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讨】以数智技术赋能贵州红色文化传承

天眼新闻 2025-04-10 00:11:37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宝贵财富,蕴藏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立足文化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写好立意高、寓意深、创意新的贵州红色文化新篇章,需要紧紧抓住数智化新机遇,构建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有力促进贵州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新时代,以文化数字化建设为依托,将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有机融合,探索红色文化传承新路径,塑造新的文化产业,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红色资源丰富,从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到四渡赤水的战略奇迹,贵州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在数字化背景下,以数智技术赋能贵州红色文化,有助于在新时代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贵州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数智构筑文化产业新业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红色文化正借助数智技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形成了“文化+”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数智技术推进“文化+旅游”实现深度融合,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通过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虚拟现实(VR)等技术,全景复原红军长征途中抢渡乌江、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等场景,让观众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数智技术助力“文化+教育”不断创新,通过虚拟课堂、互动问答、在线讨论、数字研学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培养青年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精神。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是数智技术赋能贵州红色文化传承的基础。贵州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址、文物和文献资料,这些资源大多分散在各个地区,且部分资源因年代久远面临损毁的风险。运用三维扫描、高清摄影、VR等数字化技术收集、修复、整理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资料,能对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做到有效保护和永久保存,促进红色资源的信息共享与持续利用。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针对数字化文物、文献资料开展数字化扫描和建模工作,实现了对于馆藏珍贵革命文物的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随着贵州红色文化数据的积累,可以尝试探索构建全域红色文化数字孪生系统,将全省范围内的红色文化遗址、文物、文献等资源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数字化映射。通过高精度3D建模、激光扫描和遥感技术,实现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动态监测和虚拟复原,为红色文化研究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也为文化旅游、教育传播等领域提供沉浸式体验平台。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贵州持续完善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法规制度体系,出台《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贵州省红色资源认定标准》等文件,统筹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工作与国土空间、环境保护、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相协调,并着眼顶层设计,建立省级红色资源数据库,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对相关资料予以保存和展示,实现红色资源信息共享和开发利用。

数智打造红色文化创意新产品。数智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展现了其独特魅力和应用空间,为人们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体验。通过尖端科技设备,人们获得全方位的视觉和听觉体验,沉浸其中。通感刺激不仅加深了人们的印象,也显著提升了传播效果。通过打造一批数字化的沉浸式红色文化节目,推行新颖的展陈布展方式,引入情景体验、密室逃脱等互动环节,让参观者转化为场景中的角色,从而大幅提升贵州红色资源的吸引力。同时,借助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互联网媒体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作用,发挥大数据在准确定位用户群体的优势,及时了解并掌握游客、观众、浏览者的喜好偏向,更加精准地进行作品创作、渠道传播、市场营销,不断提高红色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效益。贵州的红色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如红色建筑、红色人物、革命故事等。遵义会议会址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可以从其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汲取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灵感,将红色基因融入文化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使其更贴近民众生活,设计红色主题的家居用品、文具、服饰等,让红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针对年轻一代群体,可以通过创新的形式拉近红色文化与他们的距离,开发融入红色元素的文创食品,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兴趣。这种创新不仅让红色文化更生动有趣,还能成为年轻人社交分享的热点,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

数智开拓红色文化育人新格局。红色文化为数智技术发展厚植了文化内涵,数智技术的创新理念又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活力与生机。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定革命文化教育的政治立场,让革命文化育人的底色更加鲜明。高校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历程、革命精神与光荣传统,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导向和激励鼓励作用,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搭建在线教育平台,依托慕课、雨课堂等App开展在线教学,进行线上直播教学、共享视频课程录制等,帮助学生更为主观地了解红色故事,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向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者,继而激发其传承自觉与践行自觉。同时,运用数智技术创设虚拟课堂空间,让学生在视、听、触的虚拟仿真环境中体验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在沉浸式教学场景的支撑下确保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与教学深度,营造更加具备临场感和体验性的教学氛围,推动红色文化入眼入脑又入心,提升红色教育的向心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教师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发挥着知识传递、价值引领、思想教化等作用,是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核心力量。做好红色文化育人工作,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强化教师的红色文化认知,定期组织教师赴红色教育基地、党校培训中心等开展学习,通过对教师的现场教学、课程培训、理论考核、实践体验等,帮助教师深化对红色文化教育的理性认同与情感认同,培养其坚定政治立场和深厚理论素养,提升红色文化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加强教学研究,定期开展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学术论坛、实践研学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搭建思政课集中备课平台,通过集体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帮助教师掌握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的策略和技巧。构建常态化的教师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将红色文化育人效果纳入教师评价范围。

贵州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呈现出勃勃生机,数智技术为贵州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探索数字智能技术与贵州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模式,持续提升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度,不断增强贵州红色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让贵州红色文化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黄洋单位_贵州医科大学 贺婷单位_贵州财经大学 本文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来源/《当代贵州》2025年第15期

作者/黄洋 贺婷

海报制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伊伊

一审/刘跃

二审/郎艳林

三审/吴文仙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