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加: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为平民丈夫生了两个女儿

巧荷评娱乐 2023-06-10 20:24:02

在电视剧《门第》里,父债女还的官二代于明加,被逼下嫁穷小子佟大为。门第之差像一道鸿沟,再加上前男友、女小三纷纷登场,两人的生活过得鸡飞狗跳。

和大多数强行完美结局的故事一样,《门第》的最后,于明加为喜欢佟大为的女孩捐了一颗肾。所有人都在一瞬间明白了“爱”的意义,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勇敢看完《门第》的观众,没有一个不生气的。

当电视剧照进现实,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的于明加,嫁给了一个普通的汽车销售,却在丈夫的拥抱里、女儿的笑脸上、婆婆端上来的炒蚕豆里,找到了幸福的意义。

放弃外交官的前途,为普普通通的丈夫生下两个爱女,是于明加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01

1982年出生的于明加,是地道的老东北人。

爸爸是市交警队副队长,妈妈是老师,小姨曾任外交官,小舅在国外定居。

这样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是头等大事。

于明加从小便背负着家族的厚望,去少年宫、舞蹈班的次数不计其数。

在成绩上,父母对她有着几近严苛的要求。

能考100分,绝对不要99。

在这样循规蹈矩的环境下,于明加从小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别的同学都呼朋唤友,她独来独往,却从不敢越雷池半步。

上中学后,成绩优异、美丽大方的于明加成了校花。

她的英语十分流利,经常用双语主持各种活动。

在舞台上大放光彩的于明加,被父母寄予厚望,父亲希望她能够跟小姨一样,成为一名外交官。

值得骄傲的是,还在读高二的于明加,就拿到了学校保送外交学院的名额。

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于明加无疑会成为一名外交官。

也许有一天,她会出现在《新闻联播》里,凭借出色的专业技能和美丽优雅的外表,收获一批小迷妹。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02

过够了“家庭、学校、培训班”这三点一线生活的于明加,终于迎来了迟到的叛逆期。

这叛逆期以摧枯拉朽之势,破坏了父母关于她一生的所有计划。

一切的开始,只是一次普通的滑冰。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各大城市里开始流行滑旱冰。

这种“速度与激情”,引领了一代人的潮流。

十几岁赶时髦的男孩女孩,几乎都有一手滑旱冰的绝活,保证能在旱冰场疯跑时不撞人不摔倒。

同龄人的热闹,终于让高一的于明加“心痒痒”。

在一个很平常的下午,放学后的于明加第一次没有马上回家。

她并没有告知父母,直接和同学一起去了旱冰场。

4点半就放学,5点之前绝对能到家。但是今天,6点了,还没见到她的人影。

第一次自由地在风中飞舞,于明加带着不同寻常的满足感回了家。

家里静悄悄的,平常这个点在厨房劳碌的家人都不见身影。

于明加发出点声响,表哥“咚咚咚”从楼上冲下来。

“你死定了!”

于明加心里咯噔一下,她强装镇定问道:“干嘛呀?”

“你还问干嘛”,表哥生气地说:“现在连你们校长都知道你没回家,你爸妈跟老师校长正到处找你呢。”

于明加终于慌了,她赶紧跟爸爸打电话:“爸,我在家了。”

于爸爸在电话那头很平静:“干嘛去了?”

“我跟同学一起滑旱冰去了。”

“你等着吧”,爸爸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于明加忐忑不安地等着,她坐都不敢坐,不安地在门口走来走去,时不时朝外张望。

她努力组织语言,想着待会儿先向父母道个歉,毕竟自己真的让他们担心了。

漫长的20分钟后,于爸于妈终于到家了。

于明加赶紧迎上去。

“爸……”

于爸看到女儿的那一刻,所有的怒火涌上心头。

他二话不说,直接扇了于明加一巴掌。

成年男性的巴掌,打得于明加眼冒金星、眼前发黑。

在疼痛和泪水里,她记住了这次教训,也在心里记恨着父亲。

也许正是这一巴掌,让于明加的小叛逆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从此她的人生选择和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

03

父母精心的浇灌终于迎来了收获。

因为成绩十分优异,高二的于明加就获得了保送外交学院的机会。

于家爸妈都很高兴,等女儿进入外交学院,学成出来,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

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万事俱备,女儿不干了。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于明加有了当演员的梦想。她想考中央戏剧学院,以后当演员。

