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多,这场冲突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每一次战况的变化都像一块巨石砸入舆论池塘,激起层层涟漪。而如今,进入第四年的这场战争依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那些曾经被占领、又被夺回的土地,那些因战火而流离失所的人们,那些不断更新却始终模糊不清的数据,全都在提醒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也远比想象中复杂。
回到2022年,我们先来看看那一年发生了什么。当时,俄罗斯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攻势,用一个月时间拿下12万平方公里土地。这是什么概念?大致相当于三个台湾岛面积!有人说,这种速度和效率让人看得瞠目结舌。但别急着惊叹,就在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事情很快发生逆转。补给线过长、战略漏洞百出,再加上乌克兰迅速得到西方国家援助,一波猛烈反击竟收复7万多平方公里失 地。这是个什么操作?明明开局这么顺风顺水,却后劲不足,被对手打得节节败退,说白了就是低估敌人、高估自己。
可即便如此,到2022年底算总账的时候,俄罗斯还是赢了一点,占据约6。4万平方公里新领土。如果再把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的17万多平方公里加进去,那可不得了全球版图都有点变样。不过,你要真觉得这是胜利,我只能说你太天真。一边是战果累累,但另一边呢?经济制裁扑面而来,各种内部矛盾暗流涌动,还扯出了无数士兵家属哭诉孩子牺牲的视频。这叫什么好事?
到了2023年,两国直接陷入胶着状态。有专家形容这一年的交锋叫绞肉机式消耗,听起来是不是特别血腥暴力?但事实就是这样残酷。据统计,这一年俄军只新增控制584平方公里土地注意,是不到600,不是6000!你能想象吗,从之前一个月推进12万,到现在一年才推几百,这是啥速度啊?!与此同时,大量人员伤亡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有媒体甚至用尸横遍野这样的词语来描述双方阵地上的惨状。关键问题是,无论谁付出的代价更高,都没有改变整体格局:俄罗斯保持微弱优势,而乌克兰则靠西方武器死撑阵脚。两败俱伤恐怕已成最贴切的标签。
如果说前三年的拉锯还只是预热,那么来到2024年后局面似乎有点变化。据报道,由于实施军事改革和调整战略部署,今年以来俄军作战能力明显提升,在短短几个月内新增控制4000余平方公里区域,相较前一年翻七倍以上。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普京政府终于认清现实,不再迷恋大跃进式闪电战,改走稳扎稳打路线。当然,即便如此,对比首年度狂飙突进时占领的大块头地盘,如今这种成果仍显得小巫见大巫。难道真的如网友调侃:虎头蛇尾,现在连条小蚂蚁也懒得踩?
讲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这些冷冰冰的数据背后,人呢?我跟你讲,人命才是真正触动心灵深处的话题。截至目前,据联合国发布的信息显示,两国已有59万人因战争死亡或受重伤;超过1000万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黑海沿岸那些富饶田野逐渐荒废,欧洲粮仓的名号早已荡然无存。不仅如此,大量年轻劳动力加入前线征兵,使社会各领域出现空缺问题,还有不少家庭因此破裂分崩离析!一句话总结,就是苦的是老百姓!
其实,每次看到新闻里的画面我都忍不住揪心:楼房炸塌、电网瘫痪、大街上无人敢行走!这些景象简直不像21世纪该有的人间生活。我试想,如果今天咱们还能安安心心刷手机吃外卖,可远在东欧某村镇里,一个普通农民正站在自家烧焦的小麦田旁默默垂泪,该有多讽刺?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类似这样的持久性冲突绝不是首次遇见。从叙利亚内乱到阿富汗撤军,再到如今俄乌僵持,每一次都是旧痛未愈,新疤又添。然而相比以往不同的是,当初轰轰烈烈宣布援助计划的一些西方大佬,现在也开始坐立难安。本身经济疲软通胀飙升,再继续砸钱帮助别人显然越发吃力。因此近年来频繁传出关于北约成员内部意见分歧、小范围利益交换等消息,让原本单纯支持哪方输赢的问题更加扑朔迷离。
所以说到底,为何要拖延至此非争个鱼死网破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