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何婧 统筹/王梅梅】11月19日,在日本东京的标志性建筑东京塔旁的芝公园一角,6830双黑色布鞋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地面上,以祭奠6830位惨死于日本的中国劳工。
据了解,今年是二战中被强掳至日本的中国劳工死难者遗骨被发掘70周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民间发起对日索赔,要求日本政府谢罪赔偿。
新华社视频截图
1
6830名劳工因非人折磨惨死异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大量从国内征兵,以至本国劳动力短缺。为此,日本内阁于1942年11月27日正式通过了从中国“输入”劳工的决定,作为维持战时的经济体系的解决方法。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为弥补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采取“以战养战”的政策。日军强制掳往蒙古、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南洋等地,为当地企业工作或从事军备工作的中国劳工。其中被送往日本本土的约有四万人,多从事矿场、土木工程和港口等工作。
在被奴役关押时,中国人遭受到种种非人折磨,很多人累死、冻死、饿死。有的人因不满非人待遇而挑起暴动,遭到日军强力镇压。最新出版的档案汇编中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劳工每天劳动10至12个小时,有的长达16个小时。这些中国劳工平均5个人就有1人被夺去了生命。据日方资料统计,仅在日本死亡人数达6830人。
1949年,大批在“花冈暴动”中牺牲劳工的遗骨在日本秋田县花冈被发现。此后,以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和中国被强征劳工死难者共同慰灵执行委员会为代表的中日各界人士为在日本搜寻、发掘和送还劳工遗骨做了大量工作。据统计,1953年至1964年,共有2300余具遗骨被送还祖国怀抱。
2014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档案汇编》出版首发暨座谈会在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34282位被强掳的中国赴日劳工名录首次发布。
2
近年来,中国民间发起对日索赔
近年来,为了为受害者讨回公道,中国民间发起对日索赔,要求日本政府谢罪赔偿。
根据被掳中国劳工代理人朱春立介绍,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劳工对日索赔诉讼,在日本全国各地展开,从北海道到九州,在中国劳工遭到奴役的地方,他们将加害者告上法庭,用了10年时间,将二战中国劳工的历史完整地揭示给世人,将加害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北京来找我的二战受害劳工比较多。记得一次有9位劳工和家属找我,因为人多只好在院里席地而坐,午饭时他们就从帆布包里拿出自带的大饼充饥。当年我见到的受害劳工,如今绝大多数人已离开了人世,我感到很惭愧。他们没有听到日本政府的‘谢罪’声音,也没获得日本政府的赔偿。”回顾九十年代开展民间对日索赔运动时,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深有感触。
2017年11月27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致函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并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就当年制订强掳中国劳工的“政策”进行反思,为此“政策”给被掳往日本的中国受害者带来的灾难进行谢罪和赔偿。
同日,包括日本国会议员在内的日本各界有识之士在日本参议院第一议员会馆举行集会,呼吁在二战中强征中国劳工的相关企业和日本政府全面解决此问题。
当天到场的国会议员纷纷表示,加害企业以及日本政府都要以史为鉴,正视历史,反省曾犯下的罪行,向受害者作出真诚的谢罪以及应有的赔偿,切实推动日中关系一步步走向正常轨道。
3
中国驻日大使馆官员称应避免悲剧重演
今年11月19日,在日本东京的标志性建筑东京塔旁的芝公园一角,6830双黑色布鞋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地面上,以祭奠6830位惨死于日本的中国劳工。
在中国农村,有让死者穿上布鞋进行吊唁的习俗。组织方中国被强征劳工死难者日中联合慰灵实行委员会希望借助慰灵法会、送布鞋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醒中日两国人民勿忘历史,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在公园的墙上,挂着一条白底黑字的横幅,上面写着“中日人民共同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红船杂志注意到,在十年前,东京芝公园也曾举行过祭奠活动。除了摆放在地上的6830双布鞋外,广场上竖起的黑色幕布上密布着已知的6830个死者的名字。
当日,来自中国的被掳劳工幸存者、劳工遗属和日本友好人士约200人出席。横挂在布鞋上方的横幅上写着“劳工血泪,不能白流。劳工血债,必须偿还。还我父亲,还我遗骨。”
今年11月18日,在东京市内的日莲宗一乘院内也举办了祭奠活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杨宇出席祭奠活动时表示,中国劳工的悲惨遭遇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等亚洲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一个缩影。
他认为,日方应正确认识和对待那段历史,深刻汲取历史教训,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当前中日关系总体保持改善发展势头,面临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机遇,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希望双方继续从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遵循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推动中日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为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资料来源: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