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记者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张国强突然打开了他的手机相册,展示了一张蓝天白云下高高耸立的氢基竖炉的照片。
“这不仅仅是一个装置,它代表了一场氢冶金革命,想象一下,我们正在用清洁能源取代传统的碳冶金,这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他难掩兴奋地说道。
氢冶金的变革之旅去年7月,张国强到访河钢集团张宣高科科技有限公司,亲眼见证了氢冶金的革新。
他拍下了这张氢基竖炉的照片,并将其分享在手机相册里。
每当展示给别人看时,他总是充满骄傲地说,“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我们对绿色未来的承诺。
氢冶金作为一项崭新的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碳冶金工艺。
传统的冶金方法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氢冶金则以氢气为还原剂,大幅度减少了碳排放,且产品质量更加纯净。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行业,张国强将自己视为一名探索者。
每一次调研,每一张照片,都是他探索氢能世界的重要记录。
合作创新:破除技术瓶颈的新思路在氢能行业,尽管有很多公司单打独斗,技术瓶颈始终是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对此,张国强有自己的看法:“单打独斗可能走得快,但只有合作才能走得远。”在他的推动下,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与张宣科技签署了一份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氢能应用场景、绿氢生产和氢能装备制造领域展开了多方位的合作。
通过这种跨企业的合作,氢能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和提升。
过去,一家公司需要数年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如今通过资源共享和技术协同,时间大大缩短,效率显著提升。
张国强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合力创新,才能真正打破氢能发展的瓶颈,迎来产业的春天。
构建氢能“朋友圈”:联手发展降本增效合作不仅仅停留在两家企业之间。
在张国强的努力下,一个由30余家企业组成的氢能“朋友圈”正在逐步成形。
这些企业覆盖了制氢、氢燃料电池零部件和整车制造等各个环节。
通过协同合作,这些企业共同研究氢能开发和应用,推动研发成果的转化和落地。
不仅如此,这些企业还通过专利共享,共同向行业传递技术经验。
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让氢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减少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
氢能产业的降本增效,正是在这种开放合作中逐步实现的。
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氢能产业加速发展张国强的手机相册里,不仅记录了调研的实地场景,还有无数笔记和建议。
他们的科技创新如何转化为实际成果?
答案就在于他们不断为企业提供支持,帮助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张国强把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强化和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目标是优化创新政策,完善创新资本支持体系,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通过这些举措,他希望为氢能领域企业的发展带来切实的帮助。
让未来更绿:数据与行动的结合根据数据显示,氢能的普及将大幅减少碳排放,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
张国强强调,数据只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行动。
正是这些点滴积累的行动,让氢能产业在稳步前进。
他表示:“我们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未来他还将继续聚焦氢能企业的需求,从财政支持到政策优化,积极建言献策,为氢能领域的发展献计献策。
当张国强打开他的手机相册,与记者分享那些充满科技感的照片时,他不仅展示了氢能技术的进步,也传递了一种追求绿色未来的信念。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关于创新、合作以及绿色发展的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行业的进步,更看到了无数人为之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未来是绿色的,也是充满希望的。
在张国强和无数行业先锋的引领下,氢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是一场技术与合作的盛宴,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正如张国强所说:“只有合作才能走得更远,我们一起,全力以赴,迎接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