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饶事件”后,毛主席批评了陈毅粟裕,还说谦逊有时候不是好事

洪梦璃啊 2025-03-18 15:02:15

第三野战军,前身为华东野战军,成立于1947年1月31日之后的第一天。该部队在1947年年初正式成立,标志着其作为一支重要军事力量的诞生。其命名虽后来为第三野战军,但初创时的身份为华东野战军,这一历史节点清晰地定格在了1947年的2月份。

在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参与了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等一系列战役。在这众多战役中,该野战军的表现尤为突出,成为了四大野战军中战绩最为显赫的一支部队。

陈毅出任华东野战军的总指挥,而粟裕则为其副指挥。饶漱石职责重大,他不仅是华东局的领导人,还兼任华东野战军的政治委员。

三人长期共事,最终饶漱石的问题暴露,毛泽东对陈毅和粟裕提出了批评……

新中国建立后,全国被划分为六个主要区域,并相应成立了军事行政委员会。

各军区司令员通常兼任该区域的军政委员会主席职务。

彭德怀,作为西北军区及第一野战军的司令员,被任命为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一职。

刘伯承,曾任西南军区及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一职。

林彪,作为中南军区和四野的司令员,被委任为中南军政委员会的主席职务。

华东地区军事管辖区,其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彼时兼任上海市行政首长,由于公务繁重,他考虑将军政委员会主席一职交由他人接任。

副司令粟裕,那时同时担任南京市委书记一职,并负责指挥沿海地区的军事行动,日程极为紧凑。尽管如此,他仍倾向于由陈毅来出任军政委员会主席。

最终,毛泽东得知了情况,他的看法与粟裕不谋而合。

陈毅依然拒绝,并提出建议由饶漱石来担任该职位。

彼时,饶漱石身兼华东局第一书记、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及华东军区政治委员等要职,确实手握重权,地位显赫。

毛泽东对陈毅提出告诫:“选择人选需谨慎,我倾向于由你来担当此任,不过,你也可以参考华东局其他同志的看法。”

截至10月12日,关于华东军政委员会的组成名单尚未提交,毛泽东主席随即向陈毅发送了电报。

陈毅与饶漱石进行了讨论,并表示自己因公务繁忙,无法亲自兼顾多项事务。

出乎意料,饶漱石爽快答应:“这个任务我来担!”

不久,饶漱石直接以华东局的名义上报了华东军政委员会的名单,这一行为绕过了华东局常委会的正式表决流程。

华东局常务委员会设有六位核心成员,他们分别是:饶漱石担任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副书记一职则由粟裕和康生共同担任,谭震林负责组织部工作,担任部长,而宣传部长则由舒同出任。

审阅华东军政委员会成员列表后,毛主席感到颇为惊讶。

首要之事,饶漱石被委任为军政委员会主席一职。

其次,在华东局常委会上,有多位成员表达了不支持陈毅出任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意见。

随后,毛泽东向抵达北京的饶漱石提出了询问。

饶漱石直接否认道:“我曾向常委成员征询意见,华东局部分领导对陈毅出任该职持反对态度,因此,由我出任成为唯一选择。”

1953年,发生“高饶事件”之后,毛主席了解到,由于陈毅与粟裕的过度谦逊,导致饶漱石得以趁机出任军政委员会主席一职。对此,毛主席对二人提出了批评,并指出:

谦让并非在所有情境下都是理想之举,对于野心勃勃之人而言便是个例外,若轻易让步,可能会导致团队蒙受不利。

陈毅与粟裕不仅诚恳接纳了毛泽东主席的指正,还主动进行了自我反思。

1975年3月份,饶漱石去世,享年72岁。

2 阅读:344
评论列表
  • 2025-03-31 21:00

    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