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设备出故障,工人要先打电话、再填单、再找人处理,一台设备修下来,有时要耽误一天。现在扫码一填,维修那边5分钟内就响应了。”——江苏中誉电子设备厂维修主管 王工
一、问题出现:报修流程太复杂,效率低下江苏中誉是一家拥有130名员工的制造企业,主营电力控制设备的组装与检测。生产线上共有近百台大型设备,日常需要定期巡检和及时维修。然而,在去年上半年,他们的设备维护管理频频“掉链子”。
“最大的痛点是设备一旦出问题,现场工人不知道该联系谁,维修流程也不清晰。”王工坦言,过去的做法是工人手动填写纸质报修单,再由班组长汇总,报给维修主管审批,最后才指派维修人员。这一套流程下来,经常因为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问题设备长期停摆。
更严重的是,维修记录全靠手写,后续无法追溯,想分析哪些设备故障高发也无从查起。
“我们尝试找一些现成的工单系统,大多要开发,还要买硬件设备,成本太高,也太复杂。”在一次偶然的同行交流中,他们听说了草料二维码平台可以零开发搭建报修系统,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了改革。
二、方案落地:扫码报修 + 数据管理,一站解决草料二维码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二维码结合表单,快速搭建业务系统,无需开发和部署。对于中誉这种没有专职IT团队的制造企业来说,几乎没有学习成本。
1、一设备一二维码,扫码报修每台设备贴上唯一的二维码,工人只需掏出手机微信扫码,就能直接打开报修页面:报修人自动识别手机号、定位,姓名填写后无需重复填写,故障详情(电控故障、电机卡顿、异响、漏油等)可通过语言直接录入,系统会自动识别成文字,添加上现场照片提交即可完成报修。
报修表单中的字段,都可以在草料后台进行配置,无需懂技术,业务人员自己直接拖拽表单组件就可以完成制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可以根据故障情况,增加下拉选项,方便工人填表时可以快速选择故障原因。
王工说:“现在工人习惯了,发现问题先扫个码,维修那边立刻就能看到。”
草料二维码平台支持消息通知,报修表单提交后,指定的维修人员可在微信中立即收到提醒:
报修设备编号
故障说明
故障位置
报修人
故障照片
维修人员完整维修整改后,直接在报修记录的下方填写整改记录,如维修时间、是否修复成功等,把维修进入更新为“已整改”,记录整改的全过程。还可以@验收人员进行验收,形成闭环。
后台自动汇总所有报修记录,无需人工录入,大大减轻管理负担。
过去所有报修数据都在纸质单上,丢了、看不懂、难统计。现在所有数据都在草料后台自动汇总,王工可以在月底导出报修数据,形成清晰的表格和趋势图:每月报修次数、故障的处理进度、报修最多的设备编号、故障类型分布、平均响应时间、维修时长。
这些数据让设备主管第一次有了“看得见”的维修趋势。对高发故障的设备,他们可以提前安排预防性维护,避免停机损失。
“我们现在每个月都会开一次设备分析会,全靠草料的数据台账。”王工说。
除了在电脑后台,扫描二维码也能看到故障的数量和处理进度,快速了解待整改的故障。
这些数据有存档要求,使用草料后,存档记录变得是否的规则。在草料后台将故障上报和整改记录直接导出为PDF文件打印后就能进行存档,谁上报的故障,谁在什么时间做的维修都清清楚楚,再也不用担心检查。
据中誉内部统计:
报修平均响应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10分钟以内
整体维修时长下降35%
报修流程透明化,员工满意度明显提高
工厂无需购买任何硬件,仅用草料二维码+打印二维码,实施成本几乎为0
而且草料二维码提供的功能还有扩展性,他们后续计划将巡检流程也纳入草料平台,形成“巡检-报修-维修”全链条数字管理,并制作成数据大屏。
这类通过二维码+表单+微信提醒+数据台账组合而成的报修系统,天然适合企业小规模信息化建设,尤其是以下这几类企业:
没有专门的IT团队,想轻量数字化的工厂和物业园区
有设备报修、维护流程但流程不清晰
希望统计数据、但无管理工具支撑
草料二维码的优势就在于:
操作简单:微信扫码即用
配置灵活:所有字段和流程都能自定义
无需开发:业务人员通过修改模板或是自由组合功能就能搭建完成
成本极低:免费可用,升级功能也远低于传统系统
六、后记“有时候一个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工具选得不对。”王工回忆整个项目落地的过程时说:“我们没换系统,也没买设备,只是用二维码把每个环节串起来了,效率就上来了。”
对于像中誉这样的制造企业来说,这种简洁而实用的方式,或许正是数字化转型的理想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