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六姊妹》真是让人五味杂陈,你说它不好看吧,家长里短的确实挺抓人;你说它好吧,这何家六姐妹鸡飞狗跳的日子,看得人血压蹭蹭往上涨。
你说梅婷演技没问题吧,但总觉得这剧本有点埋没她了,让人觉得“可惜”!
为啥这么说?
咱就来唠唠这何家的那些事儿。
错位!
何家矛盾的根源?
先说说这何家的关系,那叫一个“乱”字了得。
老大何家丽,明明是个女儿,活脱脱把自己活成了老妈子。
爹去世后,家里大事小事,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按理说,她这么付出,大家应该心疼她才是,可现实呢?
其他人不仅不领情,还觉得她管得太多,占了便宜。
这就像啥呢?
妈和大姐,那完全是两种角色。
大家对妈,那是本能地心疼、孝敬,甚至是畏惧。
但对大姐,那就没那么多顾忌了,抱怨、觉得她多管闲事,那都是常有的事儿。
这矛盾的根源,就在于“错位”!
如果何家的大事小情,都由妈美心来管,大家肯定更愿意听,就算心里不乐意,也不敢明着反驳。
就像当初家丽和汤家老大谈恋爱,爸妈逼着她写保证书,谁敢说个“不”字?
可后来妹妹们谈恋爱,大姐再反对,那根本没用。
毕竟是姐姐,说重了,还得罪人。
老妈又是个“软柿子”,下不了狠心管,只能依靠老大。
结果呢?
一个都管不住!
你想想,如果父亲还在世,何家肯定不会这么乱。
因为父亲能管事儿,家丽虽然早熟,想多承担,但也只是辅助角色。
这就像家庭系统排列书里说的那样,家庭出问题,往往是因为错位。
母亲不像母亲,孩子扮演了母亲的角色;老公缺位,孩子扮演了老公的角色。
总有人站在了不该站的位置上,整个家庭能不乱套吗?
所以说,咱们可得时刻警醒,别越位,别去占那个不属于你的位置。
否则,吃力不讨好不说,还会让家庭成员都找不准自己的位置。
凭啥?
听话的总是吃亏?
在何家,还有个特别气人的现象,那就是:越不听话的孩子,越占便宜;越守规矩的孩子,越吃亏!
为啥会这样?
说白了,就是因为都在做好人,特别是老妈美心,不够明事理。
爹在世的时候还好,他是个明白人,早就说过,大女婿是养老女婿,以后家里他说了算,连外孙都姓何了。
所以,老大老二整体都很好,婚姻也很幸福。
可老三呢?
一开始上班,交的工资数额就不对。
后来,更是和欧阳宝单独出差,未婚先孕。
这时候,老大做得还算可以,既然你不按规矩来,那就没有嫁妆。
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特别是多子女家庭,大家都会有样学样。
结果呢?
后面就全乱了!
老五是家里不同意,就各种耍手段;老六更不用说,各种哄着老妈,违规操作不说,还差点被婆家讹一笔。
而这一切的乱套,是从爹去世,老四老五接班开始的。
按规矩,应该是老四接班,但老妈、大姐,还有奶奶都考虑到,老五傻一些,就让她接班。
这不就是典型的“谁弱谁有理”吗?
其实,这个安排本身没错,老四能力更强,可以有更好的未来,接班不见得是好事。
但问题是,处理方式不对!
不应该上来就说老五傻,所以让她接班。
而是应该先安排老四高考,让她知道自己有更好的出路,然后再让老五接班。
顺序换一下,效果完全不一样!
至少,给人感觉是先安排了老四,没有坏规矩。
既然一个家庭里,谁弱谁占便宜,谁不听话谁得到更多照顾,那谁还愿意老老实实守规矩?
后面三个女儿,各种作,各种自私,真是让人看得心梗。
太真实!
偏心毁掉一家人?
要说何家最大的问题,那还得是老妈美心的偏心。
爹去世的时候就说了,美心不能当家,她做不到一碗水端平。
奶奶在世的时候还好,毕竟奶奶明事理,是个定海神针,美心也不敢偏心得太明显。
可奶奶去世后,她就像没了老婆的苏大强,彻底放飞自我了!
自己的退休金,全补贴给了老六;老三做生意需要钱,问她借,她都不肯给。
奶奶去世时收的礼金,也全给了老六。
说实话,再有格局的人,看到老妈这么做,也会心寒的,更别说影响姐妹感情了。
后来,老三买老六婆婆的房子,买之前就打算做旅馆,却骗老六说是做早餐。
结果,又闹出了一堆矛盾。
为啥老三要这么做?
说白了,就是一种内心的不平衡。
她觉得老妈天天补贴老六,我骗她一下怎么了?
真是应了那句话:一个人得到了不该得到的东西,总会以另一种形式失去。
奶奶在世的时候,虽然家里也乱糟糟的,但总体还算和谐。
可奶奶去世后,剧情就开始往狗血的方向发展了。
致命!
偏心引发的灾难!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就是老六抢了老房子,把大姐、大姐夫赶出家门,直接导致姐妹彻底决裂。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老妈美心的偏心!
当初明明都说好了,大女婿是养老女婿,而且这些年,大女儿、大女婿也真的尽心尽责,房子应该是他们的。
奶奶在世的时候都提过,说家丽儿子结婚,就用这套房子。
可老妈偏心啊,就是不肯同意,结果就引来了后面的一系列灾难。
一个家庭想要和睦,一碗水端平真的太重要了!
父母但凡偏心太明显,兄弟姐妹之间,一定会有矛盾。
说实话,《六姊妹》这部剧,看得人又气又无奈,这不就是很多普通家庭的真实写照吗?
家庭关系,就像一盘棋,牵一发而动全身。
每个人都得找准自己的位置,父母更要公平公正,才能避免家庭失衡,最终走向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