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短剧碰瓷《黑神话:悟空》,史诗级离谱,国产IP被彻底玩坏

阿泽zer呀 2025-01-06 11:16:00

《黑神话:悟空》自发布以来,已经成为国产游戏圈的现象级IP,吸引了无数玩家的关注。然而,随着这款游戏热度的持续升温,围绕它的各种“蹭热度”现象也层出不穷。无论是二创作品、短剧,还是跨界营销,大家似乎都想从这部备受期待的游戏中分一杯羹。

近日,一部真人短剧《大厂逼我氪金,我转身推出黑神话》成功以其离谱的剧情和魔幻的设定再次引发关注。小编在亲自品鉴后,实在忍不住想和大家聊聊这部“神”剧。

这部短剧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史”,但这里的“史”可不是历史的“史”,而是“史诗级离谱”。剧情设定的核心是“大夏游戏制作人冯耀开发《黑神话》的历史”。短剧的架构直指“黑神话”本体,但它显然不是在向游戏致敬,而是一次赤裸裸的“冲脸式碰瓷”。

故事围绕一个经典爽文的套路展开:主角冯耀身为天才游戏制作人,却惨遭合伙人背叛,自己的公司被“马总”收购,而开发中的游戏《斗战圣》被改造成了“氪金游戏”。在一片红光中,冯耀决心出走,创办“游戏纪元”,发誓打造一款真正的良心游戏,开启了他的“逆袭之路”。

看到这里,观众可能还觉得这不过是常见的“职场逆袭剧”+“国产游戏情怀”的结合体,虽然有些浮夸,但勉强能接受。然而,从这部剧的转折开始,画风瞬间离谱到飞起。

冯耀在某“游戏大会”展示自己的项目拉赞助,而这场大会的画风怎么看都像是传销现场。参展的公司名字更是直接开“玩笑”模式,比如“普通世界”与“网十游戏”,让观众一秒脑补出“讽刺内娱某大厂”的内涵梗。

短剧通过这种充满隐喻的命名方式,将真实行业中的某些现象一语道破,甚至让人有种看“爆笑暗讽文”的既视感。

然而,这还只是“离谱之路”的开端。随着主角冯耀的展示被反派公司质疑,短剧干脆直接开启“超自然”模式:一阵蓝光过后,游戏居然自动上传到了大会的大屏幕上,直接将“游戏展示”变成了一场魔法表演。

而反派的反应更是超乎常理,他们不是震惊于如此神奇的场景,而是一本正经地开始质疑主角团队:“你们哪来的引擎把游戏做出来?”在这立下的“FLAG”被打脸之前,主角团队就用一句霸气回应:“无所谓,我会出手!”接着,全剧最魔幻的场景出现了——通过在现场“收集算力”,他们真的直接开发出了引擎。

这一刻,所有观众都陷入了“我悟了”的迷茫中。制作引擎原来不需要技术,只需要搓一个“元气弹”般的算力集合?从街边下棋的老头到同步率300%的围观网友,甚至全场观众都纷纷拿出手机,为“国产游戏引擎”贡献算力。

这种全员狂热参与的场景,与其说是游戏开发,不如说是拯救地球的科幻大作。经过如此魔幻的操作,主角团队成功完成了引擎开发,反派彻底失败。至此,剧情正式进入红光闪烁、主角团大获全胜的“爽文结局”。

短剧的剧情让人无法不吐槽,但它背后折射的现象也颇具讽刺意义。在国产游戏产业备受关注的当下,“黑神话”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正被无数创作者或二次创作、或魔改甚至碰瓷。

短剧中的各种设定无论多么魔幻离谱,都在玩味地讽刺行业内的某些潜规则或现象,比如“氪金游戏”的现状、行业巨头的垄断现象,以及国产引擎开发的技术瓶颈。

然而,短剧对这些现象的表达并非真正深刻的批判,更多是借用了观众对这些现象的共鸣,包装成一种离谱的搞笑剧情。正如剧中所谓的“算力集合开发引擎”一样,这些情节显然不具备逻辑合理性,但它通过放大荒诞与搞笑,成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短剧甚至号称自己获得了《黑神话:悟空》的授权,但目前游戏科学官方并未对此作出回应,部分剧集也已经被下架。作为“黑神话”的缔造者,冯骥看到这样的“碰瓷魔改”,心情可能是五味杂陈。

一方面,这种现象证明了“黑神话”作为IP的超高影响力,甚至能够让真人剧组冒风险碰瓷;另一方面,这种未经严肃创作的“魔改”也可能对游戏品牌本身造成负面影响。

不只是短剧,各种蹭热度的现象也在持续升温。例如,暴雪回归国服时举办了西游主题征稿活动,选出的黄眉大王造型还引发了一阵吐槽;B站的跨年晚会也将安保团队装扮成“黑神话”角色,看起来更像一场漫展。

这种全方位的“蹭热度”现象,既彰显了“黑神话”的市场热度,也暴露了国人创意在IP周边开发中的“拿来主义”倾向。

《黑神话:悟空》作为国产3A大作,确实撑起了国游的半边天,也难怪成为了各路“蹭热达人”的目标。然而,热度并不是万能药,尤其是这种离谱到飞起的二创,虽然搞笑,但未免有些用力过猛。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游戏本身的亮点,少一些无底线的蹭热操作。

0 阅读:2