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国产剧导演放过“母亲”这个角色,现在国产剧就剩恶毒母亲了

娃娃说八卦 2024-05-29 06:38:02
那是一个无比动人的周五夜晚,我怀着热切的期待,刚刚走出影院,观看完由实力派演员海清倾情演绎的感人电影《我本是高山》。

漫步在星光璀璨的街头,我内心充满复杂情绪,心中的疑惑久久无法散去。

这部源自于张桂梅老师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竟然选择了全然颠覆原著事实,塑造出一个“酗酒恶母”的角色形象,实在让人费解。

我实在无法理解导演这样做的意图何在?

回想起几年前,我曾有幸观赏过一部深入人心的纪录片,生动地展示了张桂梅老师在大山深处创办民办女校的艰辛历程。

那时的她,是一位坚定执着、充满爱心的教育家,她怀揣着一个伟大的梦想——要用自己的力量,一个个将那些深山里的女孩们拉出困境,赋予她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帮助她们发掘生命的价值,展现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风采。

然而,这部新近上映的电影却对原有事实进行了彻底的扭曲。它不仅将那些原本渴望学习、怀抱理想的女学生,描绘成了不爱学习、爱逃课的叛逆少女;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它将这些女学生家长的形象,全部集中到了母亲的身上——酗酒成性、脾气暴躁,甚至还虐待亲生骨肉!。

当我看到这样的描述时,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这些女学生平时究竟是如何在身无分文、环境贫困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翻越几座大山,前往城市“逃课闲游”的呢?据我所知,在深山那样的偏远地区,即使购买日常用品也十分不便,出门一趟往往比干活还要辛苦。

最令我难以释怀的是,当事人张桂梅老师如今依然健在,而我之前看过的那部纪录片中已经生动再现了那些深山女孩求学之路的艰辛。

她们的父亲大多数都是酗酒糊涂虫,很少关心家庭事务,而母亲则是勤劳坚韧的好母亲,是家中的顶梁柱正因遇到张老师,这些女孩的命运才得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在这部新近上映的电影作品中,编剧们竟然为了刻意渲染"彰显张老师对女性的救赎"的主题,竟不惜扭曲事实,将父亲的形象完全颠覆,将母亲刻画为嗜酒如命、暴力对待子女的"毒母"角色。

当我目睹如此荒诞不经的情节设定时,不禁感到怒火中烧,失望至极!

我不禁扪心自问:导演们如此行径,难道就没有考虑到那些真实事件的当事人在观看此片时会再度受到心灵创伤吗?那些尚在人世的深山女孩们,倘若她们有幸目睹自己曾日夜操劳的亲生母亲在影片中被塑造成嗜酒虐待自己的"恶毒母亲",她们又如何能够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呢?

身为一名普通观众,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些改编背后的意图所在。若说这是为了所谓的"戏剧张力",那么这种解释未免过于牵强附会。

为何我们不能以真实的笔触去还原张老师与那些女孩们的亲身经历呢?她们求学之路的艰辛以及张老师无私奉献的关爱,难道不足以让人为之动容吗?

我内心深处更多的是义愤填膺。导演们如此肆无忌惮地歪曲事实,不仅深深伤害了那些尚在人间的当事人,更是对所有母亲形象的一种侮辱和嘲讽。

我实在无法忍受这种缺乏基本同情心和道德底线的导演操守。

遗憾的是,如今在国内的影视作品中,将矛头指向母亲、塑造"恶毒母亲"形象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令人不胜其烦。例如,近期备受赞誉的古装剧《田耺记》中,那位奶奶便堪称是一位典型的"恶母"代表。

她牢牢掌控着家庭的经济大权,对女主角及其母亲一家百般刁难,强迫他们辛勤劳动以赚取生活所需,甚至不时大打出手、口出狂言进行谩骂作为一位年过花甲的长者,她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在我们重温古装电视剧《星汉灿烂》程少商的母亲角色时,不禁感慨万分,这位母亲的经历令人哀婉叹息不已。为了与家中的老太太争夺地位,她竟然毫不犹豫地牺牲掉了自己的亲生女儿程少商,让她在家庭中饱受冷落和虐待。

身为母亲,她对女儿的关爱严重缺失,堪称失职至极!可怜的程少商自幼便失去了母爱的滋养,进入青春期后,更是遭受他人的欺凌和压迫,甚至连她的父亲都对此袖手旁观,无所作为。

近期热播的宫廷剧《宁安如梦》中的姜雪宁的母亲,同样是一位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她被迫与小妾交换孩子,含着泪水将亲生的女儿姜雪宁赶出家门,尽管后来意识到自己犯下大错,却已经无法挽回,只能在一旁冷眼相看,看着姜雪宁在家里遭受非人的待遇,甚至不时受到谩骂和侮辱。

当我们看到这些“恶母”形象时,心中充满了愤怒。这些母亲在剧情中所做出的行为固然令人震惊,但她们大多数都是出于无奈,别无选择。

她们生活在一个男性主导、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环境中,被家庭矛盾和各种冲突所包围,难以挣脱。

