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消息,美方公布豁免部分产品 “对等” 关税,特朗普称豁免是暂时措施,商务部长还表示将对半导体单独加征关税。这一动态,瞬间让中美关税谈判重回大众视野。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态度反复无常。他抛出以围堵孤立中国换取美国关税减让的条件,这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要知道,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联系紧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众多国家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美国妄图孤立中国,实则是逆全球化潮流而动。
特朗普还将贸易差问题与关税问题挂钩,声称高关税能缩减贸易逆差。但事实呢?自贸易战打响,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不仅未如他所愿减少,反而持续扩大。美国企业从中国进口的大量商品,因高关税成本大增,企业运营艰难,不得不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物价上涨,普通民众生活成本大幅提高。这足以表明,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真实目的并非贸易平衡,而是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遏制中国的发展。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施压,中方迅速且强硬地回应。多次强调在贸易问题上 “奉陪到底”“绝不接受不合理要求” 。这背后,是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更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具备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回旋空间。同时,中国积极拓展 “一带一路” 贸易,与沿线众多国家加强合作,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不会因美国的贸易霸凌就轻易妥协。
贸易(资料图)
美国实施的高关税政策,如今已让自身陷入困境。美国企业运营成本因关税大幅增加,许多企业不堪重负,部分企业甚至面临倒闭风险。例如,美国玩具店因成本暴涨被迫关店,润唇膏公司一年增加了 500 万美元的关税支出,还有企业主起诉美政府。这一系列现象,充分说明高关税政策对美国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物价上涨也让美国消费者苦不堪言,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市场受到抑制。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 2 月份美国贸易逆差仍达到了 1227 亿美元,高关税再次推升了消费品价格,鸡蛋价格同比上涨 159%,普通家庭年均将多支出数千美元。不仅如此,美国在国际上的声誉也因贸易战受损,欧盟、东盟等对美国单边主义不满,转而与中国深化合作,美国 “友岸外包” 战略受阻。美国如今可谓是内忧外患,在贸易战中骑虎难下。
贸易战开始后,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数据,无情地揭露了美国关税政策的不合理性。再看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因关税受到的损失,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美国普通家庭年均因关税多支出数千美元。这不仅让美国消费者生活质量下降,也影响了美国国内经济的良性循环。这些数据表明,美国的关税政策并未达到其预期目标,反而给自身经济带来诸多负面效应。
贸易(资料图)
中国应对贸易战有着充足的底气。庞大的国内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需支撑。即使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国内市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冲击。在积极拓展 “一带一路” 贸易方面,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新的贸易增长点不断涌现。中国制造业实力强大,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重要位置,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从基础制造业到高端制造业,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这是中国应对贸易战的坚实产业基础。
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合作对两国和世界都至关重要。贸易战没有赢家,持续的贸易摩擦只会让双方经济都遭受损失,全球经济也会受到负面影响。美国应认清现实,摒弃贸易霸凌思维,回到平等对话、互利合作的轨道上来。只有通过合作,中美双方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中美合作的意义更加凸显,双方应抓住机遇,通过谈判解决分歧,携手为世界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