭南少年到国之重器
1926年,黄旭华生于广东海丰县。少年人亲历战乱纷扰,许下"工业报国"的誓言,誓必要让祖国强起来。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青葱学子,到1958年接到神秘调令踏入荒岛,黄旭华宗长的人生轨迹从此与共和国命运紧密相连。"此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这掷地有声的誓言,化作三十年隐姓埋名的坚守。
在零下25度的渤海湾试验场,他带领团队用算盘打出精准数据;在生死攸关的极限深潜试验中,他以62岁高龄亲自下潜,创下世界总设计师随艇深潜首例。从"长征一号"划开深蓝的浪花,到巨浪潜射导弹刺破苍穹,他用毕生心血铸就捍卫海疆的"水下长城"。
"三十年未归乡,母亲说理解,家人说值得。"面对母亲临终前"你这些年都在做什么"的询问,他只能含泪抚摸潜艇模型。2019年共和国勋章加身时,他依然谦逊如初:"这份荣誉属于千万科研工作者。”
大国重器 风骨永继
在福建东山岛上,黄氏宗亲仍传颂着他捐建小学、修葺祖祠的佳话。他书房悬挂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十六字箴言,与黄氏家训中的"修身齐家、经世致用"血脉相通。今日我们在此追思,更要让"惊涛骇浪中的沉默"化作激励后辈的精神灯塔。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这样写到:
在惊涛骇浪的孤岛,
他埋下头,
甘心做沉默的砥柱;
在一穷二白的年代,
他挺起胸,
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
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当辽宁舰编队巡弋远海,当"奋斗者"号探秘深渊,我们仍能看见黄老眼中不灭的星光。
国之栋梁,国土无双。缅怀,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