观看完这些影视作品之后,我感到无比愤懑。尽管剧中这些母亲的行为令人震惊,但她们大多数都是被逼无奈,别无选择。真正的罪魁祸首,往往是那些几乎处于“隐形”状态的父亲们。

以《星汉灿烂》中的程少商的父亲为例,作为一家之主,他本应用心经营家庭,保障妻女的幸福安全。然而在剧中,他从未为家庭作出明智的决策,对妻子和女儿遭受的冷落和虐待视若无睹。

即使在离家十多年后归来,面对女儿如此悲惨的命运,他也只是在事后痛哭流涕,指责妻子“心狠手辣”,却从未有过保护女儿、拯救妻子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作为一个所谓的男子汉和父亲,他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失职渎职。

同样地,在热播剧集《宁安如梦》中,主人公姜雪宁的父亲,不幸成为一个对家事漠不关心、形同“隐形人”的存在。目睹妻子被迫做出种种丧尽天良之事,他却只是在一边闪烁其词、闲聊琐碎,无力为家人排忧解难、伸张正义。

这些家庭顶梁柱的“缺席”,无疑就是使得母亲陷入绝境、子女饱受创伤的罪魁祸首。作为一家之主,他们本应给予妻子孩子更多的关怀与呵护,而非对家庭事务置若罔闻、视而不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众多影视作品中却常常将他们刻意“隐匿”,反而将所有的火力集中于柔弱无助的母亲身上,将她们描绘成“恶毒母亲”的模样,这无疑是一种极不公正且充满恶意的伤害与诋毁。

当我看到这些影视作品中对母亲形象的歪曲与贬损,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失望与愤怒。我实在难以理解,为何导演们总是对母亲这个角色如此轻车熟路地进行戏谑?为何要不惜夸大和误解事实,将原本已经背负沉重压力、历经磨难的母亲们贬低为“恶毒母亲”的形象呢? 。

或许,在某些导演的思维定势中,他们认为这种极端化的塑造方式能够更加引人注目,制造出所谓的“戏剧冲突”以吸引观众的目光。

然而,他们有没有想过,每次塑造出这样的“恶母”形象,都将会使多少现实生活中的母亲们遭受无端的伤害与质疑呢? 。

以这部《我本是高山》为例,那些曾经得到张桂梅老师救助的大山深处的女孩们,如今已然步入中年,而她们的母亲们则更为年老体衰。

试想,如果她们发现自己的亲生母亲在影视剧中被描绘成嗜酒虐待子女的“毒母”,她们又如何能够承受这样的打击呢? 。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纪录片中,那些母亲们尽管生活艰辛,但始终含辛茹苦地抚养女儿,是女儿求学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她们的形象绝对不容许被如此扭曲与丑化!

于我们的现实世界,无数母亲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及家庭矛盾带来的疲惫,身心皆已筋疲力尽。然而,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却未能给予这些母亲足够的同情与理解,以温暖人心的笔触展现出真实的母性光辉,取而代之的却是把母亲刻画为“邪恶”的形象,以此换取影片经济效益的提高。

对此,我深感遗憾!作为一名热衷影视创作的专业人士,我坚信,一位杰出的影视导演应当拥有更加深入骨髓的同理心,对母亲这一伟大角色进行深度审视,透过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家庭困境,去体悟他们的无助与痛苦,而非仅仅停留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中,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否定甚至妖魔化因此,我由衷地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影视作品能够以更加真实、立体且富有人性化的手法,重新塑造母亲的形象。

母亲,无疑是人类社会中最为艰难、最为辛劳的角色。她们不仅需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负,包括操持家计、处理家务琐事,还需肩负起教育子女、培育英才的重大责任。

尤其在传统社会环境下,她们往往处于社会边缘地带,挣扎在重重束缚之中然而,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母亲们对子女的爱始终如一,纯真而执着例如,张桂梅老师,她用自己的双手和无私的爱,拯救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大山深处的女孩;再比如,《田耺记》中的女主角母亲,她含辛茹苦地抚养女儿长大,即使面对虐待也毫不退缩;还有《星汉灿烂》中的程少商母亲,尽管因为各种原因犯过错,但她对女儿的爱从未改变。

母亲们的爱是如此的细腻入微,感人至深。她们所付出的一切,即使存在错误,也往往是出于无奈和迫不得已。因此,影视作品应当以更加充满同情心、更加温暖人性的笔触,去还原母亲形象的真实面貌。

我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在银幕上看到更多立体、人性化的母亲形象,感受她们的艰辛、她们的深情厚意、她们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唯有如此,影视艺术才能真正走进广大民众的生活,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散发出生命的温度。

总之,身为一名普通观众,笔者衷心地期盼国内影视剧行业能够从繁重的“母亲”人设中抽身而出,不再将她们刻画为“恶毒”形象,而是以更加温情脉脉、敬意满满的视角来描绘母亲们所经历的困苦和她们的无与伦比的伟大。

0 阅读:0

娃娃说八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