作为备受瞩目的学生,于明加的一举一动都能很快传到父母的耳朵里。

偷偷报考的计划告吹,于爸于妈苦口婆心地劝说,都不能使女儿改变心意。

人一生毫无理由顺服父母的次数是有限的,而于明加的次数用完了。

她开始绝食,以死相逼,决不妥协。

一哭二闹三上吊对别人没用,对父母绝对有用。

看着“倔犊子”一样的于明加,于家爸妈最终答应了让女儿去试试。考上了就去,考不上,乖乖去外交学院。

他们心里想着,女儿一天表演都没学过,肯定考不上。

但是于明加命中注定要端这碗饭,数十年少年宫舞蹈班的磨砺,此刻发挥了作用。

漂亮的脸蛋更是一张通行证,她顺利考上了。

进入中央戏剧学院,于明加开心的无以复加,她觉得自己就要从这起航,迎来美好人生。

结果,才上了第一节表演课,于明加就大受打击,痛哭了一场。

为了摸清学生们的功底,老师第一节就让他们“自由表演”。

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学过,起码知道表演是咋回事,一上台都十分自然。

只有于明加,隔行如隔山,她就像一张白纸。

别提表演,台词都说得吭吭巴巴的。

看着肢体僵硬,畏畏缩缩的于明加,老师十分失望。

这堂失败的表演课对于明加打击很大,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也许真的不适合。

她怀疑自己没那么喜欢表演,都是为了跟父亲赌气。

但是哭过之后,她又平静了下来。

十几年的舞蹈练习塑造了她的性格,一个动作学不会,就一遍一遍练,一次做不好就十次百次。

表演虽然很难,但是一定有成功的途径。

为了参透表演的奥秘,于明加开始加倍努力。

不上课的日子,她从不浪费在吃喝玩乐,而是学着去观察。

观察不同的人,观察不同人的生活。

菜市场、火车站,人潮拥挤的地方都能看到于明加的身影。

于明加仔细看着路过身边的人,揣摩每个人的衣着打扮,行为习惯。

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会引起她的思考。

社会就像一个学校,每一个人都是老师。

不同形象不同职业的男男女女,都是于明加的学习素材。

就这样边看边模仿,于明加的进步堪称神速,成为班里老师夸得最多的学生。

2007年,在年代大剧《金婚》中,于明加饰演佟志和文丽的三女儿佟多多。

她凭借出色的表演正式出道。

尽管演员事业的起点很高,于明加却是个很有原则的人。

她爱惜自己的羽毛,从不接烂戏。

这在追求“赚快钱”的影视圈格格不入。

表演的机会越来越少,直到27岁,于明加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

事业上不见起色,感情里一片空白。远在东北的于爸于妈操碎了心。

04

看着往“大龄剩女”发展的女儿,他们再次行动了。

为了帮助女儿完成婚姻大事,老于家两口子从东北搬到了女儿居住的北京。不完成任务,绝不回去。

好在于明加也意识到自己的年龄到了,她并不排斥父母帮她找对象。

刚一到北京,于家爸妈就四处托朋友给于明加介绍对象。

关于女儿的对象,于爸只有两个要求。

第一,不能是圈内人。

第二,男方必须比于明加大5到10岁。

第一条于明加还能琢磨明白,毕竟两个圈内人太忙了,顾不了家。第二条,于明加就不太认同了,大这么多,也太老了。

于爸告诉女儿,这个年龄的男人,思想成熟,知道自己要什么,会心疼人。

热心的介绍人找到了一个符合条件的男人,一个业绩不错的汽车销售顾问,叫胡俊。

这个男人其它还行,但是家庭条件和经济条件远不如于明加。

不过于家父母更看住这个人,对于外在条件卡的不是那么死。

想到要相亲,于明加泛起了别扭。

她告诉介绍人,“我在排话剧,过不去”。

于爸接到介绍人的电话,转头跟女儿说,“你排什么话剧呢,这不没事嘛,快去。”

被戳穿的于明加只得去了。

于明加一到约好的地方,就见到一个35岁的男人,穿着破洞牛仔裤。

这让一向中规中矩的于明加很不顺眼,但是良好的修养让她做不到扭头就走。

交谈了几句,于明加的不满更大了。

谈到婚后生活,胡俊说女人结婚后啥也不干,却天天逛美容院,他很不赞成。

于明加一听就反感了。

一个女人为了家庭放弃事业,上有老下有小,一天二十四小时随叫随到,很伟大好吧。

结果男人只看到女人逛美容院。

相亲结束,还没回家,于明加就打电话告诉父母,这人不行。

于爸听完来龙去脉,对女儿说了一番话。

不能因为只言片语就否定一个人,还是要接触接触,看看这个人做事怎么样。

于爸还说了一句放到今天都能适用的至理名言:“找老公要普遍培养,重点提拔。”

