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最牛”母亲,54岁赴法勤工俭学,培养了4位中央委员

方圆君喜欢阅读 2024-08-01 01:49:03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且伟大的老妇人,她虽然出生在万恶的旧社会,但却勇于打破封建的枷锁,积极投身到中国的革命浪潮中。

尽管她年过半百,却毅然赴法勤工俭学,与热血青年们一起,努力寻求一条救亡图存之路,因此还被称为是——20世纪“惊人的妇人”。

她一生虽从未入党,却培养出了6名优秀的革命者,其中4人还是中央委员,2人是政治局常委……

她就是被后人尊称为“女中豪杰”、“革命母亲”的——葛健豪!

说起‘葛健豪’,可能很多读者都会比较陌生,但说起蔡和森、蔡畅,大家就都很熟悉了,而葛健豪正是他们的母亲。

葛健豪,1865年8月17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一户官宦之家,其父葛葆吾原为湘军参将,后来又担任过盐运使一职;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家族还与曾国藩家族、王廷钧家族被称为是当地三大望族,而且三个家族之间还保持着紧密的联姻关系。

由于家庭条件优渥,葛健豪从小便接受到了良好地教育,而她更是立志要成为“花木兰”那样的巾帼英雄。

然而,由于她的父亲与永丰镇的蔡寿嵩早年曾在湘军中任职,两人早就定下了“娃娃亲”,于是,在葛健豪16岁时,她不得不出嫁到永丰镇,与蔡蓉峰结婚。

当时蔡家生活红火,家境殷实,葛健豪在这里的生活水平整体还算不错,两人结婚后不久便有了爱情的结晶,夫妻生活幸福。

然而,随着相处的时间越久,夫妻俩的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两人不同的思想观念,更是使矛盾越来越深。

葛健豪虽然出身在旧社会,但她却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尤其是进步的革命思想。但蔡蓉峰却是一个典型的被封建思想禁锢的旧知识分子,他不但不愿意接受进步思想,还多次阻止子女们追求进步。

1911年10月,国内爆发了推翻王朝专制统治、建立共和政体的“辛亥革命”。一时间,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席卷了中国大地。

一天,蔡和森从城里回到家中,向母亲宣传了先进的革命理论。

儿子所言,让葛健豪大为触动,当即便拿起剪刀剪下了旧社会妇女梳在脑后的圆形发髻,并决定不再给小女儿蔡畅缠足。

很快,葛健豪的行为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就连她的丈夫蔡蓉峰也认为此举有损封建礼教,是典型的荒唐行为。不仅如此,他还多次斥责经常外出的蔡畅,让她乖乖待在家中,不许外出。

尽管丈夫对此很不高兴,但葛健豪也不是那种被“三从四德”束缚的旧社会女性,她也有自己的思想。于是,葛健豪给丈夫写了一则言志联:

遵一家教,从三代言,不出闺房半步,小奴家何苦束手就缚;

学五车书,练两手技,闯荡江湖万里,新女性岂能宰割任人。

葛健豪此对,不仅是反对丈夫,更是反对封建社会对女性的禁锢。

事实上,对葛健豪的革命思想影响比较大的,还是她的好姐妹——秋瑾,即我们上文提到的王廷钧之妻。

她们都是深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妇女,因此,她们常聚在一起谈论婚姻、女权、时局等问题,使葛健豪常感到耳目一新。

1907年,秋瑾同志在绍兴壮烈牺牲,葛健豪闻讯后悲痛不已。此后,她经常带着孩子们凭吊这位巾帼英雄,并多次给她们讲秋瑾烈士的故事,以此来激励孩子们向她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人民有用的人。

从1908年后,葛健豪家中便事故频发,家境瞬间败落,孩子们无法继续上学,只得四处谋生,蔡麓仙摆摊做小生意、蔡和森去当学徒,年纪尚小的蔡畅则留在家中帮助母亲操持家务。

但葛健豪知道,想要孩子们将来有出息,就必须得接受教育。于是,她毅然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嫁妆,全力供孩子们上学。

1919年前后,国内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蔡和森及其他湖南有志青年纷纷来到北京,为赴法勤工俭学事宜积极奔走。在争取到名额后,蔡和森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希望母亲也加入到赴法勤工俭学的队伍中来。

对于儿子的建议,葛健豪最初是比较犹豫的,因为此时的她已经54岁了,精力与学习能力远不及这些热血青年们,如果去到法国的话,担心会拖大家后腿。

但葛健豪又想到,自己的好姐妹秋瑾、唐群英也曾留学过日本,她们都是思想进步的革命者,更是她的榜样,如果能到国外学习先进的革命思想的话,对自己也是比较好的。

于是,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葛健豪还是决定踏上赴法勤工俭学的旅程。

1919年12月下旬,葛健豪与儿子蔡和森、蔡畅,儿媳向警予等50名学生作为第九届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从上海乘坐邮轮,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最后,经过长达35天的海上航行,葛健豪一行于1920年1月30日正式抵达法国。

在法的4年时间里,对于年纪大、记忆力差,又没有外语基础的葛健豪来说无疑是困难重重,但她没有气馁,而是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刻苦攻读法文。

她从一个个单词学起,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的学习,最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她不仅能熟练地用法文对话,还能读得懂法文报刊和书籍。

1923年秋,葛健豪回国后,除了要照顾孙儿孙女外,她还积极投入到湖南的妇女解放运动中。

然而,革命始终是要流血牺牲的。大革命失败后,她的二儿子蔡麓仙和三儿媳向警予先后为革命牺牲,1931年,第三子蔡和森又不幸在广州遇害。

1932年,她的丈夫蔡蓉峰又去世了,67岁的她与大女儿蔡庆熙、孙子蔡博,外孙女李特特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

由于家人没有将蔡和森牺牲的消息告诉她,因此在她临终前,还一直问女儿庆熙:“和森、咸熙(蔡畅)有信回没有?”

1943年3月16日,葛健豪与世长辞,享年78岁。

葛健豪虽不是党员,但她的一生却始终心系革命。在白色恐怖笼罩之下,她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党的地下工作,不畏艰险地投身于革命与解放事业,为党哺育了一批优秀的革命儿女。

在她的精心培养下,其家中更是走出了6位优秀的革命者:蔡麓仙、蔡庆熙、蔡和森、蔡畅、向警予和李富春。

其中,蔡和森是中共第二届至第六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和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儿媳向警予是中共第二届至第四届中央委员;女儿蔡畅是中共第七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同时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领导者。

女婿李富春是中共第七届至第十届中央委员,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奠基者和组织者之一。

可以说,他们一家在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对此,毛主席曾题词道:“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

1985年,许德珩副委员长题诗:“豪杰蔡家多,儿女万人歌;堪为烈母颂,留学创先河。”

所以说,葛健豪不愧为“革命的母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