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梅大爷攥着发黄的购房合同,站在洛阳街头空荡的商铺前老泪纵横。2014年他花446万买下200平商铺,2018年又被开发商忽悠追加438万,十年间搭进884万血汗钱,换来的竟是法院查封令!

图片来源网络
一纸合同背后的惊天骗局
2014年2月签合同时,没人告诉他商铺早被开发商抵押给银行。直到法院查封,梅大爷才惊觉:自己2014年买的商铺,开发商同年9月就偷偷抵押套现。更荒唐的是,2018年开发商以"面积不达标"再骗他补交438万时,银行竟无人提醒商铺早已是"抵押物"!
银行睁眼瞎:收钱时积极,出事甩锅快
银行明知开发商抵押清单里有已售商铺,仍痛快放贷。购房合同备案系统和抵押登记系统明明能联网核查,却集体"装瞎"。等开发商爆雷,银行却高喊"抵押优先",把烂摊子甩给老百姓。这哪是金融机构?分明是资本豺狼!
法律漏洞成吃人黑洞
法院判决书承认梅大爷购房早于抵押登记,却以"程序合法"为由维持查封。《物权法》护着银行,《消费者权益法》护着百姓,两法打架却要普通人买单。开发商用业主的钱还贷,银行拿业主的房抵债,法律空子成了资本盛宴的餐桌!
梅大爷的遭遇不是个例。当开发商能"一房两卖",当银行把风控当摆设,当法律程序沦为资本工具,每个普通人的财产安全都危如累卵。这事不能止于老人维权,必须倒逼监管升级:购房款全程监控、抵押信息强制公示、恶意抵押入刑!别让老百姓用一辈子积蓄,给资本游戏交学费!
坑的就是退休老头老太太,这个投资那个理财,这个保险那个股票,这个黄金那个古董,这个字画那个纪念币!谁叫老头老太太钱多的花不清咧,舍不得给儿子儿媳,舍不得给孙子孙女,都给了卖保健的小杨小马小牛小苟……!搞销售的一看就知道,这是优质客户,
很大可能,银行和开发商合伙,私下刮分搞钱。
老不死能有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