真爱是养成的,不是遇到的。这句话很有道理。

父母的人生经验摆在面前,于明加答应和胡俊再接触接触。

两个人借助手机沟通了起来。

随着了解的加深,胡俊在于明加心里的形象逐渐变好了。

胡俊发来的短信,经常逗得于明加哈哈大笑。

身为人艺的演员,于明加的工作大多与话剧有关。

没想到,胡俊本身就十分喜欢话剧,这让两个人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他经常能提出一些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让于明加茅塞顿开。

两个人的相处越来越顺利。

一旁的于爸于妈也没闲着,通过介绍人,老两口全方位地了解了胡俊这个人。

胡俊是个上海人,家境一般,但是他学历很高,有上进心,虽然没钱没势,但是个潜力股。

越聊越投机的于明加与胡俊谈起了恋爱,只是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

如果要长远发展,势必有一个人要做出牺牲。

于明加心里装着这件事,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说出口。

胡俊又一次从上海来北京看于明加时,跟她说了一番话,从此,于明加的心定了。

两人后来甚至时髦地玩了一把先上车后补票。

经过一番观察与思考后,胡俊郑重地跟于明加开口了。

“你这个人吧,生活能力太差,疑心重没有安全感。我必须在这陪你,咱俩才能在一起。”

“什么意思?”

“我辞职吧,来你身边。”

于明加非常感动。

一个男人放弃前半生的事业,只为和自己在一起,这让她非常幸福。

两人同居后,感情迅速升温。

在于明加生日的前一天晚上,胡俊用一个易拉罐拉环向她求婚了。

用易拉罐拉环求婚,这个看起来十分寒酸的形式,却感动了于明加。

她很看重眼前这个男人的心意。

在别的女明星追求嫁豪门的时候,一个易拉罐拉环拴住了于明加的心。

“你觉得行吗?”

“行。”

于明加开心地伸出了手。

胡俊像变戏法一样从包里拿出了钻戒,郑重地戴在了于明加手上。

“其实我早买好了,在包里放了一个月,一直不敢拿出来。”

胡俊很浪漫,于明加被戳得泪流满面。

一切刚刚好,还没结婚,一个小生命就出现在了于明加肚子里。

婚后,三年抱俩,一家四口十分幸福。

05

就像于爸曾说过的那样,“好老公要培养”。

尽管和丈夫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但是两个人之间的差距也不是一般的大。

生在传统家庭的胡俊,十分信奉“男主外女主内”。

他认为让老婆抛头露面是自己无能的表现,并不认同什么女人也需要舞台发光。

从一个普通的汽车销售到行业高管,胡俊认为自己已经有能力照顾妻小。

老婆不需要复出拍戏,只要在家多陪陪孩子就好。

对此,于明加十分不同意。

她知道丈夫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只是思想一时转不过来弯。

青春期的叛逆经历让她明白,针尖对麦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她耐心地告诉丈夫自己的想法:“这不是钱的问题,只是我再不工作,就彻底沦为家庭主妇了。那样我就会失去价值,和你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之间就没有吸引力了。”

于明加的耐心劝说终于改变了胡俊的想法,两个人约定,于明加的重心还是在家庭上,一年只拍一部戏。

2010年,于明加在电视剧《手机》中饰演了角色“伍月”,虽然不是女主角,但是于明加的精彩表演吸引了陈道明的注意。

两年后,在大型古装连续剧《楚汉传奇》里,饰演刘邦的陈道明钦点于明加,出演“曹氏”。

据史料记载,曹氏是刘邦一生挚爱,对刘邦从一届草民到称帝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于明加奉献了极其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业内外许多人的注意。

著名的“他非要”

2013年,于明加本色出演富家千金罗小贝,主演了电视剧《门第》。

电视剧里罗小贝错综复杂的人生,让她更加珍惜自己的婚姻。

她恪守与丈夫的承诺,除了人艺的话剧,减少了很多影视圈的工作。

在很多人看来,这无疑是一种牺牲。

国民视后孙俪只比于明加大一个月,同样英年早婚,同样孕育两个孩子,同样演技精湛,事业却比她上了很多层楼。

于明加也羡慕过,那些在火车站、菜市场观察人潮汹涌学来的东西,因为与丈夫“一年只拍一部戏”的承诺,仿佛已无用武之地。

但是看着比她还高的女儿,看着热情的婆婆端来的饭菜,感受着丈夫回到家就献上来的拥抱。

所谓牺牲,因为眼前的男人都有了幸福的意义。

婚姻是一场豪赌,选择一个人就选择了一种命运。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她十分确定,这个男人数十年如一日地爱她。

嫁给他,为他生儿育女,是自己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她享受其中,从未后悔过。

这就够了,人生嘛,知足才能常乐,不是吗?

0 阅读:9

巧荷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