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的阳光洒在球场上,足协副主席宋凯与来自全国各地的U17青训教练们汇聚在一起,展现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座谈会。
这个会谈的主角不是那些明星球员,而是那些在幕后辛勤耕耘的教练们。
可以说,这一幕不仅是中国青训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举措,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大家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讨论着青训的现状与未来,仿佛在一场非正式的“足球思想碰撞会”。
说到这次会议的主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宋凯在会上明确表示,足协将充分重视各位教练的意见,他鼓励教练们用“交作业”的方式提交建议,真的是让人耳目一新。
这就像学校的作业,不同的教练提出不同的看法和建议,为的是能让中国的青训更进一步。
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练们畅所欲言,各自分享着他们对青训的见解。
中村雅昭,恒大U17的主教练,带着他的建议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提到希望能将周赛制替代赛会制。
他认为,周赛制能让球员在更加稳定的环境中成长,而赛会制的模式则有点像过山车,起伏不定,影响了球员的训练和比赛节奏。
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一些教练对周赛制的推行表示担忧,资金和差旅成本的压力,让不少俱乐部望而却步。
俱乐部对于成年队的资源倾斜,让U17梯队的生活就像是在演绎“饥饿游戏”,只有用尽全力才能生存。
崔鹏,山东泰山的U17主教练,带来了对球员体能状况的深刻反思。
他用“12分钟跑未达2800米”这句简短却有力的总结,揭示了青训球员普遍体能不足的现状。
崔鹏将自己的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体能测试,并发现了不少问题。
为了提升球员的体能,他决定实施每日8000米的训练计划,想通过高强度的基础体能训练来为球员们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看着教练们为了球员的未来而操碎心,真是让人既感动又佩服。
而来自日本的上村健一则是从战术层面切入,聊起了青训球队在战术上的不足。
他认为,当前的青训球队过于重视防守,采用的保守打法让球员们在进攻方面的实战锻炼明显不足。
谁说足球只是一场攻防的较量,进攻才是制胜的关键。
他希望教练们能够在训练中加入更多的进攻性元素,提升球员在快速转换和移动防守上的能力。
足球就是一个高强度的拉锯战,不能只在防守上打磨,而应该在进攻中寻找突破口。
听完教练们的分享,不禁让人想到,中国青训当下面临的共性问题。
首先是青训资源与周赛制之间的矛盾。
资金有限让不少梯队难以承担周赛制的经济成本,而这无疑成为了推进青训的重要障碍。
差旅费用和赛程安排,似乎都成了教练们的“心头大患”。
体能不足和基本技术缺陷的问题更是如影随形,正如崔鹏与上村健一所提到的,球员们的体能普遍偏弱,训练方法的不足和基础能力的欠缺在无形中拖慢了青训的脚步。
上村健一直言不讳地指出,国内青训球队普遍因成绩压力采取保守打法,进攻端的锻炼明显不足,这样一来,未来的足球才俊如何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
各位教练在会上提出的改进建议也让人眼前一亮。
中村雅昭的周赛制提议,虽有支持声浪,但现实的经济压力依然不容小觑。
上村健一呼吁青训球队减少对防守的依赖,尝试更多的进攻型打法,无疑为未来的青训指明了方向。
而针对体能不足的问题,崔鹏与上村健一则分别建议适当增加日常跑量,将体能训练与球练习相结合,以此来更好地提升球员的实际耐力和对抗能力。
在这场座谈会上,教练们不仅分享了经验,更是传达了对未来青训发展的期望。
足协与青训教练之间的沟通,展现了对青训事业的重视和积极态度。
宋凯提出的“交作业”要求,既是对教练们的尊重,也是对青训改革的认真态度。
这场座谈会无疑是一次良好的开端,有助于总结和吸收教练们的建议,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青训政策打下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网友们也纷纷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有网友表示:“足协终于重视起青训,这可是个好兆头,希望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另一位网友则认为:“周赛制的推行确实很重要,但怎么解决资金问题是个大难题。
”还有网友提到:“我觉得现在的青训更多的是‘为了比赛而训练’,而不是‘为了成长而比赛’,这点需要反思。
”这些评论不仅反映了球迷们的期待,也体现了对青训现状的深思。
这次会议不仅仅是一场座谈,更是一场关于未来的探索。
青训事业需要的不仅是关注,更需要全方位的支持与改革。
通过此次座谈,或许能为青少年球员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锻炼平台,推动整个足球环境的优化。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足球能够在青训的土壤中,